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手寫字的孩子更聰明?
“左手寫字的孩子更聰明嗎?
在最新一季的《媽媽是超人》中,節目中有這麽一個場景,因爲孩子用左手寫字還是右手寫字的問題,媽媽與外婆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辯論:
媽媽:“拿左手寫,你喜歡哪個手就用哪個手寫,本來就拿一個手就好了,結果搞得兩個手都寫不好。”
外婆:“左撇子的多了,不都改過來了寫字。”
媽媽:“誰說的,很多人都是左撇子寫字。”
大麟子:“到底是左還是右?”
媽媽:“左手寫字聰明啊。”
外婆:“右手寫字的人就不聰明了嗎?”
媽媽:“左手寫字肯定更聰明啊,他自己吃飯幹嘛都是喜歡用左手。”
不僅僅在節目中,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堅持認爲“會用左手寫字的小朋友更聰明”,很多培訓機構也以這個理論爲基礎,鼓吹右腦開發、潛能開發。
李娜是一家外企公司白領,對左右腦的理論開發深信不疑,左腦主導感性富有想象力,右腦更理性,思維邏輯能力強,如果小朋友能熟練用左手吃飯或者寫字說明肯定聰明,並且每天強迫孩子用左手練字。
她認爲強化左邊的肢體活動帶動右腦,右邊的肢體活動能強化左腦。
在孩子妞妞3歲半的時候,花8萬把妞妞送到一家智力開發的早教班,李娜說“小孩子越早開發越聰明,以後上學能輕松點。”
其實,幼兒的腦是同步在發展的,沒有右腦先啓動再帶動左腦的任何證據。
在解剖學上,兩只眼睛的左半部投射出去是右視野,右視野到左腦;兩只眼睛的右半部投射出去是左視野,左視野到右腦。並非右眼到左腦,左眼到右腦。所以叫孩子遮蓋一只眼去啓發另一邊腦完全是無稽之談。
但是直到現在還有人叫孩子用左手寫字、蓋住右眼來啓發右腦,完全不了解大腦是個合作無間的腦,只要中間的橋——胼胝體沒有被剪斷,信息的交換就是快速無礙的。
並且,大腦的可塑性比我們想象的大,就算孩子幼時腦有損傷,通常正常那邊的腦會把受傷的功能接收過來處理,即便是成年後才受傷,複健仍有相當的成效。
英國有一位小兒科醫生,追蹤了500名水腦症的兒童智力發展直到他們30歲。他發現只要損壞是漸進式的,對智力都沒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孩子都能在社會上立足,自己養活自己,其中兩個孩子很特別,一個智商達到130,另一個畢業于經濟系。
2大腦只利用了10%,其他的90%有待開發。
現在,還有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招牌,圍繞大腦來設騙局。很多人被告知,人的大腦只利用了10%,其他的90%有待開發。在科學上,到底有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還有90%的潛能可以開發”這回事呢?
追蹤這句話的來源,卻是20世紀初美國世界博覽會上一個攤位的廣告語,毫無科學依據。于是大家以訛傳訛,就像滾雪球一樣,騙得父母成天馬不停蹄地接送孩子到各種培訓班,以爲這是爲了孩子好,卻沒有人停下來問一下:“這種說法的證據在哪裏?”
台灣著名腦科學家洪蘭在實驗中發現,當盲人在摸讀盲文點字時,他大腦中的視覺皮質會被觸覺召喚過去用。如果把正常人的眼睛蒙住5天,他的視覺皮質就會開始改變,去做聽覺、觸覺方面的事。大腦的神經是“用進廢退”的,常用的區塊會因此增大,長久不用的地方會被挪作他用。
從另一個角度看,人的大腦重約三磅,占我們體重的2%,卻用到我們身體20%的能量。當它用到10倍的能量時,它是不可能只有10%在工作,而聽任其余的90%閑著沒事幹的。
“現在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招牌,圍繞大腦來設騙局,家長最容易落入這樣的陷阱。”洪蘭這樣說道。所以根本沒必要進行所謂的“腦部開發”,孩子的大腦在不斷發育的同時,通過學習和積累,思維水平會自然而然地提高。
3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讓家長們神經緊張,不假思索地送孩子進培訓的理由更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而在洪蘭看來,不存在什麽“輸在起跑線上”、“三歲定終生”。在她的書中有這樣一個實驗:
美國有一個實驗,請大學生到實驗室來學雜技團的抛球。練習前、練習三分鍾後和三個月不碰球後都分別掃描一次大腦。當實驗者把三張不同的大腦圖擺在一起作比較的時候發現,第二張圖的頂葉掌管空間運動的地方特別活化,血流量增多,區域變大。而持續三個月不練習抛球,那些地方又縮小了。而這些大學生早就過了青春期了。
其實,在神經學上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回事,實驗已找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這個實驗很清楚地指出:人類大腦可以因外在環境的需求而改變內在工作的分配,就像一個成功的企業一樣,它內部的機動性很強,會隨時因市場需求而調配人力。
腦科學研究發現,大腦終生皆有可塑性,人終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經驗而重塑他的大腦。
法寶一:運動激發大腦潛能
通過實驗發現,一直運動的老鼠的海馬回比沒有運動的老鼠的海馬回大15%,其重量多了9%。在對老鼠的研究中,一直保持運動的兩歲的老鼠——相當于人類90歲,它的大腦和6個月的老鼠一樣年輕。
所以,小孩子在運動後去做功課的效果是最好的,因爲運動後,大腦會分泌大腦的營養素BNDF——其可以促進神經細胞長出新的分支。
法寶二:閱讀改變大腦
新加坡的李光耀認爲,新加坡是小國,沒有自然的資源,最大的資源是國民的腦力。那怎麽提升國民的腦力呢?他認爲,國民必須要有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還要有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而閱讀就是吸取信息最快的一個方式。
大家知道我們跟黑猩猩98.5%的基因是相同的,有1.5%的基因不同。但我們最大的差異在于我們有文字的傳承,我們有閱讀的能力,我們是所有動物裏面唯一能夠享受到祖先智慧的動物。閱讀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的背景知識決定你所看到的東西。
法寶三.遊戲是學習的夥伴
遊戲不是學習的敵人,它是學習的夥伴,遊戲是大腦成長的營養劑。從遊戲中可以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我們發現會玩的孩子EQ高,可以在團體遊戲互動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完成他的社會化。
孩子遊戲的時候,想象力在發揮,而想象力才是創造力的根本。如果孩子性格太凶,就沒有人喜歡跟她玩,太懦弱別人就會收受到欺負。這些都可在遊戲中,讓孩子感悟習得。
並且在遊戲時,會産生一種特殊的物質,這種物質經過提取後,能幫助神經分叉快速地生長。
大腦是人身上最複雜最精密的器官
現在看來,過去認爲“大腦過了青春期就定型、不可改變”的觀念是非常錯誤的。事實上,大腦的可塑性是終身的,人終其一生不停因新的經驗而重塑他的大腦。所以,起跑並沒有那麽關鍵,重要是良好的心態和習慣,人生是一場長跑。
實際上,那些早早就上補習班的孩子,很容易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突然跟不上。大部分原因是因爲他們已經把學校的內容提早學完了,雖然成績看似很不錯,卻容易養成不愛聽講、盲目自大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