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從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以及新躍社科大學畢業,半年內找到全職工作的大學生,起薪中位數從2015年的3300元增至2021年的3800元,比工教院畢業生高約一倍。
“如果大家維持某個工資水平,不調高起薪,那麽起薪難免就會停滯不前。”
雇主對技能要求提高 起薪無形中被壓低
新加坡人力資源學院主席劉碧琴說,冠病疫情暴發之前的幾年,外籍員工人數還未顯著減少,而持工作准證的員工薪金相對低,雇主沒有調高工教院畢業生起薪的迫切感。另一方面,她指出,企業和人力資源人員一般會根據市場標杆決定起薪。
對于這個現象會否持續,特斯拉認爲目前還難以預測。他指出,疫後複蘇期間,本地員工薪金普遍增長,主要因素包括工資在疫情時被壓低後,如今在做調整、外籍員工短缺,以及疫後一些領域複蘇比預期快。由于全球經濟面臨挑戰,很難估計這些條件會否持續。
教育部受詢時說,過去10年,工教院畢業生的起薪中位數增加約40%,增幅比理工學院和大學畢業生都來得大。不過,在2016年至2021年,找到全職工作的工教院畢業生起薪中位數增加約10%,比理工和大學畢業生來得低。
過去六七年,工藝教育學院畢業生起薪中位數幾乎原地踏步,與大學畢業生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中位數,比工教院畢業生高出近一倍。
對于上述現象,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Walter Theseira)說,由于缺乏有關研究,具體因素不易評斷,但一個可能原因是工教院畢業生的入門工作崗位,相對容易找到替代方案,包括聘用外籍員工、采取自動化方式或改變業務程序。此外,隨著雇主對技能的要求提高,這些畢業生剛入職時可能須接受更多培訓,起薪無形中被壓低。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上星期二(10月18日)在第14屆新加坡經濟政策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對工教院與理工學院和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差距表示擔憂,並指出這個薪金差距在他們的一生中持續擴大。
劉碧琴認爲,工教院畢業生起薪仍有上調空間,較開明的雇主相信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薪酬配套,除了給予工教院畢業生較公平的基本薪金,也可根據技能水平給予額外津貼,以及通過提供職業發展渠道或資助員工進修等方式,保留有潛力的人才。
教育部強調,工藝教育局持續爲畢業生做好就業准備。2021年,投入勞動隊伍的工教院畢業生當中,每10人有超過八人在畢業後或完成國民服役的六個月內找到工作。
另一方面,工教院應屆畢業生起薪中位數去年增加80元至1800元,是七年來首次較明顯上升。
教育部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過去10年,工教院畢業生的起薪中位數增加約40%,增幅比理工學院和大學畢業生來得大。不過,在2016年至2021年的這五年,找到全職工作的畢業生當中,工教院畢業生的起薪中位數增加約10%(綜合應屆和完成國民服役畢業生起薪數據),對比理工學院和公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中位數增長約15%,增幅較低。
教育部意識到工教院畢業生起薪增幅近幾年放緩,表示接下來會繼續加強畢業生的職業前景。
根據人力部網站資料,自2015年起,畢業後半年內找到全職工作的工教院應屆畢業生,起薪中位數一直徘徊在1700元左右,直到去年上升至1800元。畢業後完成國民服役再投入職場的工教院畢業生,起薪中位數過去六年來則在2000元至2200元之間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