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晚,華信國際發布公告稱華信國際及控股股東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俗稱老賴)名單。華信國際董事長李勇、實際控制人蘇衛忠被列入限制消費人員名單。已經確定9月12日就進入退市整理期的華信國際,舊愁不斷又添新愁,這家民營石油巨頭如何走上了今天這樣一條不歸路?
業績爆雷大跳水負債劇增17億
今年8月30日,華信國際發布了上半年財報,本以爲2018財年發布的消息已經是公司業績的谷底,沒有想到的是,谷底之下還有“地下十八層”。
華信財報關鍵數據華信國際營業收入約爲7364.08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91.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爲-4907.56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87.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爲-4920.63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87.85%。資産負債率從去年同期的35.4%一路飙升至256.03%,根據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的流動負債高達17.03億,占比達到99.08%。據統計,華信國際在一年內的短期借款數額高達4.337億元,應付賬款8.026億元,僅應付利息一項就高達6605萬元,比去年同期幾乎翻了6倍。
華信國際的負債率華信國際的大股東們也在今年年初就開始大量減持公司股票,僅5月24日公告顯示的減持數量就高達17筆,涉及1112.38萬股。大股東著急套現離場,很大程度與公司的債務問題有關。
華信國際的債務違約在去年就已經達到了一個業內極高值,根據據數據統計,僅2018年華信國際的違約債券有11支,涉及違約金額高達155億,對于2018年全年毛利潤只有1.04億的華信國際來說,想要按時還錢幾乎不可能。
華信國際還有大量應收賬款收不回來,這也是公司在財報中解釋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
記者統計發現,華信國際的應收賬款近兩年在下滑中,去年同期,該公司應收賬款高達39.56億元,今年上半年的應收賬款只有0.2523億元,下滑幅度如此之大,可以判斷,公司的經營出現了問題,客戶減少、交易合同額減少或許已經預示了公司的衰危。
誰帶偏了華信?
華信國際的控股大股東是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簡稱華信能源),這也就決定了華信國際的主營業務主要是能源,其中以石油進出口貿易和天然氣銷售爲主。
從曆年業績發展情況看,華信國際在2017年之前的發展還是可圈可點的。從2013年營收39.5億,淨利潤4403萬,到2014年營收幾乎翻倍,達到74.5億,淨利潤也增長到1.2億。此後幾年,利潤穩步增長,到2016年達到頂峰的190億營收和3.68億元的淨利潤。
作爲一家在三大國有石油公司夾縫中生存的民營石油公司,華信國際最初的發展是相當成功的。如果華信國際可以穩紮穩打地走下去,或許公司的發展可能趨于平淡,但也不至于沒落速度如此之快。究竟是誰把華信國際帶跑偏的?華信國際又是因爲什麽欠下巨額債務的?
華信與其他石油公司的業績對比
分析華信國際的問題,必須提到的一個關鍵人物就是葉簡明。他曾經是華信能源的董事局主席,也是華信集團的靈魂人物。葉簡明是福建南平人,有著南方人那種固有的精明,從2002年創立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以來,他就緊緊抓住了國企改革的機遇,遇緊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通過創建完善的企業經營管理機制一舉帶領華信能源進入世界500強。
中國華信董事局主席葉簡明被美國能源安全理事會聘爲榮譽主席
葉簡明自知憑借小小的民營石油公司無法與三大石油央企抗衡,于是他獨辟蹊徑,選擇在歐洲投資建立油氣終端體系依托終端和在重要産油國建立的穩固高層政商關系,重點在中亞、中東、非洲投資上遊油氣股權。在西班牙、黑海等地有1000多座加油站和油庫的華信能源實際只要守住這份固定收入就可以過上富足的“好日子”。
但是葉簡明是不安分的,他的目標竟然是在海外“建立第二個中石化。”這份豪言壯語是他在2017年初的一次企業內部會議上發表的重要內容。
他在此次會議上指出:“第一步,跟中化集團合作做國家儲備。第二步,因爲有了終端,油不怕賣不掉,可以進行商業儲備。由儲備延伸的鐵路運輸、船運,還有管道,這三個方面的物流就能産生利潤。我們現在在海南洋浦、山東日照、廣東珠海、江蘇靖江等沿海沿江港口建設3000萬立方石油儲備基地,海南洋浦一期280萬立方儲備庫已投産儲油。在中東和阿布紮比國家石油戰略合作,在富察伊拉正在建立1000萬立方石油中轉儲備基地,在哈薩克斯坦擁有石油天然氣轉換站,在格魯吉亞有儲備基地及黑海巴統港船運、碼頭物流設施,通過中亞、黑海、地中海地區物流基礎設施投資,推動與日照港(600017)、大連港(601880)、營口港(600317)的物流合作,與中鐵建立中鐵中亞物流公司,開展液化天然氣鐵路運輸,與中船以新加坡爲基地建立海上浮艙油儲銷,共同打通國內國際市場。”
正是這樣一份美好又宏偉的企業發展藍圖把華信能源推上了一條不歸路。
野心與能力不匹配是罪惡的根源
葉簡明是有野心的,他帶領的華信能源同樣如此,但野心與能力的不匹配往往會滋生出許多罪惡,就像那些身陷囹圄的江洋大盜,他們爲紙醉金迷的生活會搭上後半生的幸福,葉簡明和他的華信能源又何嘗不是如此?
能源行業作爲資本密集型的産業,任何項目的開展都需要消耗大量資金,又由于能源的特殊性,注定其回報周期會比較長,葉簡明自以爲可以玩得好一手金融小把戲,通過收購銀行股權,不斷融資補血,以滿足其海外市場不斷“買買買”的瘋狂需求。
華信海外並購的油庫
華信能源在國內擁有證券、信托、期貨、銀行、保險、金融資産交易等重要金融平台成立了財務、基金、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公司並與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共同設立全球能源並購基金建立多元穩定的資金渠道創新金融推進集團戰略和資産證券化。通過行賄等不正當手段,讓華信能源甚至獲得了得國開行48億美元資金的授信。
華信能源先利用了在捷克的政商關系,利用當地銀行融資收購了航空、特種鋼、核電、食品、媒體、互聯網服務、基礎設施等多個産業集團。不僅如此,華信能源還看上了Dostyk Gas Terminal LLP DGT公司兩位合夥人的股權,不惜耗費近3.68億元人民幣收購DGT40%的合夥人份額以及50%的投票權。
華信國際項目募資情況
2017年9月8日,全球資源貿易巨頭瑞士嘉能可(Glencore)公告,准備將其與卡塔爾主權基金共同持有的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下稱俄油)14.16%股權轉讓給華信能源,交易對價約91億美元。完成此項股權轉讓後,華信能源將一躍成爲僅次于俄羅斯政府和BP石油的俄油第三大股東。但是這次收購沒有成功,華信因此向交易方支付了2.57億美元的違約賠款。
不斷收購,玩著資本遊戲的華信能源並沒有獲得更大的收益,相反,因爲收購花費的資金讓公司的短期債務激增,隨著葉簡明因涉嫌行賄罪東窗事發,華信能源編織的一個“跨國夢”宣告破滅。
一地雞毛的殘局如何收場
華信國際的發展好似一場鬧劇,從鮮花織錦、烈火烹油到一地雞毛、一聲歎息,它給能源行業相關領域帶來的余波依然難以平息。
9月4日,深交所發布關于安徽華信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公告,2019年7月22日至8月16日*ST華信(000765)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根據深交所有關股票終止上市情形以及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決定股票終止上市。
根據深交所的退市安排,*ST華信自9月12日起進入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光大證券也因爲踩到華信國際這顆“雷”,導致持續增加超3億元的計提減值。
華信國際或許未來只剩下破産一條路可走,它的失敗或許從葉簡明決定開始玩弄資本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注定有今日的結局。
來源: 國際能源網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衆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