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自己本來不想吼孩子,但是有時候真的是好話說了一籮筐都頂不上吼一句來的管用。
其實很多時候我也不想發火的,但是真的實在是忍無可忍,發現吼一下還挺管用,每次就總想來個速戰速決。
吼孩子看似有效,效果短暫
有時候,咆哮吼叫是比好好說話更有效果,但效果卻是短暫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把關系中的親密和信任消磨掉。
和孩子立刻服從相比,我們之間更需要的是親密和信任。
哪怕吼叫更有效,我也覺得不值得那麽做,因爲它給親密關系帶來了很大的破壞。
吼叫之所以起作用,是因爲它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那如何能夠在不犧牲安全感和聯結的情況下,獲得孩子的注意力呢?我想推薦如下方式:
第一,說話聲音大一點,但不帶怒氣和嚴厲。
不要用憤怒的吼叫讓孩子害怕,強迫他們服從。只要把音量提高一點就可以了,不帶怒氣地說哦,你不是吧。”
第二,用肢體聯結表現出強烈、但不嚴厲的反應。
不要打人!要充滿感情地進行肢體接觸。
當我們想讓孩子做某事時,可以溫柔地把他抱起來,說:“現在,我們要打掃房間了。”
然後,你把他頭朝下地抱著,假裝他是吸塵器。你並不生氣,也沒有傷害他們,或者沖他們尖叫,用這樣身體接觸的方式你把該做的事情都做了。
我們還經常站在屋子這頭朝那頭喊,或者從另一個房間裏向孩子大叫,指望他們放下手中的事請,按我們的要求去做。
但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聯結,我們需要先與孩子建立聯結,然後他們就會更加合作。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正忙著玩,而我們需要他做好准備出門,就要走到他面前,摟著他的肩膀,挨著他坐在地板上,然後,對他們所做的事情評論幾句:
“哦,這個看起來真酷!我們得把它放好,這樣你放學回家後,就知道去哪裏找它了。”
這樣,你們就先建立了聯結。如果想從老遠的地方引孩子注意,就必定會大聲喊叫,所以我們要走進一點,就可以溫和很多。
傾聽孩子,很重要
還有一個不用尖叫就能引孩子注意的方式,就是傾聽孩子。
在問題中,你說吼叫總是比說了一籮筐好話還要管用,我從這裏得到了線索。
當我們長篇大論地說教、喋喋不休地唠叨時,孩子就把耳朵關上了。
相反,如果我們聽的多,說的少,他們反而會更加合作。
建立聯結,而不是要求服從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把目標從服從轉向聯結。
如果目標是服從,吼叫確實更管用,但我們需要把目光放遠一點。孩子現在是服從你了,但是以後呢?
當他們長大了,大部分孩子會說:“現在我已經長大了,再也不用服從任何人了。”
這就完了,他們沒有學習過如何發自內心地去做事,他們是被吼大的,總是別人告訴他們該做什麽。所以,他們心中並不知道該做什麽。
還有一部分孩子會出現另一種情況,因爲從小被吼著服從家長,當他們長大後,會尋找一個比他們更強勢的人去服從。
然而,這樣的結果通常都不會太好。我們不可能對孩子說:“你現在要馬上聽我的,但是當你長大以後,你要獨立思考,不要屈服于權勢。”
另一方面,聯結是一個長期策略。
現在,他們與你聯結,長大後,他們就會與自己的丈夫或妻子聯結,與工作夥伴、朋友、整個社區聯結。
這種聯結的感覺會讓他們做到最好,因爲他們關心他人。
用遊戲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你完全可以用輕松玩樂的方式獲得孩子的注意力,而用不著吼叫。
如果你就是想讓孩子打掃房間,你可以像歌劇裏那樣唱起來:“打掃房間——“然後他們就會笑起來,會說:“好好好,我收拾房間,只要你別唱了就行!”
最後一點,可以假裝威脅。
因爲有時候,我就是想要威脅我的孩子,但我知道威脅是沒有用的,所以就用搞笑的方式威脅她。
目標是讓我們兩人都笑起來,然後重回正軌。
所以,我就會說:“如果你再那麽做,我就把這杯水倒在我頭上!”然後,我就拿起一杯水,孩子會說:“好啊,好啊,快到啊,把水倒你頭上啊!”
我接著說:“你以爲我在開玩笑嗎?我可不是開玩笑!我會這麽做的,我會把水到在我頭上的!我已經氣瘋了!”
我們兩個不停地大笑,這時候,合作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這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回到聯結,回到合作。
總之,簡短結說,咆哮吼叫是會讓孩子立刻服從,但是和付出的代價相比,真不值得這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