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日、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端午節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爲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傳統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辍。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于江浙地區吳越部族的龍圖騰祭祀 ,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爲“惡月惡日”起于北方,附會紀念屈原等曆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爲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等。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稱是“五月初五”,唐以後,“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別稱,一躍成爲主流的稱呼。端午的多個名稱由來:
- 天中節
- 因端午節恰在夏至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太陽在天空位置是一年裏最當中的一天,故名。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爲天中節,是因爲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爲“天中節”。
- 端陽節
- 端陽節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午日爲“陽辰”,午月第一個午日,故稱端陽。《荊楚歲時記》中說: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之爲“端陽節”。
- 重午節
- 上古幹支紀元法,以天幹地支來作爲載體,紀元通用天幹地支。最初端午爲幹支曆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爲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到了漢代時,由于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爲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爲陰曆五月初五日。
- 龍舟節
- 龍舟競渡最早是江浙地區吳越部族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南方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圖形作爲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古時盛行于吳、越、楚,現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
- 當五汛
- 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彙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爲“當五汛”。亦有個別地區稱爲“五月當午”。
- 龍日節
- 龍是吳越部族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 。東方蒼龍七宿,春季于東方擡頭,夏季于南方騰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即隱沒于北方地平線下。仲夏端午,是龍飛天的節日。端午時蒼龍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懸正南中天,龍氣(陽氣)旺盛。
- 浴蘭節
-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而端午是草木藥性在一年當中最強的一天,端午草藥可治皮膚病、去邪氣,民間有在端午采草藥煲水沐浴的習俗,故稱浴蘭節。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 菖蒲節
- 古人認爲菖蒲有辟邪作用,端午時節在門上挂菖蒲辟邪,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 躲午節
- 五月,古時北方稱之爲“惡月”,所以有的地方在端午節這一天,父母便把未滿周歲的兒童,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避惡,故有“躲午節”之稱。
- 女兒節
- 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甯,因呼爲女兒節。”
- 地臘節
- 道教《赤松子章曆》把全年分爲五臘,正月一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雲笈七箋》中說:五月初五名地臘,此日五帝會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道教認爲一年中的這幾個臘日是良辰吉日,適合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祈福佑。
民間習俗
傳統民俗
端午習俗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産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仲夏端午是龍升天的節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根據陰陽術數,午爲陽,重午爲至陽;鬥指正南,卦象爲離,天幹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屬火,時在仲夏之月,當其時也,萬物生長,其勢盛極;因此古人認爲重午是天地純陽正氣極盛的吉祥日子。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爲極陽時分,最能辟陰邪。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爲“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夏季是陰陽二氣相爭的時節,陽動于上、陰迫于下,午月純陽正氣,乃陰邪之所懼;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長,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沐浴祛病防疫的習俗,祛病防疫是夏季時令風尚。由于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彙聚最利辟陰邪以及這天的草藥神奇特性,因此自古傳承下來的很多端午習俗都有辟陰邪與祛病防疫內涵,如挂艾草、午時水、拴五色絲線、沐蘭湯、薰蒼術等等習俗。
習俗活動
端午節雜糅了避邪、防疫等多種民俗爲一體,因而後世有認爲端午節是由來于古人爲了“避邪防疫”而設的節日。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老節日的形成蘊含了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古老節日重視神靈、祖先信仰與祭祀活動,精神信仰是古老傳統節日的核心,並非挑個日子避邪防疫就成爲流傳萬古的民俗大節;端午節由來于古人“避邪防疫”之說,是後世對古老節日文化內涵的誤解。關于端午節的祝福語,大部分民俗學家認爲,是先有端午節日之後,才將傳說曆史人物紀念附著在節日上,賦予節日以其它意義,但這些意義也只是端午節其中的一部分。“端午節安康”于近年才始流傳,許多古人的詩詞都描繪了端午節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端午節自古就是食粽與扒龍舟的喜慶日子,古代端午節時熱鬧的龍舟表演,歡樂的美食宴會,都是慶賀佳節的體現,端午節快樂才是傳統。
在傳統節日當中,論民俗之繁多複雜,或只有端午節能和春節可比擬,且都有著祈福、消災等禮俗主題,寄托了人們一種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美好願望。端午節在曆史發展演變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爲一體,端午習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端午習俗活動以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每年端午節前後,扒龍船、挂艾草與菖蒲、包粽子、九獅拜象、遊旱龍等等諸多特色節慶活動在全國各地展開,既有傳統又有創新,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端午節期間通過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衆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受端午文化影響的國家分別有韓國、日本、新加坡、越南、美國、德國、英國等等。
【各種傳統民俗活動】:
- 扒龍舟
扒龍船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古時盛行于吳、越、楚,現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流行 。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龍舟”一詞,最早見于《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于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認爲文中的“飛龍”即是龍舟。
扒龍舟曆史悠久,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龍舟競渡分爲請龍、祭龍神、遊龍和收龍等幾個版塊。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擇吉日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福佑、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 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劃龍舟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 挂艾草與菖蒲
挂艾草與菖蒲(3張)
在端午節布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來源亦久。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爲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門,《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爲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于艾爲重要的藥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采艾了。往往會在家門口挂幾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産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菖蒲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如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爲人形,懸于戶上,可禳毒氣。”
- 端午食粽
粽
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粽子,屬籺的一種,籺是人們在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的貢品,逢年過節做籺拜神是古老的傳統習俗。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節拜神的貢品。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其花樣繁多。由于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粽”字本作“糉”,曆史上跟粽子沾邊的文字記載,最早大概見于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將之解釋爲“蘆葉裹米也”。西晉周處所寫的《風士記》,則明確提到了“角黍”一詞:“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粽最初是用來拜祭祖先和神靈,具體起源年代無考。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爲廣東堿水粽。到了晉代,正式定粽子爲端午節的節慶食品。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明清兩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相傳,那時凡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赴考場前,要吃家中特意給他們包的“筆粽”,樣子細長很像毛筆,諧音“必中”,爲的是討個口彩。
- 放紙鸢
放紙鸢
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鸢稱爲“放殃”。紙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于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 [78]
- 草藥水(沐蘭湯)
草藥水,即是古籍記載的沐蘭湯,此俗至今尚存,且廣泛流行,可治皮膚病、去邪氣。關于洗草藥水習俗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西漢末的《大戴禮記》中,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民俗認爲,端午日午時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沐浴的習俗,端午草藥的藥性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在廣東,兒童用苦草麥藥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則到江河、海邊沖涼,謂之洗龍舟水,洗去晦氣,帶來好運。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草、菖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 拴五色絲線
拴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種顔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爲吉祥色。五彩絲線或源于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遺俗,《漢書》:“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如長命縷、長命鎖、佩香包等許多種漂亮飾物,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爲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在端午節節這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系上五色絲線以驅邪。傳統之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謂之可去邪祟、攘災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 打午時水
午時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時于井裏打上來的水。“午”是陽性,古人認爲這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日午時驅邪最佳,所以端午當天有打“午時水”的說法,用來煮飯、燒水、煮湯,具有辟邪、淨身、除障的效果。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明到若烏鹙”,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 鑄陽燧
東漢王充的《論衡》記載了端午節“鑄陽燧”的禮儀習俗:“陽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爲器,摩勵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認爲,午月午日午時具三重之火,是陽氣極盛之時,在此時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鑄鏡的時刻,鑄成的銅鏡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力。以鏡辟邪的習俗,在南方沿海一帶有著廣泛的應用和遺傳,常能見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帶著銀制的鏡子等飾物,這類銀飾小鏡子等,就是用于孩子們辟邪。新建的寺廟道觀,其屋脊的正中也往往裝飾著銅鏡。就是現代小區嶄新建築的門、窗上方,也往往能發現懸挂著的鏡子,這些都是用于所謂的辟邪。由此可見鏡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在民間根深蒂固。
- 浸龍舟水
“龍舟水”成因示意圖
廣東人將端午前後下的雨水稱之爲端陽水或龍降水、龍舟水,認爲這種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 。仲夏端午蒼龍群星飛升于正南中天。在民間信俗中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龍飛天,行雲布雨。自然現象上,每年的端午節前後,我國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廣東和廣西、福建、海南交彙,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當端午強降水來時,江河水位迅速上漲,爲扒龍舟提供了良好的場地條件,這是“龍舟水”得名的原因之一。浸龍舟水是流行于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因爲龍舟水寓意吉祥,龍舟水及龍舟滑過的水人們都認爲是“大吉水”,按照傳統說法浸龍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順心。
- 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于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于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钗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爲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 躲端午
躲端午,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地方民俗,是舊時流傳于我國北方的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古時北方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爲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 避五毒
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避五毒的習俗。其實,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這才形成此習慣。民間認爲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于五毒之上,即認爲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民間又在衣飾上繡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
- 采藥、制涼茶
采藥是最古老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民間習俗認爲,端午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采藥是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在端午采藥與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其來源久遠,這一風俗在漢代時已影響廣泛,後來也逐漸影響到東亞各國。《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後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制藥用。中國民間至今仍普遍保留著端午所采之藥最爲靈驗的信仰。支撐這類俗信的原理,自然也是基于一種宇宙論式的解說:端午或這天午時,由于季節變動致使陽氣極盛,但同時也是各種草藥的生長最爲茂盛之時,所以,這天采的草藥最爲靈驗、有效。
- 飲蒲酒、雄黃酒、朱砂酒
雄黃酒
飲蒲酒、雄黃、朱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藥)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朱砂等。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
藥料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床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求小兒平安。另外有的地區還用雄黃酒末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使小孩帶有虎的印記,以用虎辟邪。這些活動,從衛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于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 端午雨
端午下雨南方稱之爲龍舟水、端陽水,洗龍舟水能去晦氣、帶來吉祥。北方認爲端陽無雨是豐年,端午日雨,鬼旺人災;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此種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陳元靓《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 跳鍾馗
跳鍾馗
跳鍾馗、鬧鍾馗: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鍾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懸挂鍾馗畫:最早的鍾馗畫,據說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
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唐明皇醒後,即病愈,便召畫工吳道子,囑其按夢中情景畫鍾馗捉鬼圖,道子揮筆即成。”後來,鍾馗畫漸漸走入民間,繪制鍾馗畫大都作于五月端午節這一天,或者端午節的前後幾天。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曆五月于大門或堂中挂鍾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凶引福。
- 鬥草
清 金廷標 群嬰鬥草圖軸
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曆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爲與中醫藥學的産生有關。遠古先民暇余以鬥蟲、鬥草、鬥獸等爲戲自娛。收獲之余,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爲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爲輸,再換一葉相鬥。白居易《觀兒戲》詩雲:“弄塵或鬥草,盡日樂嬉嬉。”
《物原》雲:“始于漢武”。據梁朝人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年華記麗》:“端午結廬蓄藥,鬥百草,纏五絲。”
南北朝時稱“踏百草”,唐代稱“鬥草”或“鬥百草”。《劉賓客嘉話》雲:“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鬥百草。”宋代擴展至平日隨時可鬥。曆代文人作品中對此多有描述。
- 打馬球
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中國北方民族沒有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但會在端午這天射柳和打馬球,這很明顯是來源于北方遊牧民族的競技遺俗。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
- 九獅拜象
近代,在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當地獨有的客家民俗活動“九獅拜象”表演團在該縣歡樂巡遊。“九獅拜象”在傳統的舞龍燈基礎上,凸顯舞獅象造型。“九獅拜象”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既有傳統文化的傳承,又有客家人的文化創新,表達了對風調雨順年成豐熟的祈願和對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
特色飲食
粽籺
粽籺: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于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鹹兩種。
雄黃酒
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爲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制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于是古代人就認爲雄黃可以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五黃
五黃: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鳝、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也有其它說法,鹹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農曆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
打糕
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于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煎堆
煎堆: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各國端午節美食 】
- 韓國:艾草糕+櫻桃茶+醍醐湯
在韓國,端午節用于祭祀祖先、祈求豐年、保佑身體平安。端午節期間韓國人多喜食艾草餅與艾草糕、品櫻桃茶、喝醍醐湯。
- 日本:粽子/槲葉糕+菖蒲酒
粽子在日本古代稱爲“茅卷”,呈圓錐形。最初是將粳米蒸熟搗碎成年糕狀後用茅葉包裹,再如水煮熟。後來改用菖蒲葉、竹葉、蘆葦葉等包裹,制作方法也逐漸多樣化。
- 新加坡:娘惹粽
每年端午節,新加坡人也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其中娘惹粽是新加坡特有的端午美食。獨特香料“芫荽粉”配上醬油,精心腌制上等瘦肉,再配以香甜爽口的冬瓜條混炒,最後裹入透白晶瑩的糯米之中。
- 越南:黃姜糯米飯+方形粽子
端午節時,越南人會准備黃姜糯米飯,來感謝祖先的恩惠給子孫後代帶來豐衣足食的生活,並祈求祖先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此外,越南人認爲黃姜飯裏的黃姜有避瘟疫、解毒和防瘡等功效。
各地習俗
【中國】
國內各地
簡要介紹節日活動廣東
端午節在廣東自古就是熱鬧隆重、喜慶洋洋的節日。廣東端午節習俗甚多,主要有扒龍船、食粽籺、插艾草、龍點睛、拜神祈福、打午時水、聚午宴、放紙鸢、洗藥水澡、浸龍舟水等等。廣東人過端午節很有節味,節俗內容豐富。南方江河水網縱橫,水上競技活動曆史悠久。地處亞熱帶的廣東爲適應這炎熱天氣及夏季時令,很早以前就在“五月端”采取各種措施消暑,全民防疫健身。
廣東端午節民間節日活動(7張)
江蘇江蘇的端午習俗除了劃龍舟外,還有節日裝飾則的五毒圖、菖蒲與艾葉、鍾馗像、纏臂的彩線,挂絲線粽、穿五毒衣、戴香包等。節日飲食主要有粽子、雄黃酒、五黃宴等。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箫鼓歌聲相和。
浙江浙江的端午習俗,吃粽子、競龍舟、懸菖蒲艾葉、拴五色絲、飲雄黃酒、吃五黃、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較普遍的習俗,但各地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習俗細節上的差異。
河北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于節前預汲,據說是爲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于端午節兜售櫻桃桑葚,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爲飾的餅。
山東山東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五色線。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端午節吃粽子,是山西省城鄉人民傳統的習俗;包粽子習慣在端午節的頭一天。傳統粽子以黍米爲餡,佐以紅棗,外包蘆葉,吃時拌糖。飲雄黃酒,也是山西民間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
陝西陝西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绫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爲“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爲“鎮病”。
甘肅甘肅靜甯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爲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绮、巾帕、艾虎。漳縣,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高郵的端午較爲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挂“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彩線結成的絡子中,挂在胸前。
四川四川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擡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上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在綿陽市和遂甯市的部分地區,有端午吃包面[和餃子類似,用面皮包餡煮食]的傳統,具體由來有待考證。
江西江西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湖北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傩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市秭歸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另有祭祀、招魂等紀念屈大夫的活動;這一天還有曬水給小孩洗澡的習俗。五月十五又稱“大端午”,五月二十五又稱“末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湖南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于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産。嶽州府競渡以爲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爲“送瘟”。
福建福建福州端午舊俗,媳婦于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爲藥王曬藥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醬。上杭縣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于水濱,稱爲競渡。仙遊縣端午競渡後,獻紙于虎嘯潭。邵武府婦女以绛紗爲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彩線,系于钗上。幼女則懸之于背,稱爲“窦娘”。
海南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內地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舟水和洗草藥澡。
台灣台灣和大陸一樣,端午節最有氣氛、最爲熱鬧的是劃龍舟。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這天都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台灣端午有“浴苦草”之俗,用苦草、菖蒲、艾蕊等燒水給孩子洗澡,以祛除百病;有的地方或以“午時水”洗澡。
國外影響
【日本】
日本自古以來就有過中國節的傳統。在日本,端午的習慣是在平安時代以後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從明治時代開始,各節日都改爲公曆日。日本的端午節是公曆5月5日。端午節的習俗傳到日本之後,被吸收改造成爲日本的傳統文化。日本人在這一天不劃龍舟,但也跟中國人一樣會吃粽子,並在門前挂出菖蒲草。在1948年,端午節被日本政府正式定爲法定的兒童節,成爲日本五大節日之一。
端午節成爲傳統的風俗,日本人稱“艾旗招百福,蒲劍斬千邪”。節日特有飲食有日本粽子和柏餅。
【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人民認爲端
韓國江陵端午祭
午節是一個慶典,是祭天的時候。韓國人將‘端午’稱爲‘上日’,意思是神的日子。在農業社會時期的朝鮮半島,民衆共同參與的傳統祭祀活動,祈求豐收。在祭祀舉行時會進行假面舞劇、韓式摔跤、蕩秋千、跆拳比賽等具有朝鮮地方特色的活動。
韓國這天會祭拜山神,用菖蒲水洗頭、吃車輪餅、蕩秋千、穿韓國的傳統服裝,但不劃龍舟,不吃粽子。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爲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産。韓國申報“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話是“端午節原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到韓國已經有1500多年了”,可見其本來源于中國,它原名“江陵祭”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直到1926年,因爲其時間是從每年的陰曆四月十五持續到五月初七,與中國的端午節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
【琉球】
琉球有劃龍舟習俗,並會在家裏張貼一種叫“矢數”(琉球語:ヤカジ的紙人形作辟邪之用,有女兒的家庭會擺放紙雛箱,即一個載有紙人形的紙箱その他の人形,還會擺放龍舟模型和一些穿著琉裝、彈三線、打鼓、跳琉球傳統舞蹈的土人形。
【新加坡】
新加坡華人每當端午節到來時,人們總不會忘記吃粽子、賽龍舟。
【越南】
越南的端午節是越曆五月初五,又稱正陽節。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
【美國】
從20世紀80年代始,端午賽龍舟已經悄悄滲入了部分美國人的運動習慣,成了美國發展最快的流行體育娛樂項目之一。
【德國】
端午文化中的賽龍舟在德國落地生根已經有整整20年的時間。
【英國】
在英國,全英中華端午龍舟賽影響力逐年擴大,已經成爲英國乃至歐洲規模最大的龍舟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