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曆史,一部充滿艱辛和苦難的遷徙史。客家人的經曆,是一種苟活與重生的經曆。凡是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足迹。客家人曆經坎坷,備嘗艱辛,興衰更替的故事,啓迪著今天,也影響著未來。客家人的奮進是以客家人中的人中之鳳,以他們中的優秀代表人物爲標志和象征的。
1994年,世界客屬第十二次懇親大會期間,廣東梅州客家聯誼會舉辦了客家名人展,列于名人展中的客家名人包括客家先民和客家後裔,凡147人。
自南齊以來,唐宋名流,明清巨匠,農民起義領袖、民國先驅、革命將領、客籍外國元首,一直到中國共産黨的領袖和將領們,其功績卓著者,無不盡列其間。
一、唐宋名流
程旼,距今1500年前的南齊客家先賢。劉宋年間中原戰亂,程旼舉家南遷,幾經輾轉最後落戶在平遠壩頭,即今日的梅州。程旼在此興辦私學,首開崇文重教之風,傳播中原文化。他心懷仁愛,扶危濟困,以德化人,以自己的行爲去影響南下漢人和土著居民,使粵東成爲人文秀區。爲了紀念這位人文鼻祖,梅州曾被稱爲程鄉。
張九齡,廣東始興客家人,唐朝開元年間的尚書丞相。是中國曆史上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谏、選賢任能,爲“開元之治”做出了積極貢獻,他的施政方針緩解了社會矛盾,對鞏固中央集權、維護“開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後世譽爲“開元之世清貞任宰相”的三傑之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句脍炙人口的詩句,出自張九齡之手。梅關古道,這條中原通往嶺南的陸上絲綢之路也是出自張九齡之手,自從他主持開發之後,它成爲連接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的樞紐。
朱熹,福建尤溪客家人,儒學宗師,是南宋哲學家、教育家。他是宋代唯心主義理學的集大成者,是孔子以後在我國封建時代影響最深的思想家。在明清時期,他的思想一直被封建統治階級奉爲正統的官方哲學。宋明理學經過周敦頤、二程、朱熹、王陽明的發揚和推廣,成爲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的一個思想的內核、一個精神的核心。
文天祥,愛國英雄,南宋末年的吉安客家人,率領贛粵客家兒女“男執幹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英勇抗擊元軍。被俘後,文天祥不爲高官厚祿所動,甯死不屈、慷慨就義。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首千古流傳、蕩氣回腸的《正氣歌》。
二、明清巨匠、農民起義領袖
劉永福,博白縣客家人,在19世紀發生的援越抗法、中法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中,帶著他的黑旗軍從廣西、越南轉戰台灣,先後同法國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戰鬥,屢建奇功,成爲我國近代史上卓越的軍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
黃遵憲,廣東梅州客家人,倡導“我手寫我口”,是近代“詩界革命”的一面旗幟。著名作家夏衍曾經說過,由于它的名著《人境廬詩草》的傳頌一時,史學家都公認他是晚清一位最傑出的詩人,但他的成就絕不局限于詩詞賦美,他還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新聞記者和頗有建樹的外交家。黃遵憲因參與維新變法運動而遭到彈劾,罷官後,黃遵憲建書齋取名“人境廬”。在家鄉閑居時期,黃遵憲常與梁啓超書信來往討論時勢。又與當時台灣抗日戰爭失敗後,癖渡回鄉的愛國將領丘逢甲結成莫逆之交,經常在人境廬賦詩唱和,縱談國事,慷慨悲歌。
邱逢甲,廣東蕉嶺客家人,是中國近代抗日民族英雄、詩界革命的重要詩人。一百多年前,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于日本,邱逢甲毅然投筆從戎,爲祖國統一呼號奔走,成爲捍衛國家主權完整的先行者。至今,他是海峽兩岸同時敬重的人物,其保家衛國的壯士行徑,至今感動著炎黃子孫爲祖國統一竭誠努力。
黃慎,甯化客家人,清代畫家,與鄭板橋等人並稱爲“揚州八怪”。黃慎的詩文、狂草書法、繪畫被稱爲三絕,晚年的名畫“聲震大江南北”。
洪秀全,太平天國天王,清末農民起義領袖,族名仁坤,廣東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客家人。19世紀中葉,在滿清政府的殘暴統治下,在西方列強的無情掠奪下,古老的中華民族面臨著一場空前的大劫難。1851年1月11日,以洪秀全爲首的拜上帝會領袖,聚集起了一大批客家兒女,建立太平天國,發動了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曆時14年,席卷18個省,用他們的一腔熱血,沉重的打擊了腐朽沒落的晚清王朝,譜寫了一部爲民族獨立、爲自由而戰的壯麗史詩。
三、近現代革命先驅
孫中山,名文,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客家人,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領導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綱領,“三民主義”,創立了中華民國,譜寫了古老中國發展進步的曆史新篇章。
阮嘯仙、劉爾崧、黃居仁等客家人,是中國共産黨早期黨員,他們在紫金傳播馬克思主義,建立中共黨組織,成立全國第一批縣級革命政權——紫金縣人民政府,被稱爲廣東革命史上著名的“東江三傑”。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大會在瑞金市葉家坪召開,選舉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瑞金成爲全國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中心,大批客家子弟參軍成爲紅軍的主力。葉挺、朱德、葉劍英、胡耀邦、劉亞樓、肖華等一批客家人,成爲中國共産黨的著名將領。在被譽爲“將軍縣”的興國,就有54位紅軍戰士成爲共和國開國將軍,他們爲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抒寫了中華民族爲獨立自由和尊嚴而奮鬥的光輝篇章。
從洪秀全到孫中山,再到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人,近現代世界政壇出現不少客籍領袖,其影響舉足輕重,往往改變曆史進程。據統計,黃埔軍校學生中,有四分之一是客家人,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裏長征幹部也有五分之一是客家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中,客家人有朱德元帥和葉劍英元帥。
日本人山口縣造在《客家與中國革命》中曾經說,“翻閱數百年之中國曆史,沒有一次政治變動是與客家人無關的。其中的例子,當推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幾乎全部參加革命的將領都是客家人。其次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除了其本人乃爲客家人後裔以外,其他,亦有許多是客家人。可以說,沒有客家便沒有中國革命,換言之,客家的精神是中國的革命精神。”
四、近現代文化巨匠
陳寅恪,江西修水客家人,著名史學家、國學大師。在現當代學術史上,陳寅恪堪爲開風氣的一代宗師。他是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導師”之一,被譽爲“教授中的教授”、“蓋世奇才”、“最好的教授”等。
郭沫若是從福建甯化遷往四川樂山的客家人。五四時期,他的《鳳凰涅盤》《天狗》等詩歌,開創了一代詩風。在文學、藝術、哲學、史學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樹,而在曆史學領域的成就,更具劃時代的意義,他是中國舊史學的批評繼承者,是中國新史學的締造弘揚者。在一定意義上,中國舊史學的終結,新史學的開端,是以郭沫若爲標志的。
蕭殷,廣東龍川縣客家人,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和文學評論家。他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和進行文學評論研究,爲培養青年作家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林風眠,梅縣客家人,享譽世界的繪畫大師,19歲到法國求學,最早倡導中西融合這一藝術理想。他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人,是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
李惠堂,字光梁,廣東五華客家人,出生于香港,著名足球運動員。在19世紀30年代以前,中國的足球稱霸亞洲,這一輝煌曆史就是由“亞洲球王”李惠堂創造的。他17歲開始,就活躍于亞洲足壇,在所有比賽中共射進1860個球,是迄今爲止世界上進球逾千個的五大巨星之一。當時上海流傳這樣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邱成桐,廣東蕉嶺客家人,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不僅摘取“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而且還成爲曆史上囊括菲爾茲獎、沃爾夫獎、克萊福特獎這三個世界頂級大獎的兩位數學家之一。
五、客籍僑領和外國元首
清朝中葉以後,約2000多萬華人遷徙分布到世界各地,在這些海外華人中,大多數是客家人。海外客家人廣泛分布于世界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過多年的艱苦打拼,有很多移民海外的客家人,都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有的成爲享譽全球的富豪和慈善家;有的甚至成爲當地的“開埠”僑領和建國元勳,影響深遠。
所謂開埠是指客家人在南陽某島、某地白手起家,將人煙稀少或者荒蕪人煙之地開發成爲城鎮乃至大城市。
張弼士,廣東省梅州大浦客家人,中國煙台張裕葡萄酒公司創辦人,“金獎白蘭地”的締造者。在19世紀下半葉,張弼士已是當時南洋華僑中首屈一指的億萬富翁,先後在廣東、山東等地創辦各種企業,其行業之多、範圍之廣,在中國實屬罕見,他也因此被《紐約時報》稱爲中國的洛克菲勒。
胡文虎,福建永定客家人,享譽全球的藥業大王,報業巨子,同時也是大慈善家。他所制作的“虎標良藥”行銷南陽,家喻戶曉,華僑回國探親都把“虎標良藥”作爲饋贈親友的禮品。胡文虎先生說,愛國是華僑的天職。整個抗戰期間,胡文虎捐助抗戰和購買公債超過550萬元,爲華僑個人捐資獻物之最多。他還是慈善和興學的楷模,受到他捐助的醫院達數百家,受到他捐助的學校達到上千所。
葉亞萊,廣東惠州客家人,開發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當初葉亞萊到來時,吉隆坡是個只有三間破房的小地方,而今天這裏卻是東南亞的名城,它的雙子塔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雙子樓和第四高的建築物。時至今日,吉隆坡還專門有一條大街叫葉亞萊街,以紀念這座城市的創立者。
李光耀,新加坡華人,祖輩均爲客家人,是客家族裔在海外的傑出代表之一。他是新加坡首任總理,被譽爲“新加坡國父”。他的長子李顯龍如今也是新加坡總理,父子二人爲新加坡的繁榮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南洋各地,較早領導開埠的客籍僑領還有:廣東嘉應人羅芳伯開發印尼的坤甸。廣東梅縣人謝樞泗開發泰國的合艾市。廣東增城人鄭嗣文開發馬來西亞的大霹雳。廣東梅縣人丘燮亭開發印尼首都雅加達。
客家人在海外擔任首領的主要還有:在北婆羅洲建國的羅芳伯。中美洲千裏達前總督何才。南美洲圭亞那前總統那亞瑟。加拿大總督吳冰枝。
正應了這樣一句話,客家人無論走到哪裏,都能落地生根,艱苦創業,玉汝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