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頭條搞創作#漢沽飛镲,起源于清朝光緒年間,興起于渤海之濱的漢沽沿海一帶。它經曆了從海上到陸地、漁村到城鎮漫長的發展曆程,是集音樂、舞蹈、武術爲一體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清初,漁民出海沒有任何通訊工具,只有通過敲打镲、鑼來互報漁汛,進塢時通知家人到海邊幫助收漁貨。或在海上遇到下霧迷失方向、打網時魚不浮起,就用鑼鼓家什來震魚,然後撒網……“打起”了(遇上魚群),才會“九曲三江水,一網兩船魚”。
飛镲有自己的專用鼓點和音韻,主旋律是長量。打法上分爲《幺二三》、《草子》、《長量》、《進香》等曲牌。特別是表演中有個傳統的“敬香十打”:“一打叉花蓋頂,二打古樹盤根,
三打張飛騙馬,四打鹞子翻身,五打蘇秦背劍,六打猛虎推山,七打八仙過海,八打天女散花,九打飛鷹展翅,十打懷中抱月。”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十打的版本內容也發生了許多變化,但這卻是最早的飛镲習練者豐富經驗的總結。近年來,擁有600多年曆史的高家堡村、蔡家堡村等漁村夷爲了一片平地。而飛镲中的“敬香十打”卻流傳至今。
漢沽飛镲“打場”時,伴奏樂器是一面大鼓,2至4對大铙,樂手與舞者都是頭紮彩巾,額系綢帶,寬袖武靴,伴奏鼓樂因表演情境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套路曲牌。24名飛镲表演者體魄強健,還要有弓背欠腰的武術功底,講究手、眼、身、法、步的密切配合,做到協調和統一。飛镲舞者又往往是習武的壯漢,他們以镲爲兵,化武爲镲,纏頭裹腦,一招一式盡顯出舞者的剛毅與柔美、強勁與舒展。
星轉鬥移,漢沽飛镲曆經幾代人的打磨和傳承,煥發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先後有多支隊伍先後赴香港、上台灣、去新加坡等地進行表演和比賽,贏得了諸多榮譽。
2008年6月,漢沽飛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中傳統民間音樂項鑼鼓藝術類首位。現在漢沽有十多支專業飛镲隊常年活躍在社區、企業、部隊、鎮村和學校,注冊的習練者就達千余人。每年,濱海新區都舉辦漢沽飛镲展演,多支飛镲隊伍競相亮相,展示風采。
2018年5月18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漢沽飛镲第三代傳承人趙滿宗榜上有名,成爲濱海新區首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如今,在漢沽濱海廣場中央,漢沽飛镲的巨大雕像巍然屹立。雕塑古銅色,高6.2米。整個雕像動感強烈,靈動飄逸,飛钹揚镲,栩栩如生,表現了漢沽飛镲的動人風采。它是迄今爲止濱海新區民間舞蹈類中最大的飛镲雕塑。經過幾代人的不斷推陳出新,漢沽飛镲已經成爲濱海新區人民的精神圖騰,是人民群衆團結向上、勵精圖治的具象反映,昭示著漢沽飛镲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雕像下镌刻著朱紅色隸書《飛镲賦》:
“ 斯銅器,雙合擊,乘鼓韻,攜武藝,飛百年,成非遺。一人可獨舞,數彩亦蹁跹。一動一靜,聲傳古漁者互通音訊祈求神佑之始衷;一沉一浮,形現今沽人怡人自樂蓬勃奮進之世勢。觀其態,聞其律,賞其藝,猶見千年漢沽之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