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術拳
地術拳:地術拳是中國南方稀有的傳統拳種之一,又稱“地術犬法”、“地龍拳”或“地躺拳”,民間俗稱“狗拳”, 屬于武林奇技,曆史悠久。由于該拳源于寺庵、故歸屬宗派系,又因地域在閩中,于長江以南,又屬南拳體系中。再者地術拳系模仿狗的格鬥演變的拳法,故又有仿生象形拳的特點。地術拳的獨有特色地面技擊術、捆綁術,是地術拳的靈魂,它的伴侶,造就它區別于其他拳術的靈魂依據所在。
相傳明末清初,福建南少林寺對面有座白蓮庵,相傳由庵中尼姑四月神尼所創,當時庵中尼姑爲護庵健身之術,藝不傳人。該拳是根據女人身材嬌小體力無法與男人對抗衡等缺點,觀察模仿狗的格鬥動作,翻滾跌撲,靈巧多變,快速凶猛,機警靈敏特點和人的反關節拿一點制全身及平衡性原理,悟出並創編了地術拳,經過僧尼常年磨練,俺中練地術拳的尼姑技藝日臻,清初,由于南少林寺和白蓮庵參加反清複明活動,被清政府下令焚燒寺庵,誅殺僧尼,四月神尼因此受牽連,避難福建永春縣陳家,陳家老太待其如家人,四月神尼感其恩惠,將地術拳傳授李老太之子陳彪,陳彪經過十年的日夜苦練,精通此術,視爲武林秘技,只傳子不傳女,父子相承,密不外傳。
永春紙織畫
永春紙織畫:永春紙織畫,手工編織紙絲的工藝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起源于永春,以傳統國畫爲畫基,按一定的技藝程序,把一幅國畫(人物、山水、花鳥等)裁成一定規格的經絲,保留畫幅的頭尾,使畫面不致紊亂;然後用同樣規格的素紙條爲緯絲加以編織而成。楊複吉《夢蘭瑣筆》曰:“閩中永春州織畫,以羅紋箋剪爲片,五色相間,經緯成紋,凡山水、人物、花鳥皆具。留青日劄,嘉靖間,沒嚴嵩家物,已有紙織字畫。蓋前明即已行之矣。”
據《永春州志》卷十一記載:“織畫此爲永春特産。其法以佳紙作字或畫。乃剪爲長條細縷而以純白之條縷經緯之。然後加以彩色。與古所謂罨畫及香筆記挈畫相類。”在中國工藝美術的百花叢中,永春紙織畫一度與杭州絲織畫、蘇州缂絲畫、四川竹簾畫齊名,號稱中國“四大織畫”。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建窯建盞燒制技藝,是福建省南平市的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工序繁雜,一般要經過選瓷礦、瓷礦粉碎、淘洗、配料、陳腐、練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燒、上釉、裝窯、焙燒等13道工序,最終形成一件建窯建盞。
建窯,宋代名窯之一,亦稱“建安窯”、“烏泥窯”,分布在南平建陽水吉窯、南平茶洋窯、武夷山遇林亭窯,三處窯址統稱建窯系。以燒黑釉瓷聞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烏泥色,釉面多條狀結晶紋,細如兔毛,稱“兔毫盞”。也有燒成“鹧鸪斑”,“銀星斑”的,別致美觀。釉下毫紋,是利用酸性釉料所後成的酸化痕迹作裝飾,因建窯瓷皆仰燒,釉水下垂,成品口緣釉色淺。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呈現細毫紋,流速稍慢則粗,就成兔毫之狀。有的器底,刻有“供禦”和“進”琖等字樣,爲貢瓷。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它的煉制,最關鍵的就是對火候的掌控。燒到一定的溫度就開始降溫,讓釉液自然流淌,在溫度的控制下,形成兔毫紋(曜變、金兔毫、銀兔毫、油滴、鹧鸪斑等各種自然奇特的斑紋)的釉面,而這種斑紋便形成建盞窯器的藝術特征。
白茶制作技藝(福鼎白茶制作技藝)
白茶制作技藝(福鼎白茶制作技藝),是福建省福鼎市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福鼎太姥山是白茶的發源地,具有悠久的曆史,現代白茶工藝盛于清代福鼎,據記載,1857年,福鼎點頭柏柳的陳煥、張嚇欽移植家中繁殖,清代光緒元年(1875)由周開陳再移植、傳播到黃崗,制造白茶的曆史由福鼎開始。福鼎白茶因成制品芽頭肥壯,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制作中不炒不揉,文火足幹,以適度的自然氧化,而保留了豐富的活性酶和多酚類物質。福鼎白茶的制品主要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以及新研制的工藝白茶等品類。
福鼎太姥山是福鼎白茶的發源地。相傳堯時,太姥山下有一女子種藍于太姥山,人稱藍母。時年麻疹流行,藍母于太姥山鴻雪洞尋找綠雪芽制作白茶以治患兒,麻疹遂平。堯帝有感其德,敕封爲“太亍德非物質文母”,民間稱“太姥娘娘”。今太姥山鴻雪洞旁存大白毫綠雪芽茶樹,立太姥娘娘宮以祀。
在傳承古老制茶法的基礎上,福鼎白茶現代制作技術向科學、自然、優質發展,以萎凋和幹燥兩道工序爲主,技術制作工序流程呈流水線形式進行,體現自然、簡捷的特點。主要程序以自然萎凋和複式萎凋兩種形式爲主,自然萎凋程序爲:鮮葉——自然萎凋——揀剔——烘焙。複式萎凋程序爲:鮮葉——複式萎凋——揀剔——烘焙。白茶制作因天氣因素研制正常氣候和不正常氣候的初制程序,不正常氣候以“六成幹”“八成幹”和加溫萎凋三種初制程序爲主,同時在正常氣候制作工序基礎上加進攤涼、複焙等工序。
歌會(瑞雲四月八)
歌會(瑞雲四月八):畲族的血脈裏存在著好唱歌的因素,只要遇上的是畲族同胞,他們無論認識不認識都要進行對唱。有的善于盤唱,能夠即景生歌,看到什麽景物就能作出一首歌來,這要求歌手必須有較高的水平,畲民同胞稱之爲“散條”。用這種方式進行比歌就叫作“比肚才”,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比比誰的肚子裏有墨水、有文化。他們上山勞作,可以相互傳唱,達到消除疲勞、尋求趣味的作用。遇上男女對唱,則把歌唱的內容延伸到談情說愛上。小夥子遇上了年輕美貌的畲女,往往主動發起進攻,歌聲一浪高過一浪。有人稱畲鄉是歌的海洋,“瑞雲四月八”歌會是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形成的。
瑞雲四月八歌會是福建省福鼎市硖門畲族鄉瑞雲畲族村畲民的重要節俗之一。瑞雲居住著藍、雷、鍾、李等姓的畲族同胞,每年農曆“四月八”,畲族歌手通過“賽歌會”“火頭旺”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展現當地畲族傳統的歌唱習俗。瑞雲畲族過“火頭旺”就像是他們的“狂歡節”,篝火在曠野裏燃燒,男女青年邊唱邊舞,洋溢著熱情與喜慶。
傩舞(浦南古傩)
傩舞(浦南古傩):福建省漳州市浦南鎮流傳的“浦南古傩”又稱“大神尪”,是一種古老的傩舞形式。浦南鎮共有兩尊“大神尪”:一尊是七品縣官形象,另一尊是書童形象。“大神尪”的制作是以竹條爲材料編成鼓形竹筐,外罩繡有精美圖案的服飾。表演時,由舞尪人鑽進尪裏用肩膀扛起,戴上面具,“縣官”手握“國泰民安”或“風調雨順”的牌子,“書童”舉著扇子,踩著伴奏鑼鼓的鼓點節奏舞蹈,另有一“大頭娃娃”在他倆之間蹦蹦跳跳。“大神尪”的舞蹈動作既誇張又滑稽。
浦南“大神尪”最早是當地居民迎神賽會、驅逐疫鬼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增加了迎祥祈福、酬神納吉的功能,演變爲傳統的民俗活動,在逢年過節、重大慶典、祭祀或民間活動中,都可以看到“大神尪”的表演。 浦南“大神尪”與台灣宜蘭地區的“大神尪仔”的外形、制作方法和表演形式、功能作用基本相同。
潮劇
潮劇又名潮調、潮州戲、潮音戲、白字戲等 ,是閩南語系的傳統地方戲劇之一 ,廣東四大名劇(粵劇、潮劇、漢劇和雷劇)之一,與梨園戲關系密切。 是用潮汕方言(漳州南部用閩南方言)演唱的一個古老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以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和獨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而享譽海內外。
潮劇在國內主要流行在廣東東部潮汕地區、福建漳州南部、台灣、香港、上海,以及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講潮汕方言的華僑、華裔聚居地區。
木雕(莆田木雕)
木雕(莆田木雕):莆田木雕是福建省傳統民間雕刻藝術之一。莆田木雕興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稱。北宋時期五度爲相的仙遊人蔡京大興“豐大豫亨”之說。在明代形成了造型簡潔、明快清新的藝術風格,清代進入結構考究、裝飾華美、繁複厚重的輝煌時期。
福建莆田木雕,濫觞于唐代,明清時期日益興盛,與浙江東陽木雕、浙江樂清黃楊木雕、廣東潮州木雕並稱爲“中國四大木雕”。其中,莆田木雕雕刻工藝主要以立體圓雕、精微細雕和三重透雕等爲主,東陽木雕以平面浮雕工藝見長,樂清木雕以黃楊木圓雕工藝聞名,潮州木雕則以金漆木雕工藝知名,各有自己的特色。莆田木雕在清末民初時達到了第一個藝術高峰,此時市場也比較繁榮,木雕佛像、建築裝飾雕刻等普遍受到民衆的歡迎。改革開放後,莆田木雕産業化發展,聲名進一步遠揚,並帶動了古典工藝家具、玉雕、宗教雕像、竹雕、漆器、金銀首飾等相關工藝領域的發展。
銀飾鍛制技藝(畲族銀器制作技藝)
銀飾鍛制技藝(畲族銀器制作技藝):銀器很早就進入了畲族生活,畲族的“三月三”、趕墟趕場、祭祀盛典、婚喪嫁娶等節慶活動,都與銀器密不可分。銀器也是畲族家庭、家族世代擁有財富的象征之一。畲族曆代對傳統銀器制作都較爲重視,也不斷推進畲族傳統銀器制作的發展。畲族銀器工藝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操、鑿、起、解、披”五大工藝精髓,共有三十多道手工工序。在畲族的銀器制作技藝中,福建福安葉氏一脈的“珍華堂”銀雕技藝尤爲突出,距現代已傳承近兩百年。
中醫傳統制劑方法(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
中醫傳統制劑方法(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片仔癀牌片仔癀是蜚聲中外的名貴中成藥,是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家生産的中成藥錠劑,其處方、工藝均屬國家絕密級秘密,是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它原是明朝太醫的秘方,後太醫出家,來到較爲安定的閩南漳州璞山寺當和尚,他根據宮廷秘方研制出的一種特效退黃、消腫的良藥,爲一方百姓解除了許多病痛,深得百姓信賴。因其外形成條索狀,使用時,切一薄片內服或外敷,片刻見效,故稱“片仔癀”。
片仔癀隨著當地華僑“下南洋”而流傳到世界各地,享譽斐然。片仔癀是用麝香、牛黃、蛇膽、三七等名貴中藥精制而成的。對急性、慢性肝炎,刀、槍、骨折和燒、燙等多種創傷,膿腫、無名腫毒及一切炎症引起的疼痛、發熱等,有顯著療效。外科手術後服用,能消炎止痛,防止傷口感染,加快愈合,因此被國際友人譽爲“中國特效抗菌素”,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更稱之爲“安家至寶”的“神丹妙藥”。
中醫正骨療法(林氏骨傷療法)
中醫正骨療法(林氏骨傷療法):林氏骨傷世家祖居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的盤嶼鄉,其始祖是聞名八閩的林達年。林達年(1837—1913)從家鄉的高蓋山上鶴巢寺長老鐵珠和尚處學到少林功夫和骨傷科醫術,經過多年不斷學習、實踐,醫術大進,遂成爲當時福州的一代骨傷名醫。
端午節(石獅端午閩台對渡習俗)
端午節(石獅端午閩台對渡習俗):清代蚶江是內陸對台灣島貿易中心港。嘉慶十一年(1806)樹立、保留完好的《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記》記錄“蚶江爲泉州總口,與台灣之鹿仔港對渡”,因而民間習稱此碑爲“對渡碑”。在台灣《鹿港奉天宮志》一書中也記載清代乾隆四十九年(1784)“蚶江與鹿港對渡”的事宜。 農曆五月初五,海峽兩岸數萬民衆在蚶江舉行“放王船”儀式,同時展現采蓮、海上潑水、龍舟競渡、捉鴨子等傳統民俗活動。同日,台灣鹿港舉辦“送春糧”儀式,與蚶江“放王船”活動相對應。
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清水祖師信俗)
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清水祖師信俗):閩台送王船是在福建省廈門市沿海村落保留的崇尚“代天巡狩”的一種民間信俗。“王爺”信仰廣泛流傳于閩南沿海及台灣漁村,尤其盛于南台灣,與中台灣的媽祖信仰並稱,俗曰:“南王爺、中媽祖。”廈門市同安區西柯鎮呂厝村華藏庵內向王爺求“藥簽”信俗在閩南頗有影響。“王爺”起源之說頗多,以王爺是代表天帝巡按人間善惡大神說爲著。供奉王爺之廟多稱“代天府”,王爺亦稱爲“代天巡狩”。送王船是送瘟祈福的民間信俗儀式活動,清康熙年間《台海使槎錄》卷二載:“三年王船,備物建醮。”乾隆《海澄縣志》詳細記載了己醜年(1769)冬舉辦的送王船儀式。
清水祖師信俗是發端于福建省安溪縣清水岩崇信清水祖師的傳統民間信俗。清水祖師法號“普足”,俗名“陳榮祖”(又作陳昭應,1047—1101),是北宋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在安溪清水岩修道,被尊稱爲清水祖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記安溪清水岩:“宋僧普足建道場,岩中石隙出米,工竣而米絕。鄉人祀之,禱雨辄應。”祖師逝後,百姓感恩,崇奉爲佛,香火旺盛,被安溪人視爲地方最重要的保護神,也被茶業尊奉爲安溪鐵觀音的保護神。該信俗廣泛流布于中國閩、粵、浙、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以及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等國家。
擡閣(海滄蜈蚣閣)
擡閣(海滄蜈蚣閣):海滄蜈蚣閣是閩台地區獨特的民間民俗遊藝,舊時用于迎神賽會的化裝遊行,後來發展成爲文藝踩街形式之一,核心傳承地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東嶼、錦裏、鍾山和青礁等地,其源于海滄東嶼“百足真人”的傳說和海滄青礁慈濟宮祭祀“保生大帝”的民俗活動,成爲閩南文化經典代表形式之一。海滄蜈蚣閣由十幾塊至上百塊木板連接組合而成,木板長1.5米至2米,寬40厘米至50厘米,稱爲“閣棚”,“閣棚”之間以活榫相接,連成一串,委蛇而行,形似蜈蚣,故稱爲“蜈蚣閣”。海滄蜈蚣閣的“閣棚”裝飾得五彩缤紛,上面裝置一高凳,每只高凳上坐一少年孩童,裝扮成某一戲曲故事中的人物。表演時蜈蚣陣由人力肩扛或裝輪推動,緩緩行進,鞭炮鼓樂齊鳴。
(備注: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