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中華民族祭祀文化,自起源於周朝,祭祖文化至今將近3100年,從古傳統“祭祀祖先”以不同方式與不同的祭祀節日分別有四大節:一、清明節於公曆四月五日;二、上巳節於農曆三月初三;三、中元節於農曆七月十五;四、寒衣節於農曆十月初一。
祭祀文化,她的起源來自曆史不同朝代,祭祀是在中國以及全球華人向祖先以表追憶、孝道與哀思,古雲:“斯人已遠去,音容猶常在。碧落黃泉處,茫茫尋不來。浮生多遺憾,腸斷難開懷。思君無盡愁,彼岸花正開”;釋“彼岸花”意之:佛經記載“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爲因果,緣注定生死”。
祭祀源由,自古始從周朝稱之爲禊。《周禮 春官》說:“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 後來,“皇帝祭祀是向祈求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以保佑一年風調雨順,社稷平安”。 “黎民百姓祭祀爲以表追憶、孝道、感恩的同時,祈禱保佑家庭、親戚、親友等健康平安,更爲懷念先人和寄托哀思的途徑之一。
自古至今,中華民族文明、通過祭祀活動,追憶先祖,傳承孝道,涵養德性,而對生命表示之敬畏。同時,以表達報本感恩之情,抒發弘道揚善之志。從此祭祀文化,對於世道民風的敦化,亦對於個體生命之教化。然而,爲弘揚民族感恩之道和繼承與長喚爲人之良知。自古以來,在祭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其給“爲人之道”中之“德性”和“善行”的健康發展有起引領作用。
時至南宋,祭祀文化,皇帝爲祭祀皇家祖先,於南宋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始建宗太廟。從此、南宋將太廟陸續修建,重視祭祀,以示祭祀祖先神明、社稷之敬意。此外,陸遊曾有詩句:“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自以上“陸遊”的詩句中不難判斷,除爲憂國之外,亦透露出南宋時期、爲祭祀文化的重視與祭祖之盛行。由此,南宋皇家修建太廟和民間祭祀活動的迹象,在《南宋皇城圖》皇宗太廟局部圖及全圖中有展現。
《南宋皇城圖》皇宗太廟局部圖
祭祀文化的起初,在古漢語中稱“祭”或“祀”。古時多單音字,少聯用,類似於當今人的“道德”之於古人所謂“道”“德”。 其“祭”字《說文解字》釋爲“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段注曰:“統言則祭祀不別也”。“祭”是象形文字。後來,參照清《康熙字典》解釋,其象形字表現以雙手舉起(又),手持肉食(月),而中間有一個桌台,由此、“祭祀”是人以手持肉來呈獻祭鬼神之意。這僅是從祭祀的字面解釋,若以進步的思維與推理,“祭祀” 她的前提是以 “祭者”與“逝者” 的相近和溝通。從此推測,以“祭祀”表示由世人(陽間)向故人(陰間)的先祖做宗教儀式的獻禮。自古以“祭祀”方式跪拜先祖,從某種意義上,在原初的“祭祀”是以手持肉奉於天上先人,與先人溝通於天地之間,以期待有先神保佑。
祭祀文化,他在中國曆史上源遠流長。早期爲“祭祀”展禽有具論述。據《國語??魯語上》之說:“夫聖王之制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扞(捍)大患則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凡禘、郊、祖、宗、報,此五者,國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爲明質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澤,所以出財用也。非是,不在祀典”。
史記曰,聖明先王制定祀典的准則,其祀典准則中應受祭祀的對象如下:1、對百姓執行法度;2努力王事而死;3安定國家有功;4、防止重大災害;5能抵禦重大禍患。此外,不於祀典之內。……總共有禘、郊、祖、宗、報,計五種,其入編爲國家的祭祀大典。還有土神、谷神、山川之神,都是對百姓有功績的;而且,再加上前代有“智慧”與“美德” 者和令百姓所信賴的天上日、月、星辰;讓百姓所仰望的地上的金、木、水、火、土;寄萬物以産財富和賴以生長繁殖的九州與大山川澤。除此之外,也不在祀典之內。
祭祀文化,從起源,祭祀是表達感恩、追憶先祖和對生命的敬畏。古人,關于自己的肉體和靈魂之間是無法以理性判斷,當人逝之後的靈魂存在與否,還認爲人逝僅是肉體之死而靈魂依存。由此,在每當親人或好友逝世時讓自己的相系情感無法釋懷。然而、其 “親情”或“摯情”於陰陽相隔致“思念堆積”無法陳述。所以,借助神靈溝通,以祭祀典禮供奉祭品、燒化禮物、傳遞言辭來表達對逝者的無限懷念。從而,自深層的理解,既是對逝者情懷的追憶和對生命源頭的感恩,亦是對生命本身的敬畏。
一、清明節
清明節起源,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骊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胞弟重耳,身置險境,爲避難外逃流亡。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屈辱。原來隨他一起流亡的臣子中居多已各自謀生而去。在所剩無幾中而忠心耿耿的一直追隨他,其中一位名爲介子推。在流亡途中的一次,重耳他因饑餓致暈眩過去。介子推爲救君,自從腿上割下一塊肉,即將肉以火熟烤爲重耳充饑。時隔十九年,重耳即位,此後,他在中國曆史上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時,晉文公在流亡期間曾同甘共苦的臣子封官加爵,唯獨沒憶起介子推。此時,晉文公君前見有臣子奏報稱“介子推”屈之。爲此,晉文公“恍然大悟”流亡舊事,心中有愧。即下旨:請介子推上朝封官受賞。可是,沠的“公差” 前往多趟,依未見“介子推”來朝。然而,晉文公親自前往。可惜,晉文公駕臨“介子推”寒舍時門緊閉。因爲,介子推不願見君,此時的他背著老母已經躲進綿山。此山,即是今的山西介休縣東南。
當即,晉文公下旨:讓禦林軍進綿山尋找,見搜索無果。於是,有謀士向晉文公奏說:“即尋找無果,還不如燃火燒山。以三面燃火,留有一方。一旦大火燃起時介子推他和老毌自然從山中向外走”。晉文公聽奏乃下旨舉火燒山,不料燒了三天三夜的大火,終究還不見介子推外出,當熄滅大火之後。讓禦林軍進綿山搜尋時,悲劇的發生在眼前,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逝世。此時,晉文公朝著介子推屍體“悲痛欲絕”的哭拜一陣。然後,准備安葬遺體的同時,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大柳樹的樹洞,其洞裏好象有物體。即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該襟上題有血詩一首: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
《南宋皇城圖》皇宮大內局部圖
秦漢時代,據《漢書》記載,祭掃墳墓的風俗盛行。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裏,定期要還鄉祭掃墓地。至唐代,不論達官貴人或是貧民,他均會將“寒食節”掃墓視爲返本追宗的儀節。隨著年代變遷,尤其清明距寒食節的時間較近,逐漸將“寒食節”的掃墓延至清明。古人有詩曰,(1)、唐代,韋應物詩句:“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 (2)、唐代,白居易詩句:“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清明防邪之說:在傳統的民間是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古代懼怕幽靈,大家在各自門前灑一條灰線,曆代傳說中其可阻止陰魂進宅,以保護家庭院太平。
至宋時期,清明節原有是附屬於“寒食節”之位的風俗,其逢年的寒食節是於清明節之前一日或前二日。由於“寒食節”與 “清明節”相隔較近,後來,清明節的盛行逐漸上升而“取而代之”寒食節的風俗地位。其不僅是上墳掃墓等儀式多舉行在清明節上,然而、以往在寒食節上的風俗,如:冷食、蹴鞠、蕩秋千等原有的活動均歸於清明節之列。
清明節習俗,傳統的習俗中爲注重掃墓,祭祖,挂紙之外,還講究寒食禁火,由於曆史與地區日常用食因素所致祭祖食品也稍有分別,節令食品有:熟豬肉、豆腐鳌、米飯、馍糍、清明餅、粿品、青粉團、黃花青果糕、馓子、子推馍、子福、烏稔飯、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清明粑、幹粥等祭品。此外,清明活動有:蠶花會、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射柳、植樹、放風筝、鬥雞、鬥草、踏青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原“寒食節”是因爲要寒食禁火,其相傳習俗,但爲以防寒食冷餐傷身,所以讓大家參與一些體育戶外活動,鼓勵鍛煉保身。
清明是追憶和感恩之節,清明節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之懷念的悲酸淚。然而,也是悲酸稍緩之時,爲清明祭掃上墳時常遠行至於郊外,在哀悼祖先之余,借明媚的春光時節,便徃於田頭地邊、原野山川或峙岩間之大樹下,將稍能緩解 “悲淒”傷痛,該算是節哀而轉換心情的調整方法。
由此,清明亦稱之踏青節。秉性貪玩的童年小孩,不滿足於清明踏青遊樂僅此一次。唐代詩人王維有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從此,亦有貪玩踏青的小孩歡笑聲環繞於田頭地邊、原野山川之間,並聞歡聲遠繞不消。於是,所謂的 “成年悲”、“ 童年歡”之節也,亦不愧俗稱爲頗具民族特色與富有曆史特點的踏青節日。
《南宋皇城圖》風波亭局部圖
(一)、清明節活動中有兩大內容,祭祖時恭奉祭品和掃墓活動事項,傳統的祭祀品有:香、燭、紙錢、粿品、素食、糕點、鞭炮、鮮花、淨水、挂紙等祭品。在中華民族曆史上,祭祖是追憶和孝道其兩者密不可分,若久違而尚不祭祖,被視爲是一位忘祖先即忘本之徒。
1、掃墓時恭奉祭品和祭祀行禮:隨著曆史年輪也帶給地區的風俗稍有變化,所以爲准備的祭祀奉品有些區別。在通俗來講:一般掃墓時攜帶酒食粿品、紙錢和逝者生前曾喜歡的食品等物品前往墓地,將食物供祭在逝者墓前跪拜行禮,此刻、在墳前焚化紙錢(傳說:紙錢燒盡,陰間才能收用)和修飾墳墓周圍的樹柏或培新土、修整墳墓、清掃墳墓上的塵土等。還有些地區,每當掃墓時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墳上,在燒紙錢時不化盡,還要在墳上壓些紙錢,而放在顯目處讓人看見,由此、示意是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向逝者墓跪叩行禮祭拜,祭禮完畢後含淚目視墳墓漸離遠去——。
2、清明祭祀的重要:參與掃墓祭拜者活動盛行至全國民,朝中上至君王大臣,民間下至貧民百姓,每逢節日都會祭拜先祖或親人逝者亡魂。自從唐朝開始,每逢祭祀時朝廷給官員假期歸鄉便於掃墓。至宋,據《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 由此,每逢“清明節”來臨之前夕,其參加掃墓祭祖者既不分性別又不限年齡及不控人數,掃墓時會傾家前往。關於掃墓活動成爲整個社會不分階層均親身參與的不違之事,即郊野山間人群往來不絕盛行之時,清明祭祀是向逝者追憶,亦是向祖先以表盡孝與中華民族文明之體現。
(二)、清明節的風俗食品和踏青活動,在中國土地上“山脈縱橫,遼原廣闊”。從而,清明節的風俗和恭奉的食品,隨著曆史與各地區而分布流傳也稍有區別,清明節爲掃墓祭祖之外,還有蠶花會、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射柳、植樹、放風筝、鬥雞、鬥草、踏青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1、清明節與永嘉農村的風俗,說起永嘉,先介紹永嘉曆史與清明節的淵源:永嘉曆史悠久,位于浙江南部、瓯江下遊,先民早於永嘉繁衍生息至今已有五千多年。
永嘉先民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夏、商、周爲瓯地。春秋時期屬越國,戰國時入楚。漢高祖時屬閩越,惠帝三年(公元前192)至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屬東瓯國,國都在今永嘉縣的瓯北鎮江北,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屬會稽郡回浦縣,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爲章安縣東瓯鄉,順帝永和三年(公元138)析章安縣東瓯鄉置永甯縣屬會稽郡。三國吳太平二年(公元257)改屬臨海郡永甯縣,東晉明帝太甯元年(公元323)分臨海郡置永嘉郡,改屬之。
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廢永嘉郡置處州,改永甯縣爲永嘉縣,縣沿郡名。“永嘉”作爲縣名自此始,“永嘉”二字,是“水長而美”的意思。隋炀帝大業元年(公元605)恢複永嘉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廢永嘉郡置東嘉州,隸括州總管府,析永嘉縣之楠溪、西溪兩鄉置永甯縣。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廢東嘉州重隸于括州,永甯並入永嘉縣。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從括州析永嘉、安固兩縣置溫州,治永嘉。
自從、漢順帝永和三年(公元138)置永甯縣,隋開皇九年(公元589)改稱永嘉縣,是取之【水長而美之意】。故人稱之爲“水長而美之意”者是當今著稱“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楠溪江水清澈見底”與名揚海外的永嘉,永嘉此後曆經唐、宋、元、明、清、民國、至今未變。
永嘉曆史文化名人有:永嘉曆來人才輩出,文風鼎盛。自從,東晉南朝出任永嘉太守的有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和書聖王羲之、“山中宰相”陶弘景,至宋代呈現 “永嘉學派”哲學家葉適。據“永嘉縣志”記載:宋代永嘉具有進士513名,史稱此地爲“小魯”。【永嘉曆史人物】謝靈運 (南北朝)張 湮(唐)王開祖(宋) 劉安上(宋) 戴 桷(宋) 戴 溪(宋) 張 輝(宋) 林季仲(宋) 薛叔似(宋) 蔣叔輿(宋) 徐 玑(宋) 盧祖臯(宋) 趙汝回(宋) 林一龍(宋) 戴 侗(宋) 郭 沔(宋) 蔣元中(宋) 胡 弼(宋) 薛季宣(宋) 葉 適(宋) 潘 柽(宋) 陳 謙(宋) 徐自明(宋) 徐 照(宋) 趙師秀(宋) 戴 厚(宋) 潘希白(宋) 戴 栩(宋) 王致遠(宋) 缪主一(宋) 黃公望(元) 陳華祖(元) 余堯臣(元) 王振鵬(元) 薛 漢(元) 張 著(明) 張文選(明) 謝庭循(明) 朱良暹(明) 朱 谧(明) 朱 腆(明) 劉康祉(明) 梅調元(明) 金 祺(明) 胡宗韫(明) 朱良以(明) 周 旋(明) 朱墨癯(明) 金 昭(明) 謝包京(明) 林占春(清) 張元彪(清) 周衣德(清) 謝文波(清) 陳王緩(清) 徐宗穆(清) 陳遇春(清) 等。
借此、以略述“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楠溪江】和永嘉地貌”:【楠溪江】它的江主流長達139 . 8公裏,該江流兩岸的山形不僅是丘壑崎岖,而沿江兩邊爲斷續鋪展著從5-15厘米、15-50厘米等規格的鵝卵石美麗淺灘,因逢年春季豐潤雨水時偶遇洪水沖洗與碰撞石塊之後,自然爲“菱、方、圓”無棱而大小不一的奇石景觀。由此,其奇石具豐富而不規則的自然堆積與鋪設,楠溪江兩岸“清潔溪灘象似【百花齊放】的花朵”,令君陶醉引目眺望遠方發現它即 “不居豔麗”又“不失文雅”而以素爲大方與展現淺色唯美的花海洋。
然而,此溪灘或許是江流直接與險峻的山脈丘壑及田野之間貫穿、它似如“草蛇灰線”分別以垂柳、蘆葦、松樹和叢草等接染,居然勾勒出似乎完美的山水畫巨作。從而【楠溪江】的形狀似是一條“巨龍”以優雅的曲線徐徐穿越“永嘉”境內面積2698平方公裏。永嘉全境的森林覆蓋率69. 2%,綠化程度達96.62%的永嘉。
永嘉“環境優美,人傑地靈”。楠溪江的楠溪人,她遵循曆史與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純樸、善良”。每逢祭祖頗爲重視清明節,其風俗活動主要是拜墳祭祖,清明做馍糍,清明餅,吃粿食。馍糍,馍糍和清明餅的主食料是熟糯米,該 “馍糍”中不參其它食料之外,清明餅是以熟糯米爲主料和鼠曲草(也稱:佛茸草。在永嘉地方言稱之爲:棉菜)嫩芽制成,即鼠曲草的嫩芽和熟糯米搗在一起,其稱之爲:清明餅(又稱之爲:清明團)。此外,清明節時族人每戶每人分馍糍是楠溪江沿岸的一大特色風俗。
2、馍糍、清明餅制作和吃法,馍糍是以熟糯米做的,生糯米第一步將米浸泡淨水中24小時,洗淨米漿、撈起和脫去米水之後,放入蒸籠中將糯米蒸熟透後、趁熱倒入石臼裏、此時族人推選幾位青壯年以迅速拿有石杵將熟糯米搗成團,然後、將馍糍團擡上面床(制面食用的板稱之爲:面床) 以快速將其揉扁切成方塊形、菱塊形或者條塊形狀。馍糍的調味品通常會以白糖,但是、楠溪人吃馍糍時一般是包著紅糖,以紅糖爲調味品,更是甜糯相宜、清香撲鼻,真是色、香、味俱全,別有一番風味。
永嘉楠溪江沿岸的馍糍與江浙或其它地區的馍糍制法不同,區別是在後續的一道特色,每當馍糍制成塊狀之後,它因是糯米食做的,易粘一起難分開,所以將松花粉撒在馍糍上,以防易粘難分。在此、需要提及“松花粉” (地方稱之爲:王花粉)時,先述說“松花粉”來源地著名之一的陳岙村,它位於楠溪江上遊,地形頗爲突出,它是堪稱“秀麗”的聞名村莊。陳岙周圍包含楠溪江兩岸的山林頗多和山脈、地域遼闊,村莊的左右首兩邊和背後是圍繞著高山與林壑、前方圍繞的是楠溪江。“陳岙村的地貌含以【荷花】之寓意,村莊葉茂似爲荷花朵,憑借【楠溪江】爲荷花池滋養荷花茂密旺盛”; 解釋:陳岙村的地貌含以【荷花】之“寓意”也,當時、在少年時“洗耳恭聽”家父口述“陳岙村流傳的故事,由此、家父當時口述的言語至今伴隨著我,那一幕幕、令人永久難忘”;然而、還不時回憶著少年時代的村莊全貌,並於十年前以回憶中還原繪制陳岙村的舊貌,今有“楠溪陳岙圖”爲憑,此圖已入編陳氏宗譜,以供後人追憶與顧念。
在村莊背後至幾公裏之外遠處是朝著村莊方向富饒的“左龍右虎”山脈和密集森林,此山脈源頭有大小泉水數股而下,長年卷顧與滋潤著村莊,由於此得名陳岙。村莊曆史悠久,自元以來繁衍生息“枝繁葉茂”曆代興盛,至今、已分枝外地繁衍數個村莊乃至遷居海內外。此外、村莊的“左龍右虎”首兩邊高山至楠溪江的前沿均建有古宗祠,同時、村莊的中心位置而建有總宗祠和各房祠堂。每逢春節期間在總宗祠大堂上方挂出陳岙建村的第一代祖宗容像(一對始祖:即男世祖、女世祖。注:其始祖容像,陳鳴樓繪制,已入編陳氏宗譜),以分別供後代瞻仰、祭拜。
陳岙村不僅是泉水充足,松樹、杉柏,竹林等山林茂盛,由此、村莊風景極爲美麗。更值得一提的是:訖今爲止,世界上獨有而“百看不厭”之景觀出自於陳岙,以往曾有於小說:“地球上出現【鬼斧神工】之詞”,但在實踐中尚不常見,可是、在陳岙的村後並不遠處出現世界上罕見的“巨石”與“疊嶂”景觀。該疊嶂中居多是以極大的巨石組成,其每一座巨石的體積具有數千立方米,此類巨石磊疊已成爲山脈、數量大。
在曆代、巨石疊嶂爲美麗的風景之外,供村莊有幾大用處,在村莊的農作物收獲季節,該類巨石朝上的平面分別可亮曬稻谷、小麥、玉米、紅薯幹等糧食,而類似一座方形的巨石懸高數十米,它的一座平面僅一次性亮曬糧食可達數百斤,此類甚至無數座;其次、在疊嶂的巨石下路道四通八達,此景遠勝中國四大名著中西遊記裏的 “七十二洞”也。從此、在炎熱的夏季裏可供村民前往避暑乘涼,上述巨石分別均是優良的“花崗岩”材質,它的平面較爲平整,堪稱爲唯美世界雕塑的藝術品。
此外、曆代在 “楠溪江”和永嘉乃至廣傳海內外的神話傳說人物“陳岙陳太保”。陳太保,名陳汝祿,字文耀,岩頭陳岙人。生卒于明朝嘉定年間(1510—1522年),祖聖號太保先師。相傳,陳太保出生時天空金光閃動,滿屋生輝,人皆言此子是天星宿下凡。孩子不到三個月就會說話、走路,格外聰明,調皮伶俐,人皆驚奇。不幸太保四歲時便先後失去父母親,“孤苦伶仃,生活無著”, 從此、有叔伯或娘舅挑起撫養的責任。每當太保除在叔伯家生活外,還常去娘舅家寄住。
當年、楠溪當地連年大旱,種田人到處求雨未果,眼看稻苗都被曬枯。見狀,陳太保勇敢下潭捉龍,催其下雨,當求雨如願時,曆史傳說:其遺憾的事由此發生,陳太保尚沒騎穩龍背,卻摔落在滾滾洪水中被淹人亡。後人爲紀念陳太保,尊稱他爲“太保爺”,並在潭邊修建沐雨亭,同時在陳岙村建起太保大殿(至今,陳岙村民稱之爲:下亭;又稱:太保廟),將太保以神祭拜,此殿曆經維修保存完好。可是、至於公元1965年8月20日當“百年不遇” 的特大洪水席卷“楠溪江”時太保廟也未能幸免,下午兩時許、其太保廟的前殿被洪水沖毀。從此,僅保留著地形更高些的後殿,時隔幾十年後、又於2006年在原址經重建前殿,現在、該前後兩殿依顯雄姿。
在曆史上,陳岙村和鄰村及永嘉轄區如偶遇風寒感冒、身體不適,六畜不安等時,或來至“楠溪江”的遊人等,訪此大殿向“太保先師”禱告無不逢凶化吉。更值一提,曆代如遇大旱時求拜總能應驗,所以、此廟中長期以來香火旺盛。至今,來此分別有“旅遊觀光、探親訪友、進出經商”者等,亦不忘上柱香以求平安吉祥。
3、松花粉來源與馍糍、清明餅的制作方法,楠溪江陳岙松花粉(地方稱之爲:王花粉;簡稱:花粉) 來源和制作方法,清明節前夕,前往松林茂密處折些松花枝,然後將花枝放入竹制的“竹簟”或“竹匾”中經太陽下亮曬,在亮曬二至三日時,即幹後輕輕敲打之下,該花粉易脫花枝。其花粉的顆粒很細,但是花粉它不易浸水分。如“馍糍”或“清明餅”經“抖撒”以及“走滾”花粉之後以防粘貼。
清明餅制作方法,清明餅是以熟糯米爲主料和鼠曲草(也稱:佛茸草。在永嘉地方言稱之爲:棉菜,它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嫩芽制成;以分別將糯米蒸熟和鼠曲草煮熟切碎趁熱放入石臼中、兩者攪拌勻時用石杵搗一起,搗揉,在面床上做成皮、內加餡,包成爲餅或稱青團。
清明餅制作方法不一,在永嘉山區和沿江一帶農村有所不同。沿江農村田頭采摘的“鼠曲草”嫩芽洗淨和糯米粉攪拌後放入蒸籠中蒸熱,再用搗臼搗勻,用手工做成或木印盒(塘梨木,又稱:鐵力木或棠梨木)中印制而成圓形的清明餅。山區的米粿與清明餅的形狀不同、餡的作料也不同,米粿是完全手工制作,餡中含有豬肉、白籮蔔絲(地方稱之爲:菜頭絲)、春筍、香蔥等作料爲餡,山區鄉村中有很多的巧手婦女用手搗成圓團,團下墊以有粽葉,放入籠中蒸熟之後、開起蒸籠時清香撲鼻。清明餅常用紅糖或紅豆沙、也有以白糖攪勻爲餡,將搗揉團塞入有雕刻固定花紋的木印盒中印制,每當揭開木印盒時便印有“栩栩如生”印樣的清明餅。而且,其木印盒分別有園、長平底花紋等雕刻有人物、花鳥此類印模;印制成圓、扁和大小不一致的清明餅。
時至後來,將“清明餅”保留傳統節日和制作方法之外,也增加了制餅內容和重要的禮物作用,其印成花紋的圓餅將餅底中心加有點胭紅(點上紅色代表:喜慶;稱爲:喜餅),該餅以粳米(地方稱之爲:白米)制作,並不加任何其它餡和作料。此類餅,在永嘉的鄉鎮居多以禮品,尤其楠溪江上遊與永嘉的山區一帶、在結婚的頭一年春節期間,此時、不論家庭富裕還是家境貧困,爭取制作有印花餅,其數量分別有: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或幾百雙等,以禮擔送“老丈人”家,而禮擔中放有剛折幾枝“萬年青樹”的枝葉和纏紅綢帶或紅毛線(以表示新婚:萬年常青和紅紅火火),“老丈人”家分別向家族上的長輩、叔伯、親朋、鄰居等逐一以雙餅送至各家,具體數量,根據“老丈人”家的需要與統計量而定。此時,每當收到“喜餅”禮物的家庭,均會以回禮方式,將以不同的禮物或以小麥量爲二升、三升或五升作爲回禮,以此向自女方閨女出嫁“喜結良緣”之後的頭一年攜丈夫回到父親家探望拜年表示慶賀。
4、永嘉祭祖拜墳風俗,祭祖掃墓在永嘉縣、溫州市和溫州轄區的縣市居多百姓方言稱之爲 “拜墳”,永嘉山區在清明節(如小規模祭祖)僅前往祖父祖毌或父毌墳墓拜墳時之前,將祭品裝入香籃(也有百姓以菜籃代替)中以一人拎著或兩人擡,祭品中有:熟豬肉、豆腐鳌、米飯、粿品等,以及墳紙(紅、綠、白紙剪成金錢形紙花)、香紙蠟燭等上祖宗墳山墳前祭拜,在墓志銘前擺上祭品、點上香燭,燒化紙錢。此時、其墓主人攜妻兒等晚輩(後代)均雙膝下跪墳壇三拜行禮。然後就在山上吃冷食祭品野餐,清明節這一天,有許多小孩也上墳山遊玩,叫“打飽山”,到各處墳前吃祭品,其他墓主人也極爲歡迎,認爲將是“丁財兩旺”。在永嘉楠溪江沿岸,清明節這一天有的房族會分馍糍,推選幾位壯年擡幾大籮筐的馍糍前往至墳山、其墓主人站在墓前向大家“分馍糍”。
清明節當天晚上,親房族人還備祭品前往宗祠廟堂祭拜祖宗容像、靈位、香灰爐盞等活動。在楠溪江沿岸,有些村莊還做清明福、聚會吃清明衆的習俗。即日,族人利用祠堂衆的衆銀,備全豬、全羊、全雞及制作米食饅頭等祭品,三牲福禮在祠堂裏分別向祖宗以輩分排序祭拜行禮。同時,還邀請吹打班“鑼鼓齊鳴、爆竹鳴放、歡天喜地”好似熱鬧—。而且,祠堂裏大擺筵食,一家人不論大小都可占一個座位吃清明衆,爲俗稱“一丁一座”,寓意是丁財兩旺。
在清明節,在永嘉縣境內還有流行吃清明酒的習俗,而是有些以房分中族人各自輪換做東,一年輪一戶,由此、是彰顯遵循中華曆史和傳遞親情之鈕帶,亦是繼承與弘揚民族文明。
5、清明節蠶花會,是蠶鄉頗爲特有的一種民俗文化,以蠶盛行之一的來源地,如:在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方類似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爲隆重與精彩。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地方享有“廟中之王”之稱,當年逢 “蠶花會” 時迎來遠近參與者或觀賞者,聚集的人真不愧稱爲 “人山人海”, 即分別有:迎蠶神、鬧台閣、拜香凳、搖快船、舉龍燈、翹高竿、演武藝、唱戲文等多項活動。此類有部分活動進行在岸上,而大部分活動進行在船上,上述活動頗具水鄉之特色。
蠶花會曾於闡述之外,由於地區之分,在同樣的活動項目中所屬環境與方式也稍有區別,其中:蠶花會、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射柳、植樹、放風筝、鬥雞、鬥草、踏青等風俗中的體育活動,因居多活動是以各地區所屬環境中進行 “中國地域遼闊,地方風俗多彩”,所以、不逐一列舉。上述是中華曆史文化載體,更是爲“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之象征。
二、上巳節
上巳節,曆史上俗稱三月三,自古稱“上巳節”,是紀念黃帝的節日。古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但是、中原地區自古亦有“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生軒轅”之說。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爲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其 “上巳節”在傳統本是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節又稱爲“女兒節”。上巳節和如同“花朝節”,將此逐漸被後人淡忘。
“上巳”早自出於漢初文獻的《周禮》鄭玄注:“歲時祓除,至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有流行。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是頗爲重要的節日。《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她是爲當時寫的情形。
至宋代,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風俗在漢人文化中漸漸衰微。此外,其三月三“上巳節”與九月九“重陽節”相對應,正如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因此祓禊登高”。一個在暮春,一個在暮秋,促使讓踏青和辭青也隨之進入高潮。
(一)、上巳起源,上巳,她指以幹支紀日曆法中的夏曆三月、其第一個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別稱《周禮·春官·女巫》:“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後漢書·禮儀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爲大絜”。《後漢書·周舉傳》:“六年三月上巳日,(梁)商大會賓客,宴于洛水”。因知在先秦時,其日子已具規模的民俗節日,她的主要是古人結伴前往水邊沐浴,稱爲“祓禊”,後來、又增祭祀宴飲,曲水流觞等活動內容。
至魏晉,將該節日改爲三月初三,故稱之重三或三月三,杜甫《麗人行》詩中“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其詩爲反映出:當時的唐代長安曲江風景區內節日盛景。該節日在中國曆時流傳甚長,而至今尚有足迹可尋與流傳,但是、在節日的性質及活動內容或許已有新變化;然而,現有南方的少數民族中各種以三月初三的盛行活動、與古代的上巳節有著淵源關系。因此,爲探索和民俗研究上巳節的起源與原初內涵有深遠意義。
1、宋朝以後,其三月上巳因受清明節盛行之占據,上巳的風俗日漸衰退,但有些習俗依存與流傳。至明朝初期,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爲顯示太平盛世、诏與百姓同樂,而三月三攜衆大臣出宮春遊,此時的 “金陵城扶老攜幼,全家出動;牛首山彩幄翠帳,人流如潮”, 堪稱:明京城內外“大快人心,神州歡騰”。
時至民國,其三月三在中華大地還會消災除凶之說,如在北京一帶“三月三日,病創者多以長流水洗之”、江蘇吳中地區“(三月)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竈陉上,以厭蟲蟻”、安徽壽春地區“三月初三日,有婦女攜酒飲於水濱,以禊祓不祥。婦女小孩,頭插荠菜花,俗謂可免一歲頭暈之病……”。
至今,三月初三在中國的西南地區有些少數民族風俗,依然很隆重的節日。如雲南大理年逢三月三日的潑水節活動,該盛大活動中還能看出古時的“上巳節”祓禊影子。
2、中國情人節的由來,逢年三月、在一年中是百花綻放的好季節。記載於《詩經》的中國情人節,記載于《詩經》中,比西方情人節提早一千多年前。先秦以後,三月三情人節,在曆代延傳。至唐朝,杜甫詩曰“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詞句中不難看出;將绮麗而搖曳之情形引至巅峰。至宋,宋朝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其三月三情人節之風俗、在漢文化中日漸衰退。即三月三那些浪漫的情愛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昔日的風俗在大部分地區已尚不存在。但是,曆代朝廷的禮教、專制對西南地區的邊遠少數民族似乎“鞭長莫及”,所以、其節日的活動內容在少數民族地區、至今依然有保留。
時至今日,中國的情感需要被後者的西方情人節所解釋。而悠久的中國曆史文明之情感表達、還引以西方的情人節爲之。愧所謂“自衣尚存願受寒,借它虎皮視袈裟”。歎惜也。
近年來,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將其三月三確定爲“廣西民族傳統習慣節日”, 或許將有更多的地區效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節日。
史料記載,在《蘭亭集序》王羲之記文中有透露其文人雅士從事禊的活動。“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其“三月三”是古人歡快節日,亦是騷人墨客登高臨賦之良辰也。吳自牧《夢梁錄》卷三《三月》雲: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於晉時。即是王羲之賦《蘭亭集序》之事,“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從而,爲描寫三月三之盛景的詩篇甚多,不逐一列舉。
上巳,她的節日中有大部分活動、特別是祭祖活動日被清明節所代替—。
三、中元節
中元節,曆史上俗稱爲“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之爲盂蘭盆節。其是,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亦爲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民間傳統習俗。
傳統節日文化中,農曆正月十五稱爲上元節,即是慶元宵;七月十五稱爲中元節,祭祀先人;農曆十月十五稱爲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節的來曆與道教有關。紀念賢人;中元節在中國曆史上由來已久,其時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可是、有些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原是小秋,恰是農作物成熟豐收之際,民間趁機要祀祖,以供新米等祭品向祖先叩拜,報告秋收。由此、每逢中元節時百姓祭祀祖先盛行。此外,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全球華人海外華僑、如分別在清明、中元、冬至及年兜其四節時回國祭祖或以寄、發批銀,亦稱“批禮銀”,其委托親戚或好友備祭品“祭祖”代之,否則被他人視爲違孝子孫。而且、還被人視爲如不負責任、不成器的下等人。
神話傳說,如恰逢年“七月十五”、 即中元節時,其“陰曹地府”將鬼魂全部放出,因此,民間進行爲鬼魂祭祀。凡是有新喪的人家上新墳祭拜。此外,在地方上有些鄉村祭孤魂野鬼之舉。從而,將 “七月十五”推崇爲民間重要的祭祀節日。
(一)、中元節日的由來,中元節“廟普”古人盛行祭祖節日時、放河燈也是重要活動之一。從此,道教建醮“祈禱”, 佛教爲做“普渡”,道教與佛教爲此節日的意義各有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重於爲陰間鬼魂做“普渡”,使引渡他們脫離苦海,登上彼岸。上述兩者均是民風民俗。
1、中元節的源頭,中元節在七月十五日;事先說正月十五上元節,傳說中天官生日在逢年的正月十五,稱之爲上元節,其節日中她是爲人間賜福。從而,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稱之爲中元節,其節日中她是爲人間赦罪。此外,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稱之爲下元節。其節日中她是爲人間解厄。
中元節,在農曆逢年的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傳說此日陰間地府全部開放鬼魂,因此、在傳統的民間進行爲祭祀鬼魂。而且,在地方上有些鄉村祭孤魂野鬼之舉。從而,將七月十五列爲民間最重要的祭祀鬼魂節日。
逢年七月是小秋,是農作物成熟豐收之際,民間趁機要祀祖,以供新米等祭品向祖先叩拜,報告秋收。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記載:“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時到七月是小秋季節,正是農作物秋收,此時身爲“尊祖先、盡孝忠”的炎黃子孫,一來呈上新秋收的莊稼祭品祖先嘗鮮,二來向祖先彙報秋收情況。由此、毎年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例行祀祖。
據傳說:在七月十五日,其地宮中地獄掌管者將地獄之門打開,即是地獄開門之日,此時、已故的祖先均可回家去團聚,由此、七月十五日稱之爲“鬼節”。在民間有些家庭爲祖先或亡者的靈魂做道場超度。從而,此節日祭祖、上墳、點荷燈爲亡者照回家之路。還有些布施一些食物給那些餓鬼、孤魂野鬼。
中元法事,“《中元日觀法事》是唐代詩人盧拱的詩曰:西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雲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宮”。…;據傳說:“中元法事是爲亡魂赦罪,但是、如亡者負罪深重,也無法解除完全罪孽,法事僅是減輕些而已”。在法事中,不限超度亡魂,而且、亦爲國捐軀和無主孤魂,或給戰場亡者靈魂慰藉。
2、佛教典故,盂蘭節,農曆七月十五日,道教稱之爲中元節,佛教稱之爲盂蘭節,民間舊稱鬼節,七月半。關于“盂蘭節”的起源,傳說是典故: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十位徒兒時,其中有一位名爲“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雙亡,目連日常很想念已死去的母親,采取以“天眼通” 觀看母親在冥間的生活狀況時發現,原來母親還有他們都已變成餓鬼,其生活條件和環境極差。目連看完之後很痛心和盡孝心切,於是以動用法力將飯菜呈給母親,此時、每將飯菜呈至口邊時,其飯菜立即化爲火焰,目連見有此景之後非常心痛與無奈。此後,將實情呈報給釋迦牟尼,然而、得佛祖訓斥曰:“他的母親在世時,已種下罪孽”,所以、死後會墮入餓鬼之道,萬劫不複,其孽障憑她自己難以化解,還需借助衆人力量才能解脫。於是、目連邀衆高僧,舉行盛大祭拜儀式,以超渡亡魂解脫罪孽。此後,其傳說流傳下來,並逐漸成爲民間習俗,逢年農曆七月十五,有些喪者的家人會以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而成爲鬼節的風俗。?
至清朝,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産物。清乾隆《普甯縣志》言:“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馔以薦,雖貧無敢缺”。 在祭禮時每裏備祭品上、楮衣是必備品。因七月暑盡、寒冬在即,添衣防寒。所謂地府似如人間“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
(二)、中元節的意義,自從中元節來講,是爲追憶先祖、逝者與祭禮,是孝道、是美德與善舉值得後代傳遞文明和弘揚精神。上述雖僅是傳說,可是、謹解中元節的本意爲“告知後人懷念祖先,傳示世人爲之孝道”。此外,以充分理解“中元節”祭祀還含另有重要的意義,是爲闡揚樂善好施之舉。倡導自從慈悲的角度展現,從而、以人的靈魂著手與突顯和教導世人“將他人從苦難中拔救,或有慈愛與憐憫之心”。 因此,中元節不僅是向先祖、逝者祭祀之意,亦更含有教育的本質意義。
四、寒衣節
寒衣節,逢年農曆十月初一,亦稱之爲“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間稱之爲“鬼頭”日,其起源於中國周代,曆代相傳、是曆史上重著名的祭祀節。此時,在民間極爲重視祭奠祖先、喪亡之靈,民俗稱之爲“十月一送寒衣”。在每年中其寒衣節與清明、上巳、中元分別共有四大節,亦稱爲四大“鬼節”。 自從 “寒衣節”之日開始,嚴冬之日將至。由此,也是向所惦記之人添送禦寒衣物之日,然而、在寒冬將至之時,爲追憶與惦記和感恩、盡孝之日向祖先、喪者添送禦寒衣物,即是“行道”情理之中,也是“行德”實例…。
借此之際,今特添一筆有關家父逝世之故事,家父逝世於農曆二00五年十月初一、於“巳”時與世長辭,俗稱“寒衣節”之日。卒年:公元1919年04月18日至2005年11月02日,享年87歲。家父平生厚道、忠義、耿直、勤勞、儉樸,自從家父身上學會善待與關愛周圍的人和事,老少無欺,不分貧富貴賤,忠於親朋好友等優良的爲人之道。
(一)、寒衣節民間習俗,逢年農曆十月初一,亦稱之爲“十月朝”。 在中國從古曆代流傳,便是爲追憶與惦記和感恩、盡孝向祖先祭奠的習俗,也是以孝敬、行德之本質。古時代在農曆十月初一以黍矐祭祀祖先;釋:“黍”字,亦稱“稷”、“糜子”,古代稱黍子的是一種草本植物,其子實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等。自古,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行禮上分別有在宅祭、祠祭,也有前往墳墓上祭。祭祀方式上,雖南方與北方在祭祀的祭品上稍有區別,但在祭祀的方式上是類似,至今、在江南,還有許多地區將十月初一祭“新墳”的民間習俗。
“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至時,寒冬之日將至,即嚴寒酷冬之日的開始,此刻、凡更爲思念故人和往事。然而、迫切想所惦記之人添送禦寒衣物,也更爲追憶祖先、故人與感恩、盡孝之日。懼怕在冥間的祖先、喪者之靈魂缺衣受寒,因此,祭祀時除呈上祭品的食物、香燭、紙錢等祭品之外,其中不可缺少的奉物是“冥衣”。 由此、爲向祖先、喪者敬貢禦寒衣物。當祭祀時,將冥衣焚化奉獻祖先,俗稱爲“送寒衣”。
陳鳴樓作品 領導賞識
流傳中,在中國某些地區有“燒寒衣”的習俗,時至後來,又不燒寒衣,而改爲 “燒包袱”之說,將貢奉的祭品、冥錢紙等封成紙袋,其紙袋注明收者的如祖先、喪者和貢奉者的稱呼及姓名,從此、稱之爲 “包袱”。 在祭祀習俗以來,將其祭祀的冥間、與日常生活的陽間以類似看待。所以、每當祭祀時爲在冥間的惦記之人多預備些紙錢等祭品,希望冥間遇有需要時充足。
1、寒衣節的曆史,曆史記載,寒衣節早在周朝,古代、農曆十月初一是以 “臘祭”日,那時、逢年十月初一是隆重舉行的祭祀。據《禮記.月令》中描述的周代臘祭迹象,主要祭品有:以獵物爲祭祀禮品。君主稱爲“天子”登上祭祀壇向日月星辰、衆神诏告。而且,在門闾內祭祀五代祖先,此外、還慰勞農民百姓,並頒布新的作息制度。據《詩經.豳風.七月》記載中提及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其道曰:自從九月氣溫將逐漸轉冷。此時、該增添禦寒的衣裳。因此、逢年十月初一,亦稱之爲“授衣節”。
據“唐代《唐大诏令集》卷77中記載”, “唐玄宗天寶二年八月下诏”制規:“禋祀者,所以展誠敬之心,薦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是知先王制禮,蓋緣情而感時。 ……”。由此、其诏令以“孝敬、行德”促優良民俗,倡導民間拜墳祭祖的習俗,從而、在曆代中影響深遠。
時至宋代,從自古的十月一稱之爲“十月朔”, 亦稱 “朝官府”。此時、其日子很重要,宋周密《武林舊事》記載,將此日俗稱爲“開爐”,在十月朔的習俗中主要有三方面:授衣、祭祀和開爐。宋時期的風俗、祭祀品中先有以 “綿球楮衣”,後世俗稱爲“寒衣”。據 “呂希哲《歲時雜記》記載”:“十月朔,京師將校禁衛以上,並賜錦袍。 皆服之以謝。…邊防大帥、都漕、正任侯,皆賜錦袍。 舊河北、陝西、河東轉運使副無此賜。 祖宗朝,有人自陳,乃賜衣襖。 諸軍將校皆賜錦袍”。然而,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汴梁九月“下旬即賣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燒戲故也”,至“十月一日”,則“士庶皆出城飨墳,禁中車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車馬,亦如寒食節”,據《夢粱錄》記,南宋臨安是“士庶以十月節出郊掃松,祭祀墳茔。 內庭車馬,差宗室南班往攢宮行朝陵禮”;…等。
至明,明代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記載中有“寒衣節”之詳說:“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爲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至清,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記載:“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2、孟姜女典故,傳說,孟姜女千裏送寒衣,“秦代江南松江府孟、姜兩家,種葫蘆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範杞良。後來,杞良被抓去修築北疆長城,孟姜女千裏尋夫送寒衣,尋到長城腳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築城牆裏。孟姜女悲憤交加,向長城晝夜痛哭,終於感天動地,長城崩塌,顯露丈夫的骸骨。此刻、她以咬破手指“點血入骨”的方式,終於確認丈夫遺體,並以隨帶的棉衣裝殓骸骨安葬。自古年來,其忠貞愛情故事廣爲流傳”。典故之,當孟姜女哭倒八百裏長城之後,還與秦始皇抗爭,“爲夫申冤、替己報仇”。此後、孟姜女懷抱丈夫遺骨,縱身跳海殉夫。在跳海的刹那,此海上突然波濤澎湃,而緩緩地拱起兩方礁石。據說,此海上是姜女墳,曆經大海潮從不淹頂。
從此、由于孟姜女尋夫千裏送寒衣令人感動的故事,使長城內外、將農曆十月初一,稱爲 “寒衣節”。“十月初一燒寒衣”, 自古以來、已成爲北方憑吊祖先、故人的風俗。
(二)、明皇帝授衣之禮,明朝皇帝朱元璋“授衣”傳說,自古、農曆十月是重要的月份,此時、晚稻正是收獲進倉之際。早在,唐代的孔穎達在名爲《禮記??月令》記載:“是月也,天子始裘”,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稱帝,爲順應天時,在十月初一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獲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群臣嘗新。南京民間諺語曰:“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從而、曆代相傳“寒衣節”因此由來。在此、當群臣爲添衣避寒和嘗新的同時,還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表示牽挂和關懷。
1、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故事,傳說典故,傳說奸商促銷的故事,認爲“十月一燒寒衣”起源於商人促銷的伎倆。據說:精明的商人生逢東漢,乃是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的大嫂。此大嫂芳名爲慧娘,她見蔡倫造紙有利可圖,促丈夫蔡莫前往向弟弟學造紙藝術。蔡莫是位急性者,藝術還沒學會,便回家自開造紙作坊,結果因所造的紙質量低劣,乏人問津,夫婦倆對視屋子的廢紙發愁。此時,眼看面臨要關門的作坊,慧娘靈機一動、謀有一項鬼計。然而、在一天深夜,驚天動地的鬼哭聲沖出蔡家大院。四鄰因此驚嚇,次日一早,大家趕來探問究竟,獲知慧娘昨晚暴病身亡。而見屋內擺有口棺材,而且、蔡莫爲此哭訴,還爲燒紙。正在燒紙時,忽然間聽棺材裏傳出響聲,慧娘在裏面呼道:“開門!快開門!我回來了!”趕來探問的衆人呆若木雞,大家回過神來之後,上前打開棺蓋。眼見棺材裏跳出一位女人,此人便是慧娘,
而她還搖頭晃腦與高聲唱道:“陽間錢路通四海,紙在陰間是錢財,不是丈夫把錢燒,誰肯放我回家來”!此刻、她還告訴衆人,她死後已到陰間,閻王發配她推磨。她拿著丈夫送的紙錢買通衆小鬼,小鬼們都爭著替她推磨–有錢能使鬼推磨啊!她又拿錢賄賂閻王,閻王放她回到陽間。因此、流傳至今,“有錢能使鬼推磨”之典故。
續說故事,蔡莫裝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樣子,說道:“我沒給你送錢啊!”慧娘指著燃燒的紙堆說:“那就是錢!在陰間,全靠這些換吃換喝。”蔡莫一聽,馬上又抱來兩捆紙繼續燒,說是讓陰間的爹娘少受點苦。夫婦倆合演的雙簧,引衆人“豁然大悟”見紙錢竟有會讓人死而複生的妙用,此刻、衆人都掏錢買紙去燒。一傳十,十傳百,僅以幾天將蔡莫家囤積的劣紙賣完。慧娘還陽正是十月初一,後世以此日上墳燒紙,祭奠死者。從此、其編演的雙簧鬧劇讓四鄰已上當!
2、寒衣節的禁忌,在寒衣節送寒衣的祭奠方法,以宅祭或墓祭,宅祭可在宅院門口或者是附近的十字路口。但是,在祭奠時需要注意周圍的環境和謹防火災。墓祭時,在墓祭也需要注意周圍環境和謹防火災。此外,當祭祀時節的陰氣較重,如孩子和身弱者以及老人適當規避爲宜。
寒衣節祭拜送寒衣時,需要預備香燭錢紙、祭奉供品、酒水等之外,還需預備紙衣。至今,有些講究的還做些紙質的房子等祭品,並送給冥間的祖先等親人在異界過上富裕、仙境一類的幸福世界與生活,更讓冥間過上安穩的冬天。
祭祀送寒衣是傳承中華民族孝道、行德之本質,由此、可讓下一代的孩子領會、亦讓孩子親臨現場目睹與進行教育,提倡家族傳承與宣講祖先、親人的典故,自從孝道、行德在家族中而給子孫後代爲表率作用。
祭拜送寒衣之時,是心懷緬懷和感恩之情,希望節制“睹物傷情”, 如“憂傷悲痛”過度、身體受傷。此外,祭拜時的陰氣旺盛,如傷心過度、體質虛弱,易受風寒。傳說:在祭祀時,如體質虛弱,容易招邪,影響身心,防者爲宜。換角度說:讓冥間的祖先、親人感受幸福,世人當祭祀時或在日常生活中“節哀順便”,爲此、也會讓逝者在異界省去幾分牽挂。從客觀來講:世人如爲逝者“多幾分開心、少幾分憂傷”, 亦免得爲惦記之人省去幾分牽挂與憂慮。今本人借此之際“傾言勸谏、唯君適宜”…。
五、結語
祭祖文化,在中國,自周朝流行至今已近有3100年的曆史,從古傳統“祭祀祖先、逝者” 以不同方式與節日文明分別有四大節:一、清明節於公曆四月五日;二、上巳節於農曆三月初三;三、中元節於農曆七月十五;四、寒衣節於農曆十月初一;除以上祭祖四大節之外,而在某些地區還相傳有其它的祭祖活動或小數民族習俗。
以上四大祭祀的文化,雖然、她的起源來自曆史有著不同朝代,但是、從傳說至祭祀的盛行給中國人以及全球華人爲追憶“祖先、逝者”、 其爲表示和弘揚孝道、行德與傳承文明將頗有作用。從而、以祭祀活動遵循曆史、融合親情之間及穩固家族脈絡,因素有二:第一是追憶認宗,其次是有了祭祀、便有更多的接觸之際,將給親情間與交流感情和加深提供良機。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承載中華曆史的燦爛文明,傳承曆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保護文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防範,在“祭拜祖先、逝者”實質是爲表達與深切懷念祖先,亦是對逝者的感恩之情。由此,在祭祀時“點香燭、燒紙錢”習俗是深層的精神文化需求,而爲追憶與表達感恩的流露,爲此、“涉及逝者尊嚴,理應得以尊重”。可是祭祀時如普遍“點香燭、燒紙錢”會造成火災安全隱患和汙染環境嚴重,所以、在祭祀時可否即保留追憶和感恩的前提之下,當備祭祀供奉祭品之外,其“點香燭、燒紙錢”替換以無火災安全隱患和不汙染環境的鮮花等爲祭祀品呢。上述以建議與引導爲祭祀活動的改良。此言僅限本人設想和建議而已、希望與君共勉,如在言中有欠妥之處,還望海涵。
陳鳴樓近照
作者簡介
陳鳴樓,男;字才道;筆名:陳明樓;號楠溪畫室主人;別署墨淵軒主;藝名:墨淵;民族:漢族;1958年1月生長於國家風景名勝區永嘉“楠溪江”上遊的岩頭陳岙,自於1979年爲有助於便利遷居永嘉瓯北,再於1996年遷杭州隱居,不時在海外。在校就讀機械制造等專業與分別曾就職過科研、企管,但他自少年長期以來酷愛文學、曆史、繪畫、書法、篆刻、詩詞、收藏、鑒賞、攝影、習武等而兼顧學術探索研究。教授,國畫大師、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家著名科技實業家、國家著名環保科研專家、中國科技發明家、著名史學家、宋史專家、雕塑家等稱位。他自學經曆豐富“博覽群書,知識淵博”,是一位涉及多學科與頗具綜合實力的資深學者,即涵有:人文、曆史、科技、民俗、軍事、宗教、航運、幾何、建築、美術等。從而爲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實現“中國夢”文化強國做出卓越貢獻!至今、他成爲中國著名國畫大師,亦分別列居“中國著名界畫大師”、“中國著名藝術大師”、 “中國著名繪畫大師”、“中國著名書畫大師”、“中國著名美術大師”、“世界著名藝術大師”等榮譽稱號。因而,榮登“中華文化名人”古今中外殊榮榜。現兼擔海內外多家著名學術機構、知名高校學術課程、博導,客座教授或名譽教授;還分別兼任海內外多家學術、教育、藝術等著名機構的名譽所長、副所長、所長;名譽院長、副院長、院長;名譽會長、副會長、會長;名譽主席、副主席、主席、或高級顧問等職。
近年來特別獲得中國政府和世界史學、考古、藝術等相關領域以及廣大媒體的高度關注,媒體有:中央電台、電視台、人民網、中新網、新華網等以及報社、出版社和海外媒體而以各國語種與各種方式計有數千家先後進行追蹤報道。自於2001年之前曆經多年在全球搜集文獻、佐證材料,遺址現場調查和走訪史學、考古等專家,與經辛繪制十余載而不分晝夜兼程“還原南宋京都《南宋皇城圖》恢弘巨作”臨安城全景,至於2011年其南宋京城還原完成以來,深得史學、軍事、考古、服飾、民俗、宗教、建築、航運等相關領域專家高度關注與贊賞。其畫作全圖中是展顯“世界大都會”南宋臨安城(今杭州)的極度繁榮景象,即以客觀寫實與展示全城占地面積1500萬平方米之上的皇宮、六院、太廟、德壽宮、架閣庫、侍班閣、牢獄、禦馬營、官窯、八卦田、六合塔等場景,還有衆多的著名寺廟、古塔、牌坊、古橋,武器裝備等壯觀古建築群。在圖中呈現的人物、建築及物品等是揭曉蘊藏之千年曆史並直觀“淋漓盡致”展示與如同一部“宋史百科”史記叢書,在畫作其人物及物體等它的大小比例與清明上河圖上有些類似。上述,陳鳴樓曆經而艱辛十載創作頗有感慨:“一墨繪宋史,武穆辭早歲。作者心誰知,曆史終可見”;崇尚之行更值得提及的是:近幾年來,世界有多家國際著名博物館和衆多家財團及許多位富豪個人欲以重金收藏其巨作,可是均被作者以婉言謝絕。然而,將其珍品設定在全球巡回展的凱旋之後擬無償贈國家收藏。該圖中呈現主要有嶽飛元帥攜將士、裝備與即將出征啓程的豪蕩場景;皇後攜妃嫔、太監士衛出宮郊遊至六和塔觀潮景象。其畫面縱0.5m/橫38.6m,人物56000余位,牲畜37000余匹(頭),轎子70余頂,馬車60余輛,船舶180余艘,以及衆多飛禽走獸若幹。此恢弘巨作至問世以來引發全球的史學、考古、建築、民俗、服飾、美術等領域的熱切關注與之震撼,先後應主辦方盛邀參與在海外曾有七十多個國際著名博/展館巡展,從而贏得相關領域的專家和觀賞者欽服與贊譽。以上代表作並居的現分別有一百二十一米長卷《春日湖山行》、十二米長卷《湖山新霁圖》、七米長卷《溪山覽勝圖》等巨作。此外,還有不同規格“山水、人物、花鳥”及書法作品,其中有豎軸、卷軸、條屏、鬥方、冊頁、扇面等件數若幹。然而,以上分別有“絹、绫、絲織”的絹本、紙本繪畫或書法作品,在創作所使用均以優質礦物顔料和優等墨質。由此,它的顔色將曆時千載依然鮮豔如初。
陳鳴樓的畫作堪稱“落筆准確、運筆熟練、得心應手、意到筆隨”乃松馳有度,含蓄意境。他的作品不愧是向世界展示東方藝術之魂與魅力,從而轟動與吸引全球相關領域專家和收藏家及愛好者的高度重視與青睐,並深得收藏者們的賞識,至今已有三百余幅作品被法國、新加坡、加拿大、馬來西亞、美國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收藏家、商業精英及收藏愛好者以珍品收藏。不難看出,他是贏得行家之“慧眼識珠”亦列居中國乃至世界畫壇、文壇之影響力。然而,近年來因海外還有更多的國家盛邀,如:泰國、德國、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亞等衆多國家頻頻來函來電誠邀。由此,陳鳴樓爲響應與以表誠意之反饋,當前在籌備將舉行個人作品全球巡回展,擬定巡展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展期預計五年。從而,該《南宋皇城圖》作品與剖析亦以便提供史學、人文、軍事、服飾、民俗、航運、宗教、幾何、建築、美術等專業與愛好者搜集素材或在全球相關領域爲其研究探索,亦以登錄百度分別搜索“陳鳴樓與世界著名畫作”、“世界文壇人物著名學者藝術大師”、“世界著名學者藝術大師”、“世界十大珍寶 陳鳴樓畫作與文學”、“十大世界名畫珍寶”、“世界十大傳世名畫珍寶”、“世界十大無價名畫珍寶”、“中國著名界畫大師”等之訊息方可賞閱。
界畫:從中國繪畫藝術史上有“界畫”記載,自東晉至今已近達1700年。從東晉界畫起源至今,自曆代的繪畫藝術領域在界畫之外還涵有“山水、人物、花鳥”之分枝,其人數疊加數千萬。但是,中國繪畫藝術領域中擅長界畫或會界畫的人爲數不多,其創作時需要多學科和具綜合實力的藝術功底,即涵有“幾何、建築、山水、人物、花鳥”等藝術之運用能力,界畫在創作中如發揮極致與其難度之大,堪稱美術之最。因此,在中國曆史上曾有記載以及至現代,據了解的兩項合計不足三十。而且,在繪畫藝術領域擅長界畫者中居多是以自學或業余的名家。由此可見,界畫人數占繪畫藝術領域稀至極微,其中頗具實力的“界畫名家”更是屈指可數。陳鳴樓既是畫壇、文壇大家之一,居然他亦是一位頗具實力的中國界畫大家。
文學:陳鳴樓是勤學而“博覽群書,知識淵博”乃遠近聞名。他給中華文化評鑒:“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她彰顯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凝聚著強大的創造力。繼承傳統文化是傾注民族信仰、美德、內涵,弘揚傳統文化將促進中華民族正確的思維、行爲以及價值觀;然而,近幾年以來他在史學、人文、民俗等學術領域研究與創作亦有深探索,其分別發表文章有“世界名畫《南宋皇城圖》剖析-宋史百科”、“界畫 中華民族脊梁 文化”、“人類起源 農耕文化”、“傳統節日 春節文化”、“曆史文明 南宋文化”、“陶瓷文化 南宋官窯”、“清明 祭祀文化”、“南宋服飾文化淺析”、“中國軍事文化 古代武器裝備 兩宋兵器淺析”、“南宋民俗淺析”、“杭州-南宋禦街”、“中秋節的起源 古代錢塘江觀潮”、“現實社會人群類型的劃分”等學術論文百余篇。顯而易見,中華文化是蘊藏著民族精神文明,解讀與剖析中華文化之精贍,亦是遵循曆史、繼承和複興中華民族脊梁之文化,爲推動中華民族甚至給世界的文化之發展與繁榮,其意義極爲深遠,乃“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