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和“國慶”小長假將至,肯定不少人正規劃著去哪裏度度假,讓身心得到徹底的休息。對于潮汕地區的朋友來說,位于潮州的國家4A級景區——東山湖溫泉度假村不失爲一個好選擇。這裏悠然靜谧,遠離城市喧囂,堪稱度假勝地。
東山湖溫泉度假村
你知道嗎?這個位于桑浦山麓的度假村,是新加坡潮籍僑領鄭鏡鴻“反哺”家鄉之作。鄭鏡鴻1915年生于桑浦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落,因幼時家貧而遠渡南洋到他鄉謀生,憑著“刻苦、勤儉、忍耐、勇敢、守信用”的十一字要訣,最終在皮革界闖出一番名堂,更打破了日本人對皮革市場的壟斷局面,成爲一代“皮革大王”。
1927年,13歲的鄭鏡鴻拜別雙親,越洋到馬來西亞麻坡一個叫巴冬的小漁村投靠在這裏經營家禽養殖場的舅父。舅父的家境不錯,然而舅母看不起這個窮親戚。年幼的鄭鏡鴻每天起早摸黑,勞累不堪,只換得個半飽。幸虧舅母的伯父是個厚道人,常在晚間教他識字、打算盤、記賬以及講解爲人處事的道理,使他增長了不少見識。在舅父家幹了3年後,鄭鏡鴻靠親友的少許資助,做起販賣魚蝦的生意,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鄭鏡鴻
鄭鏡鴻爲了多掙點錢,每天早出晚歸,既要起早到海邊的漁民處收購海貨,又要趕到漁市上叫賣,有時還須沿街走家串戶地叫賣。有時去晚了買不到魚,一天就要失業,有時趕上魚多過剩,又要眼巴巴地看著魚爛掉。但由于鄭鏡鴻爲人厚道,做生意實在,漁民很願意將魚賣給他。主顧們也樂意買他的魚,因爲他不但送貨到家,有時還可以賒賬,或得到額外的照顧。就這樣,鄭鏡鴻很快積蓄了一點資本,開設了間小雜貨店。
由于經濟不景氣,鄭鏡鴻結束了雜貨店的生意,跑到新加坡另謀出路。就是在這裏,他與皮革結下了不解之緣。一開始,他在一家荷蘭人開辦的皮革公司打工,白天他在工作時留心皮革生産從制造工藝到加工設備的幾乎所有生産環節,業余時間則買了一架縫紉機,動手學習皮革設計、裁剪、加工、制作的全套技術。
終于,鄭鏡鴻獨資開了一間叫“再升”的褲帶莊,這是他經營皮革事業的起點。然而好景不長,正當鄭鏡鴻的褲帶業務開始向上發展之際,日本軍隊侵占了新加坡。他不得不停業和停止皮革制作生産。直到日本投降後才恢複再升莊的經營生産。
戰後的新加坡雖然尚未從英聯邦中獨立出來,但鄭鏡鴻眼見新加坡的民族工業發展很快,于是他將全部的精力和資金都投入了皮革的制造與經營。“再升”褲帶莊不斷發展壯大,很快成爲新加坡屈指可數的皮革廠商。
戰後的新加坡
1953年,鄭鏡鴻爲了進一步擴大業務,決心將業務擴大到整個東南亞和日本。經過市場調查,他了解到日本人很喜歡爬行動物的皮革。便毅然前往日本接洽生意,並制造了很多日本人喜歡的鳄魚皮、蛇皮等皮革制品銷往日本,很快打開了當地市場。但他遇到了意外的麻煩,一些不講信用的日本皮革商,銷路好時一天幾次電話催貨,當皮革滯銷時,就不遵守合約,甚至找借口一拖再拖或幹脆毀約。這使鄭鏡鴻遭受很大的損失。
日本的皮革制品市場容量很大,而通過當地的中間商又難于發展自己的經營業務,以勇敢創業著稱的鄭鏡鴻産生了去日本就地創業的念頭,也開始了他在以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裏與日本商人鬥智鬥勇的曆程。
1958年10月,鄭鏡鴻帶著資本、技術、一批原材料及幾名管理人員來到日本,他開設的皮革廠“星東商會株式會社”正式投入生産。12月時,日本的氣溫已在零下5-6度,鄭鏡鴻和他的馬來籍廠長卻仍然按新加坡的經驗和技術進行皮革染色。豈料第二天,被染色的皮革面上結了一層冰,必須用溫水才能把冰融化,從而將皮革展寬。這樣一來,不但使皮革變了質,也使顔色走了樣。這對鄭鏡鴻無疑是個不小的打擊,但他沒有氣餒,靠著忍耐和刻苦,他帶領部屬解決了一個又一個諸如此類關于制革的技術問題,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鄭鏡鴻面臨的最大困難並非技術問題,而是日本同行的刁難和排擠。就因爲他到日本辦廠,一個曾受過他幫助的日本同行竟然反目成仇,不理會鄭鏡鴻的委婉解釋,氣勢洶洶地說:“我們(指日本皮革商)聯合起來,6個月內就打跨你,一定要你回新加坡去!”果然,在生意場上,日本同行常取了貨又退回來,利用合同不完善之處,在材料、制造、質量、設備等環節上找麻煩,不履行合同或小題大作,極力想將鄭鏡鴻擠跨、逼走。
面對日本同行的激烈競爭,鄭鏡鴻以信爲本,以守爲攻。他頭腦冷靜、沉著對應,加強自己工廠的經營管理,取信于消費者。他調整了皮革制品的品種和規格,同時設法降低生産成本爭取主顧,穩紮穩打,最終在險惡的市場環境中站穩了腳跟。
鄭鏡鴻在等待時機,他要成爲競爭的佼佼者。機會終于來了。這一年,日本國內皮革非常短缺,而慣于等上門的日本同行一時找不到貨源,皮革制品産量銳減,市價迅速暴漲。鄭鏡鴻抓住這個時機大拳出擊,他對東南亞一帶的皮革原料市場了如指掌,悄悄地跑到皮革質量好、價格低廉的所羅門群島去,通過那裏有多年交情的老貨主們,廉價大量收購皮革原料投放市場。就這樣,在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鄭鏡鴻賺得盆滿缽滿。而這時的日本同行們都長期找不到原料,措手不及,無從招架,眼睜睜地看著鄭鏡鴻獨占市場,一躍而成爲日本皮革産量最高的巨頭。這讓日本人刮目相看,更史無前例地要請鄭鏡鴻出任日本皮革工會的會長,對此,鄭鏡鴻選擇只擔任常務董事。
1967年,鄭鏡鴻將“星東商會株式會社”交給兒子鄭天亮經營,自己帶著長女和女婿重返新加坡,並開始向馬來西亞尋求發展。幾年後,他在馬來西亞購置地産種植橡膠樹,也經營錫礦和房地産業務。特別他在柔佛州的幾處房地産開發,其中包括兩座商業大廈和7000多個單元的住宅。1985年,鄭鏡鴻的大馬發展公司在柔佛的再也興建了一個有1.6萬多單元的各類型和等級的房屋,將再也建設成柔佛的衛星城。
年幼離鄉,多年後發家致富的鄭鏡鴻也並沒有忘卻潮州老家。他斥資修路、建造潮州華僑中學教學樓,爲潮州中心醫院添置先進的醫療設備……
由鄭鏡鴻捐資建成的潮安金石華僑醫院
位于桑浦山麓的東山湖是鄭鏡鴻眼中的“風水寶地”。買下這裏,除了投資的考慮,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通過發展這裏來造福鄉裏,解決家鄉的部分勞動力,也吸引更多的海外潮人回鄉投資。
買下東山湖這片地後,因受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波及,鄭鏡鴻開發東山湖的計劃只得暫時擱淺。年事漸高的鄭鏡鴻始終記挂著這件事,他對長子鄭添諒這樣說:“東山湖是我最後的心願,我13歲就遠離家鄉,一定要把度假村建成。”
遺憾的是,鄭鏡鴻在生時未能親眼看到他心心念念的東山湖項目完成。他臨終前再三囑咐兒子:“東山湖還沒有建成,你要回潮州去,辦好度假村。記住,需要的設備盡可能要買國産的,在家鄉辦實業凡事就要多爲國家想一點。”
鄭添諒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他和兒子鄭惠铨爲了東山湖溫泉度假村的興建嘔心瀝血,在鄭家三代人的努力下,如今東山湖溫泉度假村作爲潮州首個國家4A級景區,吸引了衆多遊客來此休閑,也帶動了周邊的經濟,成爲海外僑資在家鄉投資成功的典範。
鄭添諒伉俪在東山湖溫泉度假村的揭牌儀式上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