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結成了新的“奧庫斯”軍事聯盟的新聞引爆了全球輿論。澳大利亞放棄與法國簽訂的600多億美元的常規潛艇建造合同,轉而投向尋求英美制造的核潛艇,並且聲稱就是爲了對付中國海軍,更加引起了海外媒體的關注。前不久美聯社的報道《中國vs世界:太平洋地區海軍力量對比》,讓許多人第一次認識了中國海軍。
這篇文章引用美國海軍情報局,簡氏防務和國際戰略研究所等權威機構的數據,將中國海軍與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的海軍力量做了對比。下面是一些關鍵數字:
水面戰艦總數:到2020年底,中國海軍“戰鬥艦艇”的規模約爲360艘,而美國爲297艘。中國海軍的戰艦數量將在2025年增加至400艘,到2030年增至425艘。
航母數量:美國有11艘航空母艦,其中5艘被部署在太平洋地區。中國已經擁有2艘航母,正在建造第3艘。
建造速度:從2015年至2019年間,中國建造了132艘軍艦,而美國建造了68艘,印度建造了48艘,日本建造了29艘,澳大利亞建造了9艘。也就是說,在這四年期間,中國建造的新軍艦總數,與抱團反華的“四國集團”相當。
作爲對比,歐洲方面,法國在同一時間段內建造了17艘新艦,而英國建造了4艘,其中包括2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根據法國海軍參謀長皮埃爾·範迪爾上將的說法,中國在這四年中建造的軍艦總數,相當于整個法國海軍的水面戰艦數量。而英國,中國每年建造的新艦就已經相當于英國皇家海軍整個水面艦隊的數量了。
潛艇力量:中國擁有6艘彈道導彈核潛艇,還有大約40艘攻擊型潛艇,其中6艘爲核動力攻擊型潛艇。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擁有21艘攻擊型核潛艇和8艘彈道導彈核潛艇,主要在珍珠港海域行動。澳大利亞有6艘瑞典設計的柴油動力柯林斯級潛艇,已經過時。越南擁有6艘俄羅斯設計的潛艇;馬來西亞有2艘潛艇;印尼已經從韓國訂購了6艘常規潛艇;日本有23艘潛艇,韓國有18艘,新加坡有2艘,俄羅斯有12艘。
以上僅僅是在亞太地區部署的潛艇,俄羅斯和美國部署在歐洲和其他地區的潛艇並未統計在內。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國海軍力量已經足夠在亞太地區保衛中國。當然,我們很清楚,數量並不代表噸位,噸位也不完全就是戰鬥力。我國海軍戰艦的平均噸位要比美國海軍小,還有一些早期戰艦的技術水平也不太高。但是我們完全不必妄自菲薄,因爲,還有下面的幾個事實:
第一,中國擁有世界第一的造船工業。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評估,中國造船業近些年來每年下水船舶的總噸位,包括民用和軍用船舶,是美國造船業的大約100倍。美國民用造船業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萎縮,目前只剩下幾個軍用造船廠和幾個很小的民用造船廠。如果中國盡全力與美國開展造艦競賽,美國完全不是對手。
第二,中國的潛艇力量即將井噴。目前中國的核潛艇技術水平比不上美國和俄羅斯,甚至與英國和法國也有差距,可以說這是中國海軍最大的一塊短板。但是根據最近一年的衛星照片顯示,位于葫蘆島市的渤海造船廠已經大幅度擴建,美國海軍評估說,新建廠房足夠同時建造6艘核潛艇。而位于武漢附近的常規潛艇建造基地也經過了擴建。可以預期,在十四五規劃中,我國潛艇部隊,包括核潛艇部隊,即將迎來井噴式發展。
第三,中國的艦隊結構更有利于“分布式”作戰。由于中國遠程反艦能力的發展,美國海軍被迫轉向“分布式”作戰,將有更多小型和無人戰艦參與作戰。與美國海軍水面戰艦的主力幾乎是清一色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不同,中國海軍大中小型戰艦全都具備,各司其職,這更加適合分布式作戰。
因此,在海軍實力上,我們完全可以挺直腰杆面對任何反華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