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影燈下,一台台與死神賽跑的手術在緊張進行;實驗室內,一個個頂尖科研項目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診室裏,一次次精准問診在不斷上演。
這些場景的背後都離不開一個詞的支撐——人才。
近年來,我市突出需求導向、突出梯隊建設、突出政策激勵,實行柔性引才、本土育才、暖心留才,打造了株洲衛生健康人才高地。
柔性引才,實現“孔雀往株飛”
9月11日,在醴陵市中醫院門診2樓,不少患者正在排隊等候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的風濕免疫科的教授段力平。
“專家說問題不大,我心裏踏實多了。本想去長沙看病,現在名醫到了家門口,太方便啦。”從段力平教授的診室出來後,賀家橋鎮洪羅村村民羅師傅緊鎖的眉頭立馬舒展。
自2016年下半年起,醴陵市創新開展“湘雅鄉情·專家醴陵行”, 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新路徑,引進域外高端醫衛人才來醴陵基層服務。截至目前,該項活動已惠及近10萬人。
“博士安家補助費30萬—100萬元,科研啓動費30萬—100萬元……”這兩年,這樣的招聘公告在我市各大醫院微信公衆號已不鮮見,我市衛健系統求賢若渴之心“爆表”。
這只是我市衛生行業開展柔性引才的縮影。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爲了讓“孔雀東南飛”變成“孔雀往株飛”,近年來,我市簡化招聘程序,主動出擊“搶”人才。近3年,我市共引進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曆、副高以上專技職稱人才200余名。
爲了將國家和省級優質人才資源引進來,我市各醫療機構主動“牽手”國內、省內頂尖醫院,利用“院士專家株洲行”平台,引智、引項目。例如,市中心醫院先後與吳孟超院士、李兆申院士團隊等建立合作平台,我市其他醫療機構分別與北京阜外心血管病、上海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等國內頂級醫院建立長期技術合作關系,引入名醫團隊入株服務,提升學科內涵。
此外,我市還通過醫聯體、醫共體建設,讓市級衛生專家沉下去,讓基層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名醫”。
本土育才,實現“源頭活水來”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人才隊伍建設,引進是補充,本土培育才應是主流。
“您的血糖有點高,我給你開點藥,記得按時服用。”9月13日上午9時,在天元區三門鎮響水村衛生室,完成血糖監測後,30歲的村醫高玄對村民唐金滿再三囑咐。
高玄是地道的響水村人。幾年前,他參加了我市鄉村醫生“訂單式”培養計劃。學成後,他回到村衛生室,成爲目前天元區最年輕的村醫。
如何提升自我“造血”能力?近年來,我市衛健系統突出梯隊建設,搭建了四級培育架構,讓人才培養既“錯落有致”又“百花齊放。”
做好“國際領航”人才建設。我市與國際應急管理學會(TEMC)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不定期選送骨幹醫護人員前往新加坡中央醫院、意大利錫耶納大學醫院等國際頂尖醫院“取經”,目前已建立一個涵蓋數十人的國際專家庫。
做強“本土領軍”人才建設。從2013年起,我市實施衛生人才“135”工程,每年拿出300萬元,用于選拔、培養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幹等。截至目前,我市共評選出領軍人才6人、學科帶頭人23人、學科骨幹262人。
做優“醫學樞紐”人才建設。我市通過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對口支援等舉措,加強中堅力量培養。近三年來,已培養各區縣級醫療機構學科帶頭人400余人。
做實“醫學守門”人才建設。我市通過訂單定向、輪訓等舉措,對基層人才能力提升培訓實施“全覆蓋”,已培訓基層衛技人員15000余人(次),激發基層醫療機構的活力。數據顯示,目前,我市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爲2.74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3.43人。
暖心留才,實現“留人又留心”
9月13日下午3時,在市中心醫院科研實驗室,頂著中南大學博士(後)光環的郭媛正在潛心進行實驗研究。去年,她成功申報並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讓我市醫療衛生系統實現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零”的突破。
郭媛是湖南省優秀博士畢業生,曾收到省內外不少名院抛出的“橄榄枝”。再三考量後,2018年,她接受了市中心醫院的邀請,來到該院心血管內科,入職後主要負責科研和教學工作。
這位優秀的博士爲何願意放棄一線城市的發展機遇來株洲紮根?
“我看中的就是株洲給力的政策、資源和有前景的發展機會。”郭媛說,入職後,醫院就給她提供了科研啓動金,同時啓動了科研實驗室建設,創造一切便捷條件協助她完成課題。在她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後,更是給予充足的科研配套經費,爲她解決後顧之憂。
“爲了留得住人,也留得住心,我市采取了系列激勵政策。”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建立了領導幹部聯系優秀人才制度,每位領導幹部重點聯系2名專業技術人才;建立了衛生人才專項津貼制度,對考核合格的衛生人才“135”工程的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幹,每月發放津貼,對獲各級科技進步獎的科研團體予以1萬—10萬元的獎勵。
值得一提的是,各醫院也在改革績效分配制度,獎金分配向“高風險、高技術、高責任”人員傾斜,助力拴心留人。
來源/株洲日報 記者/劉瓊 通訊員/尹湘秦
編輯/筱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17352733309(吳記者)、15907333036(舒記者)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株洲發布”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