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可以說是中國教育史上無法逾越的一座豐碑。
1937年11月1日創辦,1946年7月31日撤銷,雖只存在不到9年時間,卻爲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卓越人才。
西南聯大的校友之中,就有174人當選爲“兩院”院士。
楊振甯、李政道,這兩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出自西南聯大。
黃昆、劉東生、葉笃正、吳征镒、鄭哲敏,這幾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出自西南聯大。
鄧稼先、朱光亞、王希季、趙九章、郭永懷、屠守锷、楊嘉墀、陳芳允,這幾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也出自西南聯大。
……
可以說,就算是放眼全球,也找不出西南聯大這樣牛氣的大學。
西南聯大的教授、副教授約300余人,朱自清、胡適、聞一多、陳寅恪、錢鍾書、華羅庚、陳省身等人都在西南聯大任教,可謂是大師當道、大神雲集。
而鮮爲人知的是,在西南聯大的校史上,也出現過兩位名教授被解聘的事件。
被解聘的二人,是羅隆基與劉文典。
一個是誓將戀愛進行到底、醉心政治的風流才子,一個是迷戀煙土、桀骜不羁的狷狂文士。
1896年,羅隆基出生于江西安福,其父羅念祖既是清末秀才,也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曾在家鄉大興私塾。
自幼受到父親的熏陶,羅隆基對古文、古典詩詞等極爲愛好,加之天資聰穎,在當地也有“神童”之稱。
1913年,17歲的羅隆基以江西總分第一的好成績,考入了清華留美預備學校。
1921年,25歲的羅隆基公費留美學習,先後于威斯康星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政治學。
其後,出于對英國政治學家拉斯基的崇慕,羅隆基又留學于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成爲了拉斯基的得意門生,並取得政治學博士學位。
留學英美多年,羅隆基與孫科、宋子文、彭學沛等人關系良好,而這些人又多是民國政要,這也爲羅隆基的從政之路打下了良好基礎。
1928年回國之後,醉心政治的羅隆基迅速成爲“人權派”代表人物,他對英美的“民主政治”、“議會制度”等極爲推崇,極度癡迷于個人主義與自由思想。
也就在這一年,羅隆基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婚姻。
羅隆基的第一任妻子名爲張舜琴,出身名門,才貌雙全,其父張永福是新加坡橡膠行業的大佬,也是孫中山、黃興等人從事革命的贊助人之一。
在外人看來,一個是才華橫溢的才子,一個是時尚知性的佳人,這本應是天作之合。
兩人的婚禮,也曾在新加坡當地引起巨大轟動,許多媒體幾乎都是用一個整版進行報道。
然而,他們的婚姻並非幸福圓滿。
羅隆基追求的是一種個人主義的自由,而張舜琴自小出生于大戶人家,自然也頗有些任性嬌慣,二人常因生活瑣事而吵架,甚至動起了手。
羅隆基在上海光華大學的學生沈雲龍曾回憶說:“羅先生和他的夫人,常常雙雙請假,過幾日便見他面部裹著紗布繃帶前來上課,同學們常常背後竊笑。”
1929年,張舜琴生下女兒,但這孩子的降臨並沒有給這個家庭帶來歡聲笑語。
對于如何照料女兒一事,兩人又起了分歧。
羅隆基提議找保姆,張舜琴堅持國外“科學育嬰法”,就在兩人尚未吵出個勝負的時候,剛出生的女兒卻已夭折,兩人矛盾再次升級。
1931年,身心俱疲的張舜琴離開上海回了新加坡,兩人宣告分居。
晚年張舜琴與她的兒子
在張舜琴看來,短暫的分開或許能讓夫妻之間彼此冷靜,但對于羅隆基來說,他卻是直接就起飛了。
分居不久,羅隆基開始向另一個女人展開了猛烈追求,這個女人便是張幼儀,是徐志摩的前妻。
張幼儀本就是因爲第三者的介入而離婚的,她深刻理解那種痛苦,她也不想讓自己成爲一個插足于別人婚姻的第三者,因此斷然拒絕了羅隆基。
張幼儀
也因此事,羅隆基與徐志摩的關系變得惡劣。
在此之前,受胡適、梁實秋等人的委托,羅隆基曾出任《新月》雜志主編,撰寫了《平等的呼籲》、《服從的危險》等多篇政論。
與徐志摩鬧矛盾之後,羅隆基便辭去了《新月》總編輯的職務,並于1932年到天津擔任《益世報》的社論總撰,兼任南開大學政治系的教授,因其才華出衆,也受到了校長張伯苓的賞識。
羅隆基沒有因爲張幼儀的拒絕而消沉,他又將目光轉移到了另外一個姑娘身上,這個姑娘便是他的第二任妻子王右家。
王右家
王右家是民國時期的大美女,也是出名的“交際花”,出自北洋政府的舊官僚世家,她在留學美國之前,曾與自己幹媽的兒子訂下了婚約。
但王右家留學歸來之後,就與羅隆基攪到了一塊,因爲他們有著一個共同點:對愛情充滿向往,享受戀愛過程而不追求結果。
在羅隆基的誘惑與鼓舞之下,王右家不顧一切地隨他到了天津。
一個還未離婚,一個還沒解除訂婚,他們就此同居到了一塊。
此舉一出,輿論嘩然,王右家的父親宣布與女兒斷絕關系,至死沒有原諒她。
1938年,對羅隆基滿是失望的張舜琴也尋到了新的伴侶,終于答應了與羅隆基離婚。
羅隆基與王右家在同居數年之後,總算是真正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顯然,崇尚“感情多元論”的羅隆基,自然不會因爲第二次婚姻而收起自己的風流。
羅隆基四處尋情,王右家倒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她自信丈夫只是逢場作戲,在外玩累了終究還是要回到自己身邊的。
在羅隆基的衆多風流債中,不乏已婚女性,其中就包括了已經嫁做人婦的楊雲慧,楊雲慧是楊度之女,也是出自于大戶人家。
1943年,楊雲慧與羅隆基鬧翻了,便找到了王右家,想要取回自己曾經寫給羅隆基的情書。
王右家出于好奇,便在兩人的諸多情書中隨便取了一封來看,這才得知羅、楊二人竟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二人都想各自離婚之後再結婚。
心高氣傲的王右家徹底怒了,頭也不回地離開了羅隆基。
爲此,羅隆基還曾在《無家可歸》中寫道:“她是坐飛機走的,如今我望著天空就害怕,雲彩中仿佛有無數的她在望著我似的。”
然而,在寫完這段看似癡情的文字之後,羅隆基還是選擇了繼續放飛自我。
在西南聯大期間,凡是稍有姿色,凡是家境比較富裕,這些女生大多都被羅隆基追求過。
在逛街時,羅隆基還曾尾隨一位頗具風韻的少婦,搭話無果之後,見到少婦購買果品時又想替她付錢,終于引得少婦對他破口大罵,鬧得沸沸揚揚。
在羅隆基的一生之中,有著許多的情史風流債。
楊度之女楊雲慧,彭老總的妻妹浦熙修,自己的秘書邵雲慈,康有爲的外孫女羅鳳儀等等,羅隆基與她們都有過交往,除此之外還有“以身相獻”的,有“我愛戀過”的,有“在虹橋互吻”的,有“極爲親熱”的,有“讓我吻她”的……
羅隆基與浦熙修
也因這樣的風流浪蕩,羅隆基雖然文筆極佳且又能言善辯,但他在西南聯大任教授課時,聽他講課的學生並不多。
羅隆基的公衆形象並不好,好朋友梁實秋曾如此挖苦他道:“才高于學,學高于品。”
作爲他的學生,儲安平也對羅隆基作了評價:“最大的弱點,是德不濟才。”
羅隆基被西南聯大解聘,這或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而另一個原因,該是因他滿心癡迷于政治。
羅隆基是民盟的重要創始人,抗戰後期的時候,曾在西南聯大大力發展民盟組織。
比起授課任教,他顯然更青睐于官場,這或許才是他被西南聯大解聘的主要原因。
相比羅隆基的風流成性、醉心政治,另一個被西南聯大解聘的教授劉文典,則是一個純粹的狷狂文士,他的身上有著一種罕見的狂放不羁、桀骜不馴。
1889年,劉文典出生于安徽合肥。
17歲的時候,劉文典進入蕪湖安徽公學學習,得到了該校教師陳獨秀、劉師培的賞識。
1907年,劉文典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後赴日本留學。
辛亥革命爆發之後,滿腔熱血的劉文典回到上海,擔任《民立報》的編輯。
1913年,劉文典二渡日本,于一年之後加入中華革命黨,擔任孫中山的秘書。
1916年,劉文典再次回國,于北京大學任教,研究諸子著作。
1923年,師從章太炎的他,以一部《淮南鴻烈集解》引起了整個學術界的巨大轟動,一舉成名。
此後,古典文學造詣深厚的他,又完成了《莊子》與《說苑》等校勘,逐漸在學術界奠定了地位。
伴隨著他學術聲望與日漸隆的,還有他的狂傲與風骨。
1927年,劉文典出任安徽大學的校長,剛好遇到學生鬧學潮,此時恰逢蔣介石在安慶視察,兩人便見了一面。
蔣介石第一次見到不修邊幅的劉文典時,一臉不可置信地問道:“你就是劉文典麽?”
劉文典也沒給他好臉色,當即回怼道:“你就是蔣介石麽?”
在談到學生鬧學潮時,劉文典表示學校裏只有老師和學生,沒有什麽共産黨,讓蔣介石帶好自己的兵,自己會對學校的師生負責。
被激怒的蔣介石拍案而起,怒斥劉文典是一名“學閥”。
劉文典不甘示弱,也指著蔣介石的鼻子罵他:“說我是學閥,我看你像是新軍閥,我跟著總理(孫中山)的時候,哪裏有你?”
罵著罵著,劉文典還想撲上去揍蔣介石一頓,結果自然就被衛兵給拖了下去。
1937年,北平淪陷之後,劉文典未能在第一時間撤離,日本人知道他是知名學者,便想對他進行遊說,讓他繼續留在北大任教。
劉文典嚴詞拒絕,並痛斥了上門的說客:“國家民族是大節,這是馬虎不得的,讀書人要愛惜羽毛,潔身自好!”
日本人眼看軟的不行,就來硬的,派出憲兵抄了劉文典的家,限制了他的自由。
劉文典毫不屈服,就搬了個凳子坐在門前,一口一口地抽著煙,對著日本人冷眼斜視。
憲兵隊長連聲質問,劉文典只是不答,翻譯官氣得大罵道:“你是留日的學生,太君問你話,你爲何不答?”
劉文典絲毫無懼,冷哼道:“國難當頭,我以發夷聲爲恥!”
劉文典的堂弟靠著日軍謀了一份差事,劉文典便拒絕與他同桌吃飯,並毫不客氣地說道:“新貴往來,不利于著書。”
自此之後,當堂弟再來找他時,劉文典都選擇了閉門不見。
最終在友人的幫助下,劉文典總算平安地撤離了北平,千裏輾轉抵達西南聯大。
劉文典的狂傲,不僅是一種不畏強權的傲骨,還是一種對于自己才華的傲氣。
每次一上《莊子》課,劉文典總會在開頭就說一句:“《莊子》嘛,我是不懂的。”
看到台下都是一陣無語之後,他又會補上一句:“那自然也就沒人懂了。”
曾經有人問他古今治莊子者的得失,劉文典一開口就是王炸:“在中國真正懂得《莊子》的人只有兩個半,一個是莊子本人,一個是劉文典,半個是所有研究《莊子》的人。”
在授課的時候,劉文典都會告訴前來聽課的學生:“我所講的,一定是別人沒有的。別人講過的,我是不屑于再講的。”
1943年至1944年,吳宓爲西南聯大的代理外文系主任,他是一位炙手可熱的紅學大師。
而對于《紅樓夢》,劉文典自信可以講得比吳宓好,便在吳宓開始《紅樓夢》講座時,自己也開課講起紅學,公開打起擂台。
許多學生都是抱著聽聽看的態度,來聽劉文典講紅學,不覺都被他別具一格的授課方式所吸引。
對此,吳宓也感到極爲好奇,後來便跑去旁聽劉文典講課。
劉文典講到興起時,還不忘停下問吳宓感覺如何。
看到吳宓起立回答“高見甚好”的時候,劉文典這才滿意地點點頭,繼續講課。
不僅是吳宓這樣的國學大師,還有朱自清、聞一多、沈從文這些人,幾乎都被劉文典的狂傲怼過。
尤其是沈從文,幾乎被劉文典說成了一文不值。
在沈從文受聘爲西南聯大中文系教授的時候,劉文典極爲反對,他認爲沈從文這樣一個小學肄業的人,盡管寫得了小說,但他的國學底蘊遠遠達不到教授水平。
劉文典憤怒地說道:“他有什麽資格當教授?要是說到教授,陳寅恪可以拿到一塊錢,我是一毛錢,沈從文只值一分錢!”
有一次,日軍空襲昆明,防空警報大作,劉文典與學生們趕緊護送陳寅恪進行避難,路上看到沈從文也在跑,當即怒斥道:“陳先生是國粹,必須要保護,我劉文典要是被炸死了就沒人講《莊子》了,你沈從文跑什麽跑?”
劉文典也曾作過自我評價:“我的缺點就是驕傲自大,但不是面對所有人都是這樣。”
也確實如此,在面對陳寅恪的時候,劉文典就完全沒有了半分狂傲。
劉文典極爲敬服陳寅恪,曾稱“我劉文典不及陳先生萬一”、“我對陳先生不是十分佩服,而是十萬分的佩服”。
很多次遭遇空襲,劉文典都要接上了陳寅恪再走。
有一次他跑了一半,又毫不猶豫地折返回去接出陳寅恪,並對前來接應的學生們高聲呼叫:“不要管我,保住國粹要緊!”
劉文典的狂傲,並沒有讓他失去學生緣,反倒是很多學子都對他極爲喜歡。
因爲他的狂傲並非是無知者的目空一切,他是有真才實學的,他是尊師重道的,他是有著鐵骨铮铮的民族大義的。
真名士,自狂狷!
像劉文典這麽狂傲的,西南聯大的教授中並不乏人。
譬如錢鍾書先生,年輕時也曾放過狂言:“整個清華,沒有一個教授有資格充當我錢某人的導師!”
而劉文典的狂傲,也不是他被西南聯大解聘的原因。
他迷戀于煙土,長期無故缺課曠工,這才使得他與西南聯大無緣一路同行。
劉文典又稱“二雲居士”,所謂“二雲”者,一是雲南煙土,一是雲南火腿。
煙土,即未經熬制的鴉片,劉文典的這一喜好,也使得他時常無心教學。
1943年,雲南普洱磨黑鎮的鹽商邀請劉文典撰寫墓志,並贈給他50兩的煙土,劉文典因此就在磨黑鎮待了數月,將學校的課程都給抛到了腦後。
左起:朱自清、羅庸、羅常培、聞一多、王力
對于劉文典這樣的無故曠課行爲,西南聯大中文系代主任聞一多極爲惱火,主張不再續聘劉文典,兩人也因此大吵了一架,在場的朱自清等人完全勸不住。
最終,劉文典憤憤不平地離開了西南聯大,前往雲南大學中文系任教。
西南聯大,是一個傳奇。
雖如昙花一現,卻綻放出了永恒的璀璨。
而傳奇背後的這些故事,也都永伴著那道耀眼光芒,爲後人所銘記,爲世人所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