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一邊首富勒緊褲腰帶,一邊更多有錢人來了。
新加坡又有了新首富。
根據《福布斯亞洲》數據,現年71歲的邁瑞醫療創始人李西廷以156億美元的身價成爲新加坡新首富;但首富也有煩惱,與2020年的230億美元身價相比,他已經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身價。還有前首富李小冬、張勇,也在經曆著同樣的煩惱。
一邊是首富含淚丟錢,但另一邊卻是有錢人們仍在往裏湧入。支付寶女王、彭蕾、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還有諸多神秘富豪,均在瞅准新加坡。
聞風而動的投資人們,也開始紮堆,畢竟那裏有許多有錢的“LP爸爸”。不過,新加坡真的有那麽大的機會嗎?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新加坡首富們日子不好過
最近,新加坡首富們的日子不太好過。
根據《福布斯亞洲》數據,邁瑞醫療的創始人李西廷以156億美元的身價,成爲新加坡首富。
不出意外,這一次的新加坡首富,依然來自中國。現年71歲的李西廷人生頗具故事性,當過工程兵,修過隧道,之後又抓住了文革時期唯一一次高考機會,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低溫物理專業。經曆了多年的學習與深造。1991年,他與深圳安科同事一起創立了邁瑞醫療電子,即邁瑞醫療前身。
李西廷能成爲首富,正是因爲邁瑞醫療。經過三十多年發展,邁瑞醫療已經發展成爲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廠商。資料顯示,2006年及2018年,邁瑞醫療先後在美股、A股上市。並且在A股創業板募集資金59.34億元,還是當時創業板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筆IPO。上市3天後,邁瑞醫療總市值就突破了千億。
2020年,隨著新冠疫情爆發,邁瑞醫療也隨之業績暴漲。據其2020年年報,當年公司營收增長27.00%,達到210.26億元,淨利潤增長42.24%,達66.58億元。在其市值最高點時邁瑞醫療市值一度突破6000億大關,李西廷本人的身價也暴漲到了23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成爲新加坡首富的李西廷,這時的身價是156億美元。這也就透露出了一個不太樂觀的消息,身價大幅縮水近三分之一。
實際上,近兩年,邁瑞醫療是名副其實的疫情受益股。在疫情期間,相關醫療器械需求激增,使得邁瑞醫療國內收入及海外收入都大幅增長。但伴隨著疫情逐步穩定,需求下降,邁瑞醫療增長放緩也在情理之中。數據顯示,2021年邁瑞醫療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增速,從2020年的41.21%降至不足1%,收入占比從47.16%降至39.61%。也因此,李西廷的身價會隨之縮水。
不過,近期來,不止新晉首富,曾經的新加坡首富們處境也不太好。
在李西廷之前,Sea集團李小冬曾是新加坡首富。隨著Sea業績增速急劇放緩,該公司市值已經較最高點蒸發了1700億美元。其旗下電商平台Shopee退出法國、印度、西班牙等多個市場,甚至有了向商家收取更多傭金等費用、撕毀offer、大面積裁員、停發高管工資等動作。與企業困境相對應的是,在今年的富豪榜上,李小冬的身價也隨之縮水爲42億美元,而去年他成爲首富時身價爲198億美元。
張勇的日子自不用多說。由于對局勢預判錯誤,海底撈擴張失敗,業績深陷泥潭,全年關停276家門店,2021年巨虧41.6億元。在今年的富豪榜上,張勇夫婦的身價爲77億美元,相比2020年成爲首富時縮水李113億美元。
“流水的首富,鐵打的中國籍”,但今年,來自中國的新加坡首富們,已經損失了數千億。
富豪仍湧向新加坡
另一幕魔幻的現象是,有錢人仍在大量湧向新加坡。
細數近期以來的消息,比如,支付寶女王、彭蕾被爆已移民新加坡,並在新加坡入手價值3億的豪宅;納峰科技創辦人妻子買下納森路豪宅……
九月份,一名來自中國的神秘富豪,一口氣買下了烏節路“烏節三翠林”的4個單位,每平方英尺介于$3600至$3700之間,總交易額大約爲$6000萬新。
五月份,據《彭博》報道,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試圖在亞洲擴大業務,正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並尋求新的交易和初創投資。還有一名中國富豪壕擲約1.94億人民幣,一口氣買下李嘉誠在新加坡建造的新達城第二大廈的一整個樓層。甚至有投資人在朋友圈寫道,“我認識的投資人、頭部企業家感覺7成奮鬥在新加坡了,有點可怕。”
根據倫敦投資咨詢公司Henley & Partners 數據,今年上半年,新加坡預計會增加2800位百萬富翁,總富豪人數超過24萬人。在全球百萬富翁人數最多的20個城市中,新加坡排名第5。
爲何富翁都偏愛新加坡?或許可以從新加坡近期地位的變化得出訊息。根據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顯示,通過從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金融業發展水平、聲譽等方面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進行評價和排名,新加坡超越中國香港成爲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並成爲亞洲金融中心。在這背後,可以看到今年以來,索尼音樂、戴森、VinFast、莫德納、台積電等大型跨國企業都選擇了在新加坡設立其亞洲地區或全球範圍內的總部。與之相反的是,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的外國跨國公司數量正在下降,並且不少大型跨國企業選擇將大量員工從香港辦事處遷往新加坡。
另一方面,作爲全球知名的“避稅天堂”,也是吸引富豪們的重要原因。今年8月份,新加坡總理接班人黃循財曾表示:“新加坡政府考慮從5個方面向富人增稅,包括重啓遺産稅、征收資本利得稅、開征財富稅、減少慈善稅收優惠,將現有稅率增加等等。”
但盡管如此,新加坡的納稅制度也是相對寬松的,其稅種少,稅率低,只有單一稅制。如企業所得稅只需繳納17%的稅,之後股東分紅無需繳稅。並且在新加坡的家族辦公室,只要金額足夠大,可以申請永續的稅務減免。據Henley & Partners研報顯示,2022年預計會有2800名億萬富翁前往新加坡,通過設立家族辦公室的方式管理資産。而新加坡金管局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底,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數量超過400家。
在政策、經濟等各方面因素的傾斜下,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富人湧入新加坡。
機構也跟著去了
而映射到一級市場的是,有錢的富豪都活躍在新加坡了,投資人也不得不發生了位置轉移。
比如,爲了更方便募資和爭取與更多LP溝通的機會,不少機構紛紛在新加坡設立辦公室,比如九月份已經有弘章投資、光源資本等機構陸續在新加坡成立辦公室,
還有不少機構開始在當地辦會,最近的一次,9月28日,藍馳創投在新加坡舉辦了一場面向全球創業者的Explorer Day,交流分享在全球投資、技術出海等領域的經驗。同在9月,中國地區美元投資人齊聚新加坡參加Super Return Asia,在核心地段酒店高達一夜2000美金……
如此看來,似乎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人都在前往“新加坡”淘金。對此,有投資人表示,當前國內市場環境不好,而通過新加坡進而擴大在整個東南亞的布局,其中會有一些比較好的機會可以關注。
不過也有投資人持有不同的態度。新加坡從今年以來愈發繁榮,但這和web3.0但蓬勃發展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導致一些項目轉移挪到新加坡,但這只是短期的現象。長期來看,新加坡是否是一個最優解,還需要打一個問號。正如經緯創投張穎在朋友圈說到,“創業者群體如此龐大且積極向上,我個人是不太理解爲什麽有些人會選擇輕易躺平,放棄中國市場而轉向新加坡?難道他們真的相信能在東南亞,其他領域,重新達到甚至超越他們在國內自己領域之前的成就嗎?個人觀點:相信中國聚焦中國,聚焦自己主業,足夠勤奮耐心,一定會有超乎預期的好結果。”
新加坡乃至東南亞是否真的能取代中國市場的位置?實則不然。
過去一段時間內,早有人已經發現了新加坡是一塊尚待挖掘的市場,希望從中獲得新的商業機會。比如網約車、外賣、電商、移動支付等互聯網服務都已經在新加坡和東南亞其他國家落地,但從體驗感來看,結果並不算好。
比如從電商來看,電商供應鏈裏需要的大倉,很難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鋪開;顧客在電商平台購買的産品,大多要通過跨境物流收貨,出關、入關導致時效性較差,物流成本也更高。甚至由于沒有形成供應鏈優勢,很多時候價格都比在品牌方的官網售價更貴。
從資本市場來看,由于新加坡在上市流程方面相對簡單、速度快,不少有意發展國際業務和東南亞市場的企業選擇在此二次上市或介紹上市。2022年5月20日,蔚來以介紹上市的方式登陸新交所。據了解,新交所謝和蔚來在今年初才開始接觸,到上市成功僅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其中監管審核只用了兩個月。但是,不得不說的現實是,新交所資金池子小,流動性有限。港交所有近3000家上市公司,而新交所則只有700家,新交所最大規模的企業在中國香港也排不上前十名。
所以,新加坡確實是有機會的,但過于追捧,就不太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