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先談談孔子家族的情況。孔子在世時曾做官,而且還做私教,授徒三千,已經小有名氣了;仙逝後,他的學說在徒子徒孫的發揚光大下,隨著朝代的更叠,越來越受到統治階層的重視,成爲統治階層統治國家的工具,他也成爲至尊無上的"聖人",而他的後代們也沾盡了光,享受著榮華富貴。目前,孔子後裔已經繁衍到400萬人之多,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但是即便是這樣,孔子後裔也有幾次差點絕嗣,例如孔子13世孫中只剩孔福一個人了,差點絕嗣!之後又繁盛起來,到了孔子42代孫時,因爲動亂,又只剩下孔仁玉一個單傳了,又差點絕嗣(所以孔仁玉被孔氏子孫尊稱爲"中興祖")。孔子這樣的聖人家族尚且有幾次絕嗣的風險,更何況古時候的平民階層了。
梁劍兵在《試論傳宗接代》中指出"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著傳宗接代的發展,而且這種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本身的擴展和延伸就是傳宗接代內容之一"。也就是說,擁有的物質財富或地位權力,決定著生育並存活的後代數量。在一個王朝的和平年代,絕大多數平民百姓都掙紮在生存線上,他們承擔著絕大部分的稅賦和勞役,所以娶妻生子養子是件很困難很辛苦的事,這也是古代人口增長緩慢的原因之一。在動亂年代,最先餓死、病死、累死、戰死的往往是平民百姓,爲一口吃食尚且要苦苦掙紮,娶妻生子養子就更困難了!而統治階層、名門望族則不同,他們占有大量的社會資源,可以娶多個妻妾,生育諸多子女,而且子女的存活率要高于平民階層。所以,四千年下來,平民階層的後代想要傳承至今,可能性是很小的,能夠傳承下來後裔不絕嗣的,基本上都是名門望族。
我們來看一下清朝以前各代人口高峰時全國有多少人口:
1. 夏朝時(公元前21-17世紀)傳說有1355萬人;
2. 西周時(公元前11世紀)傳說有1371萬人;
3. 東周時(公元前684年)傳說有1184萬人;
4. 秦朝時(公元前221年)估計有2000萬人;
5. 西漢時(公元2年)爲5959萬人;
6. 東漢時(公元156年)爲5648萬人;
7. 三國時(公元220-265年)爲767萬人;
8. 晉朝時(公元280年)爲1616萬人;
9. 隋朝時(公元607年)爲4601萬人;
10. 唐朝時(公元755年)爲5291萬人;
11. 北宋時(公元1110年)爲4673萬人;
12. 南宋時(公元1195-1223年)爲7681萬人;
13. 元朝時(公元1290年)5883萬人;
14. 明朝時(公元1403年)6659萬人。
由此可見,在過去將近四千年中,中國人口增長是非常緩慢的,而且隨著王朝的興衰呈現周期性的波動。上面統計的還只是曆朝曆代人口高峰時的人口,而曆朝曆代的人口又存在波動性,比如明末清初人口只剩下1063萬人,相當于人口高峰時減少了84%!伴隨著每一次的動亂,人口總會急劇減少,之後和平時期又快速恢複。每一次人口減少的波動,都是一次對平民階層後裔的洗禮和淘汰。經過無數次的人口波動,最初的平民階層能夠有子嗣傳承至今的已經微乎其微了,現今的絕大多數人應該都是名門望族的後裔。比如,漢朝皇帝劉邦家族的後裔,僅經過9代人,便激增到8萬人,經基因測序推測,現在的後裔已有2800萬人之巨(據說劉備先祖中山靖王劉勝後裔就有700萬人,他本人共生育了120多個子女);江州義門陳氏後裔約有4000萬人、孔子後裔人口約400萬人、清太祖努爾哈赤祖父有後裔150萬人……
中國古代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而絕大多數平民階層爲一夫一妻制,甚至連一妻都沒有(男女比例基本固定的情況下,上層階級娶的妻妾越多,平民階層娶到媳婦的概率越小)!中華民國建立後,我們國家開始實行一夫一妻制,這種政策其實對平民階層是有利的,使得平民階層成爲光棍的概率大爲降低!我國于1982年將"計劃生育"定爲基本國策,這項政策對于平民階層也是有利的,因爲它限制了物質生活相對充裕的中上層階級可以生育子女的數量。不過,一些上層社會成員仍然可以通過上交罰款、多次婚姻、私生、移民等多種途徑獲取多生育子女的權利,如張藝謀與第一任妻子生育了一個兒子,與第二任妻子生育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趙文卓與未婚前女友生過一個兒子,與妻子又生育了三個孩子;田亮生育二胎選擇在香港出生,並獲得香港籍,規避了違法行爲……所以,在生活成本、養育子女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計劃生育反而對平民階層是有利的,可以在收入不多的情況下占有或使用相對較多的社會資源。所以,一夫一妻制和計劃生育,平民階層應該舉雙手贊成(不要幻想在一夫多妻制下能夠娶多個媳婦,能不能娶到媳婦還是兩碼事呢)!
中國人非常講究傳宗接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延續香火可以說是人們普遍的願望和理想,而承擔延續香火任務的往往是男性。但是延續香火這種非常普遍的願望是很難實現的,而且是小概率事件,因爲你有兒子,但你不能確保你兒子也有兒子;如果你兒子也有兒子,但是你也不能確保孫子也有兒子,更不能確保子子孫孫地延續下去。根據對《松源魏氏宗譜》和《海甯查氏》族譜的研究,以魏氏第20世的169個男性作爲魏氏的169個支脈,以查氏第13世562個男性作爲查氏的562個支脈。經測算,魏氏繁衍3代後,絕嗣率就達到了71.6%;查氏繁衍8代以後,絕嗣率則達到了86.3%。換句話講,如果僅以男性延續香火計算(現在的政策是: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後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後代的繁衍(代際的傳承),現在絕大多數的家庭都終將面臨絕嗣的風險,而且這種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大!
參考文獻:
1. 謝忠梁,《中國曆代人口略計表》
2. 陳熙,《延續香火的理想與普遍絕嗣的現實——基于家譜的人口數據》
3. 陳熙,《清代家族人口繁衍研究——兼論支脈重構在微觀曆史人口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