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挑幡
建瓯挑幡
建瓯挑幡是深受建瓯人民喜愛的一種民間雜技和傳統的體育項目之一。
2008年,“建瓯挑幡” 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列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挑幡挑到新加坡
2007年2月23日新加坡迎來了全民狂歡的節日:一年一度盛大的妝藝大遊行。妝藝大遊行起源于中國。在新加坡也有上百年的傳統曆史。現場參與者有十多萬人。無疑是當地極具曆史和最爲火爆的文化盛事。
但是,最讓新加坡幾十萬觀衆如癡如醉,讓沿途觀衆不斷追隨,喝彩聲一浪高過一浪的,是來自中國福建省建瓯市四位天真少年的挑幡表演。
建瓯市代表隊四位挑幡表演的天真少年中,兩位頭紮馬尾的小姑娘分別是九歲的饒華詩和十一歲的王滟。兩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是十一歲的黃葉賜和十二歲的方毅。
這四位天真少年在遊行隊伍中,爲異國他鄉獻上的是早已聲名遠播的中華民間傳統絕藝一一建瓯挑幡。他們的精湛獻藝,獲得了圓滿成功,贏得了滿堂彩。由于當地媒體的大力宣傳,不但獲得了新加坡民衆的高度贊譽,還贏得了全球數億電視觀衆肯定的目光。爲我們贏得了極高的榮譽。
建瓯挑幡溯源
建瓯民間傳說,建瓯挑幡始于明永樂年間,源于“命過幡”。 據《佛學大辭典》注“命過幡”“ 即蔫亡幡也。爲追福而立之幢幡也。命過後所立之幡,故曰命過”。
相傳,明永曆十二年(1658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因戰功以延平公晉爵延平郡王。閩北也成了鄭成功從事軍事活動的戰略根據地。
明永樂十三年(1659年)在閩北招募大軍收複台灣,建州府(今建瓯市)大批青壯年踴躍應征入伍。
在收複台灣過程中,許多建州籍青壯年壯烈捐軀。消息傳來,這些壯烈捐軀的青壯年的親屬們分別在家中設壇做法事,超度亡靈。
要超度他們就要用到法器之一的“幡”。 幡由長三尺三、寬三寸三的黃紙條做成,上書“神幡宣召亡者xxx真魂正魄赴壇領功受度”, 幡的右邊用小楷書寫“一炷高香通地府”, 左邊寫“九泉後者引魂來”。 寫好後將雙層的三角形紅布縫在幡條上端,在三角形紅布的頂端縫一條一尺三寸長的紅繩,再將紅繩的一端綁在一根三尺三寸長的小竹子上,這樣招魂的幡就做好了。做法事超度時,由亡者的兒子或侄兒雙手舉幡跟在僧侶們的後面誦經走禅。
收複台灣凱旋歸來後,建州府爲建州籍壯烈捐軀的將士們舉行州祭。原來的幡就顯得太小了,改用毛竹爲每位陣亡將士做一幡。建州盛産毛竹,選用長在山凹的二年生毛竹,長三丈三,削去青皮後,直徑約15厘米,重達40斤。
幡幅改用蘭綢,上書“神幡宣召收複台灣陣亡勇士xxx真魂正魄赴壇領功受度”, 幡 幅的上下兩端各縫上一根小竹子以便幡能展開,再固定在幡杆上。這樣,光禿禿的,不好看,就在頂端加上萬民傘的傘蓋。這就是最初的建幡。
每個幡大多都有四五個凱旋歸來的將士們輪流擎舉。大幾十個幡隨風搖擺的跟在高僧後面走禅,是爲“揚幡招魂”也,很是壯觀。
州祭結束後,將士們爲懷念陣亡戰友,互相將幡或舉過頭頂或旋轉或舞動等做著各種動作,很是好看。以後,民間每年都會自發地舉行祭奠活動。
曆經幾百年的演變,這一民間活動逐漸淡去了宗教色彩,大量汲取喜慶色彩和表演形式及競技技巧,成爲廣大建瓯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和競技活動。這大概就是建瓯挑幡的起源。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