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了解最實用的心理學
作者簡介
陳雪芬: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心理老師、德育副校長、黨委副書記;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家庭系統治療培訓師、生涯教育培訓師。北京市十佳心育工作者。北京體育大學碩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碩士。從事中學教育工作26年,擅長家庭系統治療、中學生學習焦慮、情緒管理及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輔導。
周末晚上9點多接到梅梅家長的求助電話:“孩子上周在家服藥自殺被及時發現送到醫院洗胃,所幸撿回一條命。出院後這幾天孩子不肯出門,不願見人,說您是最懂她的人,想跟您聊聊。陳老師,您明天早上有時間嗎?”我腦子飛速回憶梅梅的情況,一年前曾給她做過心理輔導,當時由于親子關系緊張,孩子有輕度抑郁傾向,經過5次家庭心理輔導,恢複的不錯。最近究竟發生了什麽,孩子會選擇走上絕路?按照以往經驗,需要啓動學校危機幹預流程了。
雖然很心疼這個學生,但是理智告訴我要冷靜處理:“梅梅媽媽,孩子這種情況,您一定很著急,我很理解您的心情,但是現在解決這個問題可能超出了我作爲心理老師的能力,建議您盡快帶孩子去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進行咨詢,或者去北大六院看看。這段時間先別上學了,我會告知班主任和年級主任,辛苦您幫孩子書面請個假。”
“陳老師,孩子最近一個月因爲頭疼肚子痛都沒上學,我帶她去北大六院開了藥,還去心理咨詢機構做過2次咨詢,但是她現在不想去了,說浪費錢沒效果。休息這一個月,功課落了不少,我想著讓她休學一年,好好調整一下,明年重新讀初二。沒想到她現在越來越嚴重,要死要活的,覺得活的沒意思,求您救救我女兒。”
“我當然希望梅梅能健健康康的,但是恐怕我真的幫不了她,您抓緊帶她去北大六院就診吧。”
“孩子堅持不去醫院。這兩天我磨破嘴皮子也說不動她,好說歹說,她才願意找您聊聊,您幫我好好勸她去醫院行嗎?求求您了!”在梅梅媽苦苦哀求下,我只好安排出時間接待這對母女。
01
輔導分析
當學生遇到心理困惑時尋求心理專業人員的幫助是明智之舉。但是,根據心理問題嚴重程度和性質不同,尋求心理老師和專業咨詢機構或是專科醫院的幫助是有很大區別的。如果是學習困難、適應新環境困難、自我感覺學習壓力過大、情緒低落或起伏很大、人際關系出現問題等一般性的心理問題,尋求心理老師和專業心理咨詢機構幫助是很正確的。但是如果以上情況持續時間長,而且嚴重影響社會功能(不能正常上學或與人交往),甚至出現幻覺、自傷行爲,覺得活著沒有意思,有自殺想法、計劃或已實施過自傷行爲等嚴重問題,就必須去北大六院、安定醫院等精神疾病門診,尋求精神科醫生的幫助。
精神科醫生有處方權和診斷權,對患者既可以用藥物治療也可以做心理咨詢。但是專業咨詢機構的心理咨詢師只有心理學理論與技術,對來訪者只能做心理咨詢。對精神科醫生已確診爲精神疾病和神經官能症的來訪者,心理咨詢師可以在精神科醫生的建議下做輔助心理咨詢。而學校的心理老師能勝任的是學生一般心理問題的輔導或在藥物治療下做好心理輔導工作。
梅梅的情況顯然超出了學校心理老師的輔導權限,所以對于梅梅的接待我是慎之又慎,在梅梅媽多次懇求下,我提出輔導要在媽媽的陪同下進行。
“謝謝梅梅這麽信任我,願意跟我聊聊。昨天聽媽媽說,梅梅有一個月沒上學了,哪裏不舒服?”
“我頭疼的厲害,肚子也經常疼,晚上睡不好,早上起不來床,沒法上學。”梅梅聲音很小,也很無力。
“那去醫院看了嗎?”
“去了好幾家醫院,沒檢查出什麽問題,後來大夫建議去北大六院再瞧瞧,醫生診斷是中度焦慮和中度抑郁。”媽媽的回答印證了我的猜測。
“那現在按時服藥嗎?醫生是不是建議定期去專門機構進行心理咨詢?”
“我上班很忙,爺爺在家給她做飯,她每天應該能按時吃藥。我帶她去了兩次心理咨詢機構,但她說那兒讓她很不舒服,而且收費很高,所以這兩周沒去了。”媽媽實事求是地說。
“梅梅,你每天能按時按量吃藥嗎?”
“多數藥我還是正常吃,但有一種藥很難吃,吃了很惡心,我上網查了,這種藥吃了會讓自己變傻的,所以我沒怎麽吃。”梅梅的回答讓媽媽很意外,埋怨道:“傻閨女,醫生開的藥都要好好吃,要不你的病什麽時候能好啊?”
我趕緊制止媽媽:“梅梅是聽說這種藥會讓自己變傻才不吃的對嗎?否則她會按時按量吃的。以前這種藥的確副作用很大,但是現在的新型抗抑郁藥物副作用小、療效明顯、無成瘾依賴,可以放心地吃。”
“那我盡量吃吧。”梅梅很不情願地說。
“梅梅媽或者爺爺可以提醒梅梅按時按量用藥嗎?”鑒于很多孩子都無法做到按時按量吃藥,而且這類藥應該由監護人保管,我提議道。
“我每天上班挺忙的,的確很難做到。爺爺只管做飯,其他事都不管。”媽媽很歉意地說。
“這個問題咱們需要好好想想如何妥善解決。梅梅能告訴我休學前發生了什麽事嗎?我記得去年你跟爸爸媽媽誤解的心結都解開了呀。”
“我爸媽現在對我挺好的,尤其是我媽媽,很理解我。但是班裏同學總是叫我外號,有時還說很難聽的話。”梅梅傷心地說。
“看起來你很難過,那你怎麽回應的呢?”
“我開始不理他們,可是他們沒完沒了。有一次我急了,罵了那個帶頭起哄的同學,他不敢叫我外號了,但是其他同學又接著叫,我知道他們都看不起我。”
“你能據理力爭這很好!就該維護自己的尊嚴,敢于亮劍。你尋求過爸媽、老師和好友的幫助了嗎?”
“我朋友不多,爸媽和老師也挺忙的,我不想給他們添麻煩。”梅梅弱弱地說。
“那你就一直自己扛著?”
“我發現在家裏種著花、養著狗心情很好,一上學就頭疼的厲害,晚上也睡不好覺,所以就不想去學校了。”
“聽說你上周吃了過量的藥到醫院洗胃,能告訴我最近發生了什麽事嗎?”
“老師,我想單獨跟您聊聊行嗎?”梅梅不安地看了一眼媽媽,媽媽非常配合,“陳老師,我有點急事要辦,一會兒結束了您聯系我。”
送走媽媽,梅梅全盤托出。原來這段休學的日子,她每天除了養狗種花,根本無力學習,本來就很自責,但是照顧她生活的爺爺總是責備她偷懶不上學、不上進,還說她是家裏的累贅,是災星。上周爺爺又數落她,情急之下她頂撞爺爺,爺爺扇了她兩個耳光,罵她是賠錢貨,無法給家裏傳宗接代。她傷心至極,把家裏所有能找到的藥一口氣全吞了。幸虧爺爺及時發現,聯系了爸爸媽媽送到醫院搶救,這才有驚無險。
“這事爲什麽不讓媽媽知道呢?”
“媽媽已經很不容易了,不想給她添堵。我爸是家裏的獨苗,爺爺一直都在責備我媽沒給他生個孫子,從小就埋怨我不是男孩。”
“真是懂事的好孩子,媽媽的貼心小棉襖!爺爺的說法你怎麽看?”
“我又不能變成男孩,他怎麽埋怨我都沒辦法啊。”
02
輔導分析
梅梅懂事膽小的背後是她自我價值感比較低的緣故,認爲自己不是男孩,不夠好,是家裏的累贅,很自卑。所謂自我價值感指的是個體看重自己,覺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會重視,在團體中享有一定地位和聲譽,並有良好的社會評價時所産生的積極情感體驗。通俗來說,自我價值感是一個人如何看待他自己,是相信自己很重要、很有價值、很珍貴還是認爲自己不夠好、不重要,進而産生自卑感、自暴自棄。自我價值感高的孩子身體很舒展,遇到困難時會主動求助人,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照顧自己、自我珍惜,會爲自己想要的積極爭取,不會死扛著,因爲他認爲自己是重要的,是值得的。
自我價值感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長目標之一,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是受他周圍親人共同影響的結果。所以家長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從小幫助孩子建立親子和諧,提供友善友愛、自由成長的環境。經常關注、肯定、認可和欣賞孩子,溫柔尊重地對待孩子,孩子就會活出生命美好的樣子,溫和而有力量。
而梅梅的成長環境並不樂觀,從小就被爺爺指責不是男孩,連帶著媽媽經常被老人責備,加上爸媽都是軍人,對她要求很嚴格,即便她從小學習不錯、很乖巧,依然總是被打罵。去年她父母發現孩子有輕度抑郁傾向,經過一個多月的家庭系統輔導,父母對她的態度有了很大改變,通過一個學期的觀察,她的情緒狀態很平穩,逐漸走出了抑郁狀態。但是由于她自我價值感的培養錯過了0-7歲最佳培育期,自卑膽小的特質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變,所以這次同學給她起外號,人際關系出現問題,再一次引發了她的抑郁情緒,自己沒有力量應對,又不願求助老師、家長和好友,而是選擇逃離學校。一個月不上學,落下很多功課,本來就很焦慮,爺爺的打罵又雪上加霜,加重了她病情。雖然這次僥幸被救活,但她仍屬于自殺高危人群。
“如果下次爺爺再打罵你,你還會自殺嗎?”
“會的。我這些天在家心情不好的時候想過100多種死法,不會讓自己太痛苦的。” 梅梅的回答讓我心疼無比。
“媽媽知道你的這些想法嗎?”
“我沒跟她說過。”
“你有這種想法,我心裏很難受,爲了保護你的生命安全,我需要突破保密協議,這事我要告訴你家長。你希望我跟你媽媽說還是爸爸說?”
“還是跟媽媽說吧,她應該能理解我。”梅梅猶豫了一下說。
“既然你願意來找我輔導,我希望我能真的幫到你。但前提是我需要你和我簽一個《不自殺協議》。”
“這個我不能簽,做不到的事我不能答應。”她回絕得很幹脆。
“那你最有可能用哪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我想過很多方法,但是最有可能的還是吃藥,比較簡單,也不會給別人添麻煩。”梅梅的自我價值感低到連自殺都替別人著想,我感覺後脊梁陣陣發涼,梅梅的情況需要精神科醫生專業治療,已超出我作爲心理老師的能力範圍。我能做的只有加強她的保護因子。
“梅梅,你想過沒有,如果你上次服藥沒救回來,你爸媽和爺爺有多傷心嗎?”
“老師,你可能不知道,要是沒有我,我爸和我媽的事業會更成功,我媽會再生個男孩,我奶奶也不會那麽早就去世,都是因爲我,所以爺爺總說我是災星。”
“這些你是怎麽知道的?”我很質疑真實性。
“有的是聽爺爺說的,有的是我看到的。”
“梅梅,剛才媽媽說醫生診斷你有中度抑郁。一般來說,情緒比較抑郁的人都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事情。也許爺爺氣頭上說的一些話很傷害你,但這並不代表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他歲數這麽大,看到你生病了,每天給你做飯,照顧你生活,說明他非常愛你、關心你。如果你有個三長兩短,我猜測你爺爺一定傷心至極。還有你爸你媽都人到中年了,哪能再生孩子了?他們要是不愛你,想生男孩早就生了。”
梅梅疑惑地看著我,不置可否。
“咱們看看你媽媽是否辦完了事,請媽媽來印證一下是你說的這些是事實還是猜測好嗎?”征得了梅梅的同意,我請她媽媽再次來到輔導室。果然,很多想法都是梅梅的猜測,媽媽非常詫異梅梅怎麽會有這麽多不切實際的負性想法。
“梅梅媽媽,絕大多數情緒抑郁的人都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事情,會出現災難性設想等不合理信念,所以需要進行藥物治療,並配合心理咨詢。鑒于梅梅目前的情況,我建議您送她住院治療,這樣能保證按時按量用藥,能盡快康複。”我又簡單地告知梅梅媽,孩子仍有自殺想法,也拒絕簽《不自殺協議》。
本以爲梅梅媽會贊同我的建議,沒想到她一口回絕:“陳老師,上周孩子洗胃後醫生建議我們住院治療,我就不同意,怎麽您也建議我們住院?住院的都是什麽人啊,都是精神病!我女兒只是情緒不好,有些抑郁,這要是傳出去她到六院住院,親戚朋友會怎麽看我?怎麽看孩子?她剛13歲,名聲毀了,孩子的一生就毀了!”
“您考慮孩子的名聲我特別理解,如果是我,我也會優先考慮。其實,您可能不了解北大六院,不只是專治精神病,很多抑郁症和焦慮症住院治療的效果又快又好。我正是考慮孩子的一生幸福才建議您帶孩子住院治療的。您工作很忙,無法照顧孩子按時按量吃藥,爺爺單獨跟孩子在家,哪天爺爺情緒不好再說了不該說的話,還有可能悲劇重演。現在孩子的情況非常危險,如果下次孩子救不回來,您的面子和孩子的名聲保住又有什麽用?當然,如果您或她爸能長期請假在家照顧孩子,也許也可以不住院。”我極力勸說。
“我再考慮一下吧。” 梅梅媽還是顧慮重重。看來不是梅梅不想去醫院,而是她媽抗拒。
看著母女倆離開我的輔導室,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擔憂和無力。之後的幾天,我每天給梅梅媽發短信了解梅梅的情況,關心孩子是否按時用藥,並時常發一些關于抑郁症的相關治療的介紹,期盼著梅梅媽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周以後,梅梅媽告訴我,經過多日激烈的思想鬥爭,尤其是感動于我的執著和掏心掏肝地對她女兒好,決定硬著頭皮送孩子住院試試。住院的前一個晚上,她哭了整整一宿,除了傷心,更多的是恥辱,認爲自己很無能,把唯一的孩子養成中度郁郁和中度焦慮,最後還送到精神病院。得知這個消息,我的心終于放回肚子裏,晚上睡了個踏實覺。
兩周以後接到梅梅媽的電話:“經過半個月的治療,梅梅康複得很快,身體上的疼痛消除了,情緒好了很多。住院期間,梅梅發現自己不算最嚴重的,又有了好幾個同病相憐的病友說說心裏話,進而發展成好朋友,開心了很多。醫院還定期組織特長展示,梅梅的音樂天賦得到很好的展示,她的自信心、自我價值感提升的很快。昨天梅梅說,‘我以前怎麽這麽傻啊?總是翻來覆去想如何結束自己生命,想了100多種死法,還嘗試自殺了幾次,都沒成功。現在發現,生活多麽有意思,我幹嘛這麽想不開啊?這回我敢跟陳老師簽《不自殺協議了》。不過,好像也不用簽了,因爲我現在想好好活著!’陳老師,真的非常感謝您!若不是您一直苦苦相勸,我是真下不了決心走這一步的。現在看來,我要是早聽您的話孩子也能少受點罪。”
聽到這裏我喜極而泣!多日的陰霾雲開霧散,感到前所未有的開心!也許這就是助人的終極幸福吧!
雪芬心語
有的家長知道孩子出現心理困惑,考慮面子不願求助專業心理咨詢機構,以爲忍忍就過去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越忍問題積累越大,對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影響越壞。有的學生甚至發展爲抑郁症、焦慮症等神經症。家長也不願就醫,認爲通過自我調節就能解決問題,直至發展爲中度或重度才不得不去醫院就診,但是也不願住院治療,認爲到精神病院住院是非常羞恥的事,結果一次次延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期,有的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其實,這些專科醫院治療這類疾病經驗很豐富,療效很顯著,有利于孩子盡快康複。當然,在治療的同時,需要家長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愛,讓孩子在醫學治療、家庭關愛和心理輔導等多種方式中獲得成長的力量。
延伸閱讀
《給孩子不傷害的愛》
著 者:張麗珊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4年1月
麗珊老師簡介
張麗珊, “麗珊心理療法”創始人,國內著名心理專家,生涯導師。心航路中國大教育網創辦人、總督導。天津市未成年人心理自助互助協會創辦人。國內第一代EAP心理培訓師、咨詢師,擔任十余家歐美企業心理顧問和管理顧問。自1993年至今,她始終堅守心理咨詢第一線。已經出版專著18本。
13662045051
微信號:zhanglishanxinli 或 tjxinhanglu
微信訂閱號:tjzhanglishan
喜馬拉雅FM: 張麗珊幸福心理(音頻)
張麗珊:幸福媽媽情商課
張麗珊:你可以嫁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