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化石壁客家祭祖大典
懷祖殿
在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甯化縣石壁客家祭祖習俗榜上有名。
客家狂歡節鬧春田
客家宗祠
客家人是漢民族中一個曆盡滄桑卻永遠前行、永遠探索、永不停步的族群。
姑田元宵民俗
他們在千年之間,爲了逃避中國曆史上五次大規模的戰亂,從中原地區不遠萬裏遷徙而來,因此被南方遷徙地區的人們稱之爲“客家人”。
羅坊走古事
他們是漢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異的重要民系族群。
天下客家一家親
客家人素有愛國懷鄉、慎終追遠、敬祖穆宗的傳統美德。每年的10月,因一年一度的世界客屬甯化石壁祖地祭祖活動,衆多海內外客家鄉賢千裏尋根,共聚石壁,表達對祖先的懷念之情。
美好家園
石壁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甯化縣西部,閩贛邊界武夷山的東麓,距縣城25公裏,是一片比較開闊的盆地,曆史上森林茂密,從遠處望去,像一堵綠色屏障,由此得名玉屏。
美好家園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甯化成爲客家人進入福建的最早的地方。而這裏的石壁鎮自然地成爲舉世矚目的客家搖籃、客家祖地所在地。
客家公祠牌樓
公祠仿古宮殿形式
氣勢雄偉,蔚爲壯觀
1995年,在海內外各地客家鄉親的支持下,在石壁建立了著名的客家公祠。從此,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不論身份地位,不論男女老少,都紛紛踏上漫漫回家路,相聚在這座客家公祠。
祖地雕塑
浮雕
甯化石壁客家祖地文化園祭祀區面積爲745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由祭祀前廣場、尋根路、溯源橋、祭祀廣場及後廣場、客家魂碑亭及旗杆區、客家公祠等組成,呈階梯狀分布。
碑亭
正殿.神祖堂
其中祭祀區內的銅浮雕壁畫與客家先賢銅像是石壁客家祖地文化園一大亮點,形象地再現了客家曆史的畫卷,诠釋了客家文化的內涵。
各姓氏始祖牌位
玉屏堂.公祠的核心部位
客家公祠也稱玉屏堂,是客家祖地文化園祭祀區的核心所在,堂內祀奉著二百一十三個始祖神位,特別的是這些神祖牌並不像一般的家族祠堂奉祀同一姓氏的先祖,代表的是二百一十三個姓氏和二百一十三個家族。
慎終追遠
每天,前來客家公祠尋根問祖的遊人絡繹不絕,他們懷著虔誠的敬祖之情來到公祠,看看是否真能找到自己的先祖。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它不知接納了多少思鄉的遊子,不知多少人從這裏讀到了祖宗家事,也不知多少人在這裏找到了根,回到了家,得到了心靈的歸依。
古廊橋
千年前,永嘉之亂、唐末兵燹、宋室傾覆,客家先民幾度舉族南遷,輾轉吳楚,流徙皖贛。于是,由北向南的官道上擠滿了顛沛流離的難民,一批又一批湧進贛閩交界地帶。
浮雕
這個叫做站嶺的隘口便是其進入石壁的最主要的通道之一。站嶺隘口是兩座一體相連的石亭,兩亭之間僅一步之遙,就像是連體兄弟一樣。石亭所在的位置就是福建(甯化)和江西(石城)的界嶺。位于福建境內的部分叫作“片雲亭”,而江西境內的則叫作“介福亭”。
浮雕
“此石(城)甯(化)孔道也……康熙六年捐資創新亭也……施茶曆有年矣……”從介福亭的碑刻上看,康熙六年,這裏仍有茶亭爲客家先民服務。片雲亭的梁柱已蕩然無存,只是依稀可見一塊碑記,字迹已經很難辨認。而今,站在年久失修的古亭裏,恍然之間,耳邊聽到的不僅是千年不變的鳥鳴,還有雜沓而千年前客家先祖遷徙的沉重的步履聲。
巫氏宗祠
隋朝末年,朝綱敗壞,民不聊生。當時,隸屬建州綏城縣境的黃連峒(甯化),因地處邊遠山區,山高水遠,官府鞭長莫及,土寇搶劫擾民活動更是猖獗。這時,有一個人挺身而出,組織民衆起來保衛家園,建設家園。他就是客家人銘記的開山祖巫羅俊。
客家人開山祖巫羅俊
巫羅俊的先祖巫暹在東晉末年時由山西夏縣避亂到山東兖州,後遷居福建南平。公元616年,巫羅俊跟隨他的父親和族人遷居黃連峒,即後來的甯化。巫羅俊能武善謀,率領百姓墾荒造田,發展生産,建築城堡,抵禦土寇。還組織民衆開山伐木,將木頭運往長江下遊一帶出售,用盈利來的錢開發建設黃連峒。在巫羅俊的帶領下,黃連峒日益昌盛,成了當時比較安定和富裕的一方樂土。
陶瓷作坊
後來,其他姓氏的人逐漸遷移到這裏。人口增多,開墾不斷擴大,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公元629年,在唐太宗南巡的時候,巫羅俊上書說,黃連峒地廣人多,可以並田納稅。爲此,朝廷嘉納此舉,授鎮將一職,令其翦荒自效。民衆遠近爭附之,這位威震一方的傑出人物受到廣大民衆的愛戴與崇敬。
羅氏宗祠
當時,協同巫羅俊開發黃連峒的鄉衆之中有一個叫做羅萬發的人,他是甯化羅氏宗祠的先祖之一。巫羅俊去世之後,羅萬發的曾孫羅令紀繼續率領鄉民開發黃連峒。自羅萬發協助巫羅俊開發黃連峒起,羅令紀祖孫四代曆經一百余年的艱辛創業,土地不斷開發拓展,人口逐年增多,經濟、商業、文化也得到了發展。當地産品遠銷到福州、江西以至長江沿岸各省,黃連鎮尤其是石壁的名聲也逐漸遠播到江南各省。到唐朝開元十年後,按當時的置縣規模,黃連鎮已基本具備了置縣條件。
開縣始祖羅令紀
唐開元十三年也就是公元725年,羅令紀奏請朝廷將黃連鎮升格設置爲黃連縣,朝廷准奏並且封賜羅令紀爲第一任知縣。由此,黃連峒成爲古代汀州八縣中建縣最早的一個縣,它甚至比州府汀州建制還早11年。 羅令紀這個名字因此被客家兒女銘記,他被後世尊稱爲開縣始祖。羅氏宗祠也因此有了不可替代的價值和特殊的紀念意義。
維藩橋
唐朝末年,黃巢起義爆發,戰火紛飛,生靈塗炭。中原百姓再次踏上了漂泊逃亡之旅,原來遷居長江流域和贛江流域的南遷漢人也不得安生,只能攜家帶口,背井離鄉,忍痛告別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家園,繼續往南方逃生。
甯化客家古村落
無數個白天和黑夜,他們不止一次的期盼眼前能夠出現一片可以安生之地。也許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穿過站嶺隘口,眼前的一切讓他們震驚。他們看見了一馬平川,萬頃糧田,看到了一個世外桃源。這就是客家根基——石壁。
張氏宗祠
石壁,一片寬容的土地,向流離失所的難民們敞開了母親般的胸懷。失去家園的中原百姓在這裏重建了家園。遠離戰火,使得石壁成爲客家人最重要的大本營之一。
曹氏宗祠
據不完全統計,這次綿延百年的遷徙,遷入石壁避難定居的人有54姓以上。由于人口的發展,帶來文教、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繁榮。人們操著相似的口音,用相同的方式耕種,又流行著相近的習俗,這群有著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命運遭遇的人,便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客家民系。
徐氏宗祠
經過幾百年的繁衍生息,過于密集的人口讓石壁不堪重負。也許,這時候,只有一個選擇:走!向外面走!于是,整個家族一起走,他們收拾行裝,告別這塊生活了好幾代人的土地,告別親朋好友,向陌生的遠方邁進。這一次的遷徙,開啓了客家人從石壁向外遷徙的步伐。
溫氏宗祠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加之連年災荒,民不聊生。清兵入關後,迅速南下,入閩的清軍遭到民衆的奮力抵抗,由于清兵追趕,所以大批民衆只得倉皇逃難,他們分遷粵中地區,遠至川、桂、湘及台灣等地。
童氏宗祠
曆史行進到了明末清初時期,張獻忠農民起義失敗後,四川再次遭兵火災難,田園荒蕪,康熙年間出現一次“湖廣填四川”的大遷移。同時由于同治年間,受廣東太平天國起義的影響,部分客家人又分遷海南、粵中、台灣、香港、澳門以及南洋群島,甚至遠至歐美各州,這一次,客家人實現了在世界範圍內的遷徙。
上杭稔田李氏大宗祠
走出石壁,客家人的第一站就是相鄰的長汀、上杭和武平。因爲距離不遠,往來方便,很多人就在這裏先落腳,開始再一次墾荒。廣東梅州地區是客家人走出石壁之後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而遙遠的四川、廣西等地,在明清時期也湧入了大量的客家人。在香港,台灣等地,據資料統計,香港客家人大致有兩百多萬,他們大多是石壁客家祖先的後裔。
晚清愛國詩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
台灣客家人與甯化的關系也十分密切。台灣客家的曆史,大多是在清朝康熙二十年以後開始的。那時,廣東嘉應州也就是現在的梅州市屬地區的客家人紛紛和福建閩南人一起遷居台灣。而嘉應州客家人幾乎都是甯化石壁客家人的後裔,在他們的族譜中大都記載著後裔遷往台灣的故事。
文學家、曆史學家郭沫若
“我們的祖先是從福建移來的,原籍是汀州府甯化縣。聽說我們那位先祖是背著兩個麻布袋上川的,我們那個小小的沙灣,客籍人要占百分八十以上……”這是摘自當代大文豪郭沫若所著《我的童年》一文。
李光耀.李嘉誠
除郭沫若以外,在中國曆史上産生重要影響的許多名人,如中法戰爭的名將劉永福,馮子才,洪秀全,孫中山,領導新加坡獨立的元勳李光耀,香港企業界魁首李嘉誠等等,在族譜及有關文獻中,都有其祖先從甯化石壁遷移的記載。閩西、嶺南以及其他各省包括港澳台在內,客籍人族譜中也都記有祖先來自石壁的文字。而這些家族的後裔,也大都親臨石壁客家公祠尋找過祖先的根。
珍貴史料
在甯化縣城余保雲老先生的辦公室裏,我們看到數以百計的甯化客家族譜。余老先生告訴我們,這些族譜大多出自甯化和周邊的長汀等地,也有一些出自廣東梅縣,江西贛州,甚至寶島台灣以及東南亞各國。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他說這些族譜中大都記載著根出甯化石壁和先祖遷居甯化的故事。
古祠堂
功名石
余老先生還告訴我們,小小的甯化縣,就有兩百多座祠堂。如果說對家族脈絡的追尋是一種“歸根”的情結,那麽“祠堂”就是這根的符號,根的標志。許多回鄉尋根問祖的台灣宗親、海外僑親,正是借助族譜祠堂的記載,按圖索骥,一路尋覓到石壁,而找到自己的祖根與血緣關系的。
每年一度的祭祖大典
飲水思源,慎終追遠,這是中國人的特性。根在何方,每個人都對自身有著最本質的追問。自客家公祠建立起,石壁客家祖地絡繹不絕的迎來海內外尋根祭祖的客家兒女,甯化石壁客家祖地因此被海內外客家人公認爲客家人的總家廟,客家人的“麥加”,客家人的“朝聖中心”和對原鄉眷念的核心象征。
客家人的“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