9月11日,陽信縣洋湖鄉張楊村村頭,成片的玉米綠中透黃,昭示豐收將至。“再過幾天就將迎來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俺們將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村黨支部書記王文祥說。
活動的重頭戲自然是鼓子秧歌。陽信鼓子秧歌是山東三大鼓子秧歌之一,至今有2000多年的曆史,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而洋湖鄉是其發源地,全鄉97個村幾乎村村都有秧歌隊,張楊村則是鼓子秧歌傳承最完整的村之一。
“慶豐收,扭秧歌”,現在已成了張楊村家家戶戶議論的熱點話題。不大的村“兩委”辦公室裏,這兩天人流不斷,他們在商量第一屆農民豐收節怎麽辦。“秧歌隊伍隨時可以拉出來跑,問題是讓誰上不讓誰上。”王文祥說,在張楊村,全村800多人,下起五六歲的娃娃,上至八十多的老人,人人都會扭秧歌,個個都喜歡扭秧歌。
爲迎接豐收節,村民們正在積極演練。
“磨完豆腐,我都要扭上會兒,要是哪天不扭扭就不舒坦。”40歲的朱炳霞覺得自己入選秧歌隊是手拿把攥的事。她和另外7名村民從威海回來不久,在常青藤杯全國中老年優秀文藝節目展演中,他們表演的陽信秧歌獲得了金獎。11月,他們還將和洋湖鄉的另外20名秧歌隊員一起,到新加坡演出。
爲了能在豐收節上扭秧歌,許多人坐不住了。最近一段時間,每天晚上,在村文化廣場上,都能看到83歲的村民楊文堂,他帶著一幫小孩子在演練。扭傘花、穿袖……每個動作都精益求精。
“俺這兒的鼓子秧歌和別的地方的不一樣,俺這個是從打仗布陣中演化來的,舞姿講究的是粗犷豪放。”面對村民的爭先恐後,王文祥不慌不忙。他說,一般參加比賽的秧歌都經過專家的改編,爲了適合舞台演出,人數大都控制在28人左右,而張楊村現在跳的秧歌,則是原汁原味的傳統秧歌,一般由70多人組成一個演出隊伍。“如果實在競選不上主力,就讓想上場的村民扮成媒婆、懶漢、小生等醜角。在陽信秧歌中,醜角不論人數多少,一概不計入演出隊伍。”王文祥說出了他的打算。
大學生村官孟蓓蕾也在爲豐收節忙活著。她說自己雖不懂秧歌,但喜歡那場面——親朋聚在一起,有矛盾的借機化解,交往好的情誼更濃。鄉親們邊扭邊看,孩子們在人群裏擠來擠去,那是鄉村中難得的歡樂時光。“這些年來,張楊村的秧歌從沒斷過!人勤物豐,秧歌會越扭越好。”
秧歌隊的人選還沒定下來,扭秧歌的起點大家也有爭議。有村民建議,就從村文化廣場扭起,有人則要求起點設在淩霄閣外。
“淩霄閣最能代表咱們村。”村民嘴裏的淩霄閣始建于唐代,明萬曆年間重建,是當時的“陽信八景”之一。
“不論是秧歌還是古廟,都是張楊村民們心中的‘鄉愁’。第一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時,村民們在古廟前扭起秧歌,意義深遠。”孟蓓蕾認爲,“一個令人向往的鄉村,不僅應該是富裕的,還應該是安逸的、不浮躁的、有文化氛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