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珺冉
編輯/漆菲
當地時間9月27日下午2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在東京都的日本武道館內拉開帷幕。兩個多月前,這位日本曆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在奈良進行街頭演講時不幸中槍身亡。
2022年9月27日,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在東京日本武道館舉行。7月8日,安倍在參議院選舉中遇襲身亡。
會場內播放完安倍生前的影片後,由現任首相岸田文雄上台致悼詞。他走到祭壇前、站在中間,說話時不時擡頭望向安倍的照片。作爲治喪委員會委員長的岸田表示:“今天,日本各界以及世界各國人士來到這裏。大家懷著同樣的心情,珍惜懷念您。”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作爲“治喪委員會委員長”站在祭壇前致悼詞。
日本政府預計有4300人出席這場葬禮,包括來自218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的約700名海外賓客。然而,由于七國集團(G7)元首無一人出席這場葬禮,讓岸田政府大力推進的“吊唁外交”陷入窘境。
日本共同社9月18日的電話輿論調查顯示,對于國葬,回答“反對”和“傾向于反對”的受訪者占比60.8%,只有38.5%的民衆表示“贊成”和“傾向于贊成”。
就在國葬儀式舉行之際,不少民衆舉起“反對國葬”的標語在武道館周邊進行示威遊行。
9月27日上午,東京千代田區,舉著“反對國葬”標語的抗議民衆。
倉促的決定、巨額的花費、重要吊唁者的缺席、國民的反對,這場國葬儀式被投以批判的目光。九泉之下的安倍哪能想到,因爲一場強行舉辦的國葬,讓半數以上國民對自己乃至自民黨重燃怒火。
廣告商要求直播時不要插播廣告
9月27日午後,儀仗隊迎送安倍的骨灰至位于北之丸公園的日本武道館。安倍的遺孀安倍昭惠手捧骨灰盒走入館內。
安倍晉三夫人安倍昭惠攜安倍骨灰走進日本武道館。
國葬儀式于下午2時正式開始。除了首相岸田,日本參衆兩院議長及其他黨內高層領導人也發表了簡短講話,他們先是向坐在右側的安倍家屬鞠躬,然後走近祭壇致意。
2020年接替安倍的前首相菅義偉回憶,槍擊案發生後他立即趕往安倍身邊。“您希望創建一個明天比今天更美好的日本。您讓年輕人懷有希望,每天都在對國民訴說著您的強烈信念。”他在講話中悲痛地說:“當您對我們如此不可或缺時,爲什麽要以如此悲劇的方式奪走您的生命?”
一系列悼詞發表後,現場賓客依次獻上白菊花。儀式上,近1400名自衛隊員執行“吊唁禮炮”和“奏樂”等任務。其中,吊唁禮炮將沿襲慣例,發射19發。
前來獻花的民衆排起隊。
整個國葬共進行了三小時,與前首相吉田茂的國葬時間持平。二戰以來,除了昭和天皇的“大喪之禮”外,日本只爲吉田茂(1946年-1954年出任首相)舉行過國葬。
這幾日,日本迎來各國政要,安全部門也加強警備。從9月27日中午到晚9時,警視廳對武道館和迎賓館周邊的道路實施禁行。羽田機場附近的高速公路入口,機動車被臨時要求停車檢查。國土交通部也將武道館周圍方圓46公裏範圍內的區域設爲禁飛區。
日本迎來各國政要,安全部門也加強警備。
日本郵政、佐川急便等運往東京的快遞因管制而延遲配送。會場附近的三所小學在9月27日上午實行在線授課,下午停課。東京都的車站,一些投幣式儲物櫃已無法使用。對此,有民衆抱怨道:“大家還要上班,交通管制太影響工作了!”
7月14日,也是安倍遇襲6天後,岸田文雄倉促宣布了舉行國葬。有自民黨議員爆料,國葬方針是在當天召開記者會前一小時確定的。
7月中旬決定的事情,爲何要拖到9月底才舉行?岸田周圍的官員解釋說:“只有等武道館空置時才能舉辦,時間上沒有多余的選擇。”也有分析說,需留出足夠時間籌備接待外國首腦。
由于當時岸田未通過國會批准而作出“舉行國葬”的決定,給之後的爭議埋下伏筆。日本憲法專家小林節指出,舉行國葬需要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必須得到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即國會的決議,本次國葬的決定僅僅是以內閣決議的形式,最多只能稱爲“內閣葬”;二是必須在國民中形成“值得國葬”的共識。如今來看,這兩者都不具備。
更何況,安倍的國葬“不巧”遇上了英國女王的國葬。9月19日的英女王葬禮據悉花費了800萬英鎊(約合5988萬元人民幣),安倍的國葬預算則從8月底最初公布的2.5億日元飙升至9月初的16.6億日元(約合8193萬元人民幣)。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日本政府的葬禮預算中,一半將用于安保,三分之一用于接待外賓。
據岸田說,翻了近七倍的國葬費只是“在假設基礎上估算的”。這似乎在暗示,最終費用還會增加。有日媒調侃道:“最終或許會花到32億日元……政府不會被追究責任,政治家也沒有任何痛苦。”
讓國民憤怒的另一層原因,是自民黨與“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下稱“統一教”)被曝出的密切關系。殺害安倍的凶犯山上徹也在被捕後供述,他之所以暗殺安倍,是因爲他的母親迷戀“統一教”,並爲其捐贈大量資金,導致家庭破産。而安倍曾多次爲該宗教團體站台。
共同社8月中旬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712名日本國會議員中,有超過100人與引發爭議的“統一教”存在關聯,其中近八成爲自民黨議員。而岸田改組後的新內閣成員中有副大臣、政務官共計54人,其中至少20人與“統一教”方面有過接觸。
日本“Friday Digital”網站對此諷刺道,“統一教”不僅影響至內閣大臣,而且包括了內閣副大臣和政務官,“永田町(首相府所在地)的熱門詞彙很快將變成‘岸田統一教內閣’了”。
在如此消極的國葬氣氛中,電視台也苦惱于該如何直播這場儀式。有民辦電視台負責人表示:“由于一半以上的輿論反對,領導指示不要過多進行評論。轉播畫面中,主持人雖會加以解說,語氣上會相對平淡。”
更爲麻煩的是廣告的播放。已有廣告商提出要求,不要在國葬節目中插播廣告:“如果在國葬期間播放熱鬧的廣告會顯得太不嚴肅,還會被認爲是在支持國葬。”
日本放送協會(NHK)將從27日下午1時40分到3時30分播出特別新聞節目。有關負責人表示:“關于國葬有很多不同意見,希望盡可能多角度地將其展示給大家。”富士電視台從下午1時45分開始2個小時的現場直播,在悼念安倍離世的同時,也會報道他的功績和遺産課題。一向“與衆不同”的東京電視台依然保持其風格,決定僅播放5分鍾的新聞節目。
岸田支持率創新低,安倍夫人上熱搜
9月10日,日本導演宮本亞門收到邀請出席國葬的請帖,這讓他感到疑惑:“爲什麽寄給我?搞錯了吧。我又不是政治家,過去也沒邀請我去賞櫻會(注:安倍生前曾因‘賞櫻會’的費用支出等問題遭到诟病)。當然我是不會去的。”
據宮本觀察,這份請帖可謂“粗制濫造”,回執期限一欄被貼上修正帶,手寫了“九月十三日(星期二)”。請帖開頭的稱謂也很不自然,連他的名字都弄錯了。
是否參加安倍國葬,成爲日本名人表達個人意見的契機,宮本亞門等知名人士紛紛在社交媒體發布在邀請函上畫圈表示“缺席”的照片。
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輕飄飄的一句“全部用稅金支付”,更是點燃日本人心中的怒火。正經曆日元貶值、物價上漲的普通民衆,無法接受爲一個人的葬禮投入如此巨額稅金的決定。
日本消費者協會關于“國民葬禮”的問卷調查顯示,2020年普通日本人的葬禮費用平均爲161.9萬日元(約合8萬元人民幣)。有網友嘲笑道:“(國葬)相當于普通人所需喪葬費的1000倍,大家花了16億,卻只能在電視機前遠程吊唁他的遺像。”
8月下旬,日本社會學者、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等17人,以“安倍國葬違反了憲法保障的思想自由”爲由發起要求中止國葬的簽名活動。9月19日,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行了1.3萬人的抗議集會。台風天氣中,參加者冒雨在現場手持抗議標語,高喊“反對違憲國葬”等口號。
2022年9月27日,反對國葬的抗議者舉著“反對國葬”的標語聚集到東京千代田區的國會議事堂前。
9月21日恰逢安倍68歲冥誕,一名70多歲的男子在首相官邸附近街道自焚。該男子全身燒傷,被送醫時失去知覺。警方在現場找到一張寫有“我個人堅決反對前首相安倍晉三國葬”的紙條。
電影導演、前激進左翼分子足立正生計劃于9月26日至29日在多家藝術影院放映一部由安倍遇刺案凶犯事迹改編而來的電影《革命+1》的精簡版,明年年初將在全國發行完整版。83歲的足立說,這部片子不是要贊賞凶犯山上,而是要還原他的成長經曆及犯案過程:“我想抵制(安倍的)國葬。這一事件將永遠無法被原諒,但我希望人們能感受到邪教(‘統一教’)造成的痛苦和不幸。”
不僅民間反對,兩位前首相——菅直人、鸠山由紀夫也紛紛表明意向,不會出席安倍葬禮。地方行政長官中,來自長野縣、靜岡縣、宮崎縣、沖繩縣的縣知事也明確表示不會出席國葬。
自民黨內部也不乏反對聲,曾任財務副大臣、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的村上誠一郎公開表態:“我從一開始就反對,因此不打算出席。”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則稱:“不應出現在半數以上國民反對的情況下仍舉行國葬的情況。”
不少自民黨議員甚至提出建議:“既然這麽反對,不應拘泥于國葬”“可仿效2020年爲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舉行的‘內閣和自民黨聯合葬禮’,那樣2億日元就夠了”。
日本國內,許多國家的駐日大使館收到了反對國葬的信件,信中呼籲該國領導人及使館工作人員不要出席葬禮。大阪府、山口縣、高知縣、大分縣等多個地方的自治團體也收到要求中止國葬的“威脅郵件”。
在針對國葬的反對聲浪中,岸田政權的支持率進一步下滑。日本《每日新聞》9月17、18日實施的輿論調查顯示,岸田的支持率僅有29%,創曆史新低。
但石破茂認爲,即使公衆發出了反對國葬的聲音,政治上出現變化的可能性也不會太大。“岸田的支持率在下降,但反對黨的支持率並沒有上升。”他說,“公衆感到不安。他們不確定。我猜他們只是不知道該怎麽做。”
安倍的遺孀安倍昭惠同樣被卷入輿論漩渦。近一段時間,昭惠的名字在推特上成爲熱搜,請求她不要參與國葬的呼聲不斷。不少網友指出:“日本政府完全沒有對待遺屬的關懷。”
由于安倍夫婦沒有子嗣,伴隨安倍的離去,老家山口縣下關市的選舉盤也恐將不保。安倍生前最親信的秘書鲇川建司日前告知安倍的支持者,位于下關市的安倍事務所將于今年12月底關閉,後援會也將解散。事務所周邊印有安倍的海報也被撕下,改貼爲明年2月下關市的議員候選人。
當地一位自民黨人士透露,在山口縣,對統一教和國葬的批判相當強烈,這讓安倍家族的影響力走到盡頭。同以下關市爲地盤,安倍曾經的對手、外務大臣林芳正也在行動。“當地不少安倍海報已被林芳正的支持者撕掉了。”上述人士說。
“吊唁外交”遭冷眼 G7集團元首均未出席
在岸田看來,國葬不單是安倍的葬禮,更是自己的外交舞台。9月22日,他赴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時坦言,“希望通過安倍的國葬,進一步促進日本的外交。”
有消息稱,岸田之所以堅持舉行國葬,是受到副首相麻生太郎的推波助瀾。但在外人看來,這是首相個人的決定。此刻,岸田只能一邊看著自民黨大佬們的臉色,一邊竭力表達“吊唁外交”的意願,並許諾稱,“我將竭盡全力對各國盡到禮節,提高我國的信譽”。
只可惜,結果不盡如人意。9月24日,原計劃出席安倍國葬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以受飓風“菲奧娜”影響,取消了出席計劃。特魯多的缺席意味著原計劃中唯一一位出席安倍國葬的G7國家元首也不來了。
最終出席的G7首腦級人士僅有美國副總統哈裏斯,她率領了一個12人的吊唁團,包括貿易辦公室代表戴琪、前國務卿阿米蒂奇等人。與安倍交好的美國前總統中,無論是與他打過幾次高爾夫的特朗普還是在銀座壽司店把酒言歡的奧巴馬,都表示不會出席。
最終出席國葬的G7首腦級人士僅有美國副總統哈裏斯。
參與葬禮的現任元首包括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印度總理莫迪、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出席名單中還包括英國前首相特雷莎·梅、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德國前總統武爾夫、意大利前總理倫齊等人。
日本周邊國家中,中國派出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韓國派出總理韓德洙、蒙古國派出總理奧雲額爾登、俄羅斯派出前文化部長什維德科伊出席國葬。
“吊唁外交”的主場設在赤坂的迎賓館。據悉,岸田將在9月26日至28日舉行30場會談,會見多國政要和國際團體代表。其中,僅在26日就安排了約20場會談,每場僅約10至15分鍾。據悉,參與會談的政要被分在兩個房間,岸田往返其中。國葬結束後,安倍昭惠和岸田將再次在迎賓館宴請來自海外賓客。
澳大利亞當屬最給面子的吊唁團,除了現任總理阿爾巴尼斯,與安倍一同致力于讓《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生效的特恩布爾等三名前總理也出席了國葬。9月27日上午,阿爾巴尼斯在會見岸田時表示:“安倍的逝世是一個悲劇性的損失。沒有安倍的領導,美日澳印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是不可能開啓的。”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與岸田舉行會談。
日本前外交官、和平外交研究所代表美根慶樹對此評論道,“參加國葬的外國政客是爲了表達對安倍前首相的哀悼而來的,10至15分鍾的會談外加翻譯,實際上只能說上5分鍾,壓根談不出什麽內容吧。”
日本法政大學研究生院的白鳥浩直言,(岸田)只是爲了向那些支持安倍的黨內保守派人士傳達信息,並沒提出任何世界性議題。各國貴賓不來也是理所當然。”
9月19日,日本天皇皇後兩陛下、美國總統拜登夫婦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首腦聚集在英國威斯敏斯特教堂,參與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國葬。日本網友因此諷刺說:“英國才是真正的國葬,因爲會伴隨著國民的悲痛”“岸田首相看到如此場面,也會爲安倍的國葬感到不安吧?”
日本政府在日本武道館外設置獻花台,供普通民衆前來悼念。
日本的國葬曆史可追溯到“維新三傑”之一大久保利通的葬禮。1878年5月,大久保遭到暗殺。當時雖然沒有相關制度,但三天後他的葬禮空前隆重,他也成爲日本第一個享受國葬禮遇的政治領袖。
研究國葬史的日本曆史學家、中央大學教授宮間純一解釋說:“當時的明治政府並非堅如磐石。作爲大久保接班人的伊藤博文等人之所以要用天皇的名義進行舉國哀悼,是想借此表明,違抗政府也是違背天皇的意願。”
140多年後,爲安倍舉辦國葬的決定令他感到驚訝。“國葬是可以壓制批判意見和思想的制度,與戰後日本的民主主義格格不入。”宮間純一直言,“作爲大日本帝國的遺物,我認爲當下的日本根本不需要(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