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穎 王立峰
編輯 | 王立峰
新加坡,位于東南亞,扼守馬六甲海峽最南端出口,其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面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隔,面積僅爲728平方公裏(約三分之一個深圳的面積),總人口不足600萬。
盡管規模不大,新加坡是全球公認的世界上極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也是公認最開放、最有利于貿易發展的經濟體。根據花旗集團委托經濟學人信息部(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進行的“全球城市2025競爭力調查”,到2025年時,新加坡將穩坐亞洲最具競爭力城市的寶座,在全球排名上可望名列第3,僅落後紐約及倫敦之後。
絕佳的地理位置,穩定的政治環境,高效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親商的政策環境等共同塑造了這個東南亞城市國家的繁榮。當然,語言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成功因素:英語是最通用的語言,盡管華人占比超過七成。
是李光耀——新加坡“國父”、已故新加坡總理,一手把新加坡這樣的小國推上了全球舞台中央。據李光耀相關傳記資料,李光耀與衆多中外領導人有過交往或者深入交談,海外如尼克松、基辛格、施密特,等等;生前亦曾時常走訪中國。李光耀去世前的幾十年,恰好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全球貿易快速發展的時期,找准“連接”定位的新加坡成功實現了商業和經濟上的巨大成功。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的GDP(國民生産總值)從1965年獨立以來就一直快速增長,年均複合增長率近10%。新加坡目前也是亞洲地區人均GDP以及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國家。
近兩年來,新加坡再次成爲中國關注的焦點。中國公司也開始加大對于新加坡的投資與商業接觸。阿裏巴巴不僅並購了Lazada(一家新加坡電商企業),還准備在這裏投資近百億元聯合鵬瑞利集團建造新加坡最高的摩天大樓,後者的實控人正是新加坡裔華商富豪、金龍魚(002882.SZ)董事長、中國僑商聯合會榮譽會長郭孔豐。此外,電動汽車制造商蔚來還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新加坡交易所完成上市;今日頭條(字節跳動)也已經在新加坡建立了其亞洲業務中心,等等。
經濟上的成功提高了新加坡的地位。高度現代化的國家,對富人優厚的征稅條件,也增加了這裏對于富人的吸引力,這裏由此成爲華人富豪最爲集中的地區之一。《福布斯》雜志今年9月發布了新加坡富豪榜,數據顯示,受全球經濟逆風和科技股暴跌沖擊,上榜者財富縮水20%。華人富豪的財富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縮水,如排名富豪榜第一位的李西廷財富縮水了三分之一,李西廷是中國著名的醫療器械制造商邁瑞醫療的董事長。
此外,在通脹以及美元加息的背景下,投資者對科技股的抛售,同樣引發了冬海集團(SEA)的市值大幅縮水,這導致了李小冬、葉剛的財富值下降。以下爲富豪榜前十。
第十名 李小冬 42億美元
東南亞最大互聯網公司新加坡冬海集團SEA(SE.N)聯合創始人、董事會主席李小冬以42億美元排名第十位,身家相比2021年159億美元縮水超七成,主要原因是SEA市值的大幅下跌,從去年10月367美元/股的高點一路下跌近九成,截至10月24日,股價僅剩47美元/股。
李小冬出生于天津,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工程系,2009年創立了冬海集團。該公司最早是做遊戲代理,隨後發展爲東南亞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旗下擁有電商平台蝦皮(Shopee)、電子遊戲平台Garena,以及數碼金融服務網絡SeaMoney,被譽爲“東南亞小騰訊”。
2017年,公司從初創時期的Garena更名爲現在的Sea,當年10月在紐交所挂牌上市,此後四年間股價最高漲幅超30倍,其市值一度超2000億美元,成爲亞洲僅次于阿裏和騰訊的第三大互聯網巨頭,李小冬身家超過海底撈創始人張勇,一躍成爲新加坡首富。
但好景不長。2021年10月後,Sea股價開始跌跌不休。過去5年,Sea的虧損逐年增大,五年累計虧損66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電商業務蝦皮。騰訊于今年初對Sea進行減持,股權從21.3%降低至18.7%,投票權也降低至10%以下。今年9月,社交平台上頻頻傳出“蝦皮大規模裁員”的消息。李小冬也在發給員工的內部備忘錄中宣布,公司進入“節衣縮食”模式,領導層不領薪酬,直到公司實現“自給自足”。
第九名 郭氏兄弟 58億美元
郭氏家族掌控邦典置地集團,主要從事房地産和酒店産業,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酒店帝國,以58億美元的身家,在新加坡富豪中排名第九位。
這個家族在南洋已立三世,祖籍福建福州,20世紀上半葉遠走他鄉,奔赴印尼經營紡織生意賺得第一桶金,于1958年前往新加坡創立了Pontiac Land(邦典置地),主營酒店生意。父親去世後交由郭良德、郭良平、郭良成和郭良耿四兄弟打理。大哥郭良耿是郭氏家族的帶頭人,國際藝術收藏家,還曾任過新加坡的波蘭非常駐大使。二弟郭良德,現任邦典置地董事會主席。
目前,邦典置地已經成爲新加坡著名的房地産開發商及酒店運營商。和普通的地産商有所不同,邦典置地以運營類地産商爲主,目前運營的地産項目有商業綜合體、酒店、寫字樓和高檔住宅,包括麗思卡爾頓酒店 、麗晶大酒店、港麗酒店及嘉佩樂酒店;新加坡具代表性的美年大廈, 盛年大廈和卡姆登醫療中心;標志性摩天大樓千禧塔和百年塔。另外,他們家族還擁有零售、醫療業務和許多藝術藏品。
第八名 黃祖耀 68億美元
曾任新加坡大華銀行集團董事長的黃祖耀,以68億美元排名富豪榜第八位。1929年,黃祖耀出生在福建金門。1935年,他的父親黃慶昌聯合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兩地的著名閩商共同創辦了大華銀行。1958,黃慶昌把黃祖耀調入大華銀行當董事。1960年,黃祖耀接班,從此,大華銀行開始了一個新時代。
全面接管大華業務後,黃祖耀開始了大手筆的收購擴張,先後收購了多家新加坡本土銀行,進一步擴充大華銀行的規模。1970年,大華銀行正式挂牌上市,成爲本土第一家上市的銀行。
目前,黃祖耀家族旗下還擁有泛太平洋酒店集團,並控股“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兄弟旗下的虎豹企業,馬來西亞第一大中文報紙《星洲日報》,通過聯合工業收購房地産企業新加坡置地等。黃祖耀旗下企業已從當年以幫助華人彙款爲主,實繳資本100萬的小銀行,發展成爲業務跨越銀行、保險、證券、資管、風投、房地産、酒店管理、制藥業等多個領域的大型跨國財團。
第七名 邱氏家族 69億美元
邱氏家族祖籍福建廈門,是已故銀行家邱德拔的後人,以69億美元的財富排名第七。邱德拔生前曾長期位居新加坡首富席位,是馬來西亞最大銀行的創辦者。
邱德拔出生于馬來西亞,16歲進入父親參與創辦的華僑銀行工作。1959年,與一位富人朋友合作在吉隆坡創立馬來亞銀行。如今,馬來亞銀行已經成爲馬來西亞最大和知名度最高的銀行之一。邱德拔是上市公司良木園酒店的主要股東及主席,是馳名東南亞的酒店業巨子,還持有馬來西亞大酒店及中央産業的股份。20世紀80年,邱德拔通過對渣打銀行的投資,獲得了豐厚收益,成爲彼時渣打銀行的最大個人股東。
目前邱氏家族掌管良木園酒店集團,邱德拔的女兒邱美玉是良木園酒店集團的現任董事長。
第六名 廖凱原 76億美元
居住在新加坡的美國籍廖凱原以76億美元的身家排名第七位,這是他首次上榜。廖凱原是IT供應商美國國際軟件屋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還是特斯拉的第三大個人股東,僅次于馬斯克、拉裏·埃裏森(甲骨文聯合創始人)。
廖凱原出生在印尼一個華人家庭,後來留學美國,先後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語公共事務學院的國際關系碩士學位、紐約法學院的法律博士學位,畢業後做過律師。後來與前妻李泰一起看中一家瀕臨破産的IT軟件公司,買下後改名爲國際軟件屋(SHI)。
如今這家公司已成爲世界上最大的IT服務商之一,年營收超百億美元,擁有波音、AT&T、IBM等大客戶。不過公司如今的實際經營者是李泰,她和廖凱原已離婚。廖凱原僅保留40%的股份以及董事長的名頭。
手裏不差錢的廖凱原,先是涉獵房地産,曾控股上海新天地兩家超五星酒店,之後把大量資金押注百度、英偉達、蔚來、中國移動等科技企業股票,但又幾乎都清理掉了,全力買入特斯拉。
廖凱原是特斯拉的忠實粉絲。盡管當時的特斯拉備受爭議,廖凱原卻表示:“我相信該公司正走在成爲世界最大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單行道上。”
截至2021年9月底,他已持有631萬股特斯拉股票,還持有182萬份期權,有權以每股450美元到550美元的價格購買特斯股票。一個月後,他發推文稱,因爲看好特斯拉,又增持了約16萬股。
第五名 張勇夫婦 77億美元
曾在2019年、2020年連續登頂新加坡首富的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舒萍夫婦,今年僅排名第六,財富也從2019年的138億美元、2020年的190億美元縮水至77億美元。事實上,海底撈2012年第一次在海外開設門店,就把分店開在新加坡。2018年,在海底撈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張勇夫婦的國籍已經改爲新加坡。
昔日海底撈上市時,張勇夫婦曾一舉登頂新加坡首富寶座,一時風光無兩。但由于對局勢預判錯誤,海底撈業績深陷泥潭。海底撈自2019年起實行擴張戰略,疫情後更是逆勢擴張,決定“抄底”開店,在2020年新開了544家門店。但是,事實證明,疫情的持續時間和影響力度遠超海底撈的預判。
2021年是海底撈首個虧損的財年,巨虧41.63億元。2021年11月,海底撈宣布在2021年底前關停300家左右流量較低、經營業績不如預期的門店,“斷舍離”的舉動釋放出收縮業務擴張的信號。2022年上半年,海底撈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7%;淨虧損2.66億元,去年同期盈利9453萬元。
低迷的業績,也讓海底撈的股價經曆了如同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2020年8月起,海底撈股價一路高歌,至2021年2月,海底撈收盤價創下了83.55港元/股的曆史新高,總市值曾一度接近4500億港元。之後股價便開始斷崖式下跌。截至2022年10月25日,海底撈收盤報13.3港元/股,股價較最高點已跌去超八成,導致張勇夫婦身家也隨之縮水。
第四名 郭令明 93億美元
現年81歲的新加坡豐隆集團主席郭令明,是新加坡豐隆集團創始人郭芳楓之長子,以93億美元身家排名第五,與前一年85億美元排名第八相比,財富有所增長。郭令明家族也曾登頂“新加坡首富”寶座,祖籍福建廈門同安。
1928年,年僅16歲的郭芳楓,從廈門登上輪船南下新加坡。七八年後,其兄郭芳來及兩位弟弟也從家鄉到新加坡。1941年,兄弟合作創立豐隆公司,經營五金、輪胎、采膠工具等。郭令明生于1942年,他的堂兄弟郭令燦,也就是伯父郭芳來之子,目前是馬來西亞豐隆及香港豐隆集團的掌門人。
目前,新加坡豐隆集團是亞洲最大及最成功的全球化企業之一,産業涵蓋房地産投資與開發、酒店業主及管理、金融和工業四大板塊。
房地産及酒店業務,是豐隆集團的兩塊基石。其中,旗艦公司“城市發展有限公司”被評爲新加坡最大的住宅開發商,“豐融實業有限公司”也是新加坡中央商業區最大的商業業主。
工業板塊中,90%的制造及分銷業務位于東南亞國家和中國。豐隆集團控股了中國玉柴國際有限公司,後者于1994年在紐交所上市,玉柴國際通過其子公司廣西玉柴成爲中國最大的獨立柴油發動機制造商。豐隆集團還曾控股河南新飛電器,但最後出售給了康佳。
第三名 吳清亮 130億美元
“立邦漆”創始人、95歲的吳清亮,是新加坡富豪榜年齡最大的上榜者,上榜身家爲130億美元,相較2021年縮水了30%。 吳清亮已連續3年穩居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第三的位置。
吳清亮祖籍廣東潮州,1927年出生于新加坡,比同爲潮汕人的李嘉誠大一歲。當年吳清亮的父親離開妻兒一個人前往新加坡打工,但仍然沒有改變貧窮的家境。吳清亮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是在一家五金商貿行賣油漆。他白天做生意,晚上自學調配油漆,開始把目光投向了二手油漆市場。
彼時的新加坡還是英國的殖民地。1949年,英國軍方正在拍賣二戰時的剩余物資,這其中就有一大批二手油漆。吳清亮瞅准時機低價收購,經過他的重新調配後,油漆全部變廢爲寶。1950年,朝鮮大戰爆發,物價飛漲,吳清亮手裏的這批二手油漆也成了香饽饽。
不過,吳清亮並不滿足于一直做二手油漆翻新的工作。他決心前往日本塗料界學習,先是拿到了日本排名第一的油漆公司——日本塗料公司在新加坡的經銷權,之後又于1962年與日本塗料公司合資創立了立時集團。
1990年,中國與新加班建交,作爲華裔的吳清亮敏銳嗅到了其中巨大商機。准備打入中國市場的他,特意給自家油漆起了個名字——立邦,取自“建立邦交”。彼時,吳清亮在新加坡的商業版圖已擴展至金融、電子、百貨、醫院、地産等領域,但爲了在中國市場起步,他不惜賣掉部分新加坡的公司,輸血“立邦油漆”。之後又利用廣告媒介,讓立邦油漆在中國打響了知名度。
第二名 黃志祥兄弟 152億美元
來自房地産行業的黃志祥和黃志達兄弟,以152億美元的身家屈居新加坡富豪榜第二位,與首富李西廷身家僅差4億美元。得益于新加坡房地産市場的複蘇,兄弟二人的財富從2021年的142億美元增加到152億美元,排名也從第六位躍至第二位。其實在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夫婦登頂2019年福布斯新加坡首富之前, 黃志祥與黃志達兄弟已蟬聯了9年首富。
兄弟二人有遠東機構和信和集團兩大旗艦公司,均由其父親黃廷方一手創辦。黃廷方祖籍福建莆田,爲了與在新加坡的父親團聚,小小年紀的他便從廈門港漂洋過海南下新加坡。事業做大後,黃廷方逐步交棒,將香港信和集團交給大兒子黃志祥,信和置業于1981年在聯交所主板上市;將遠東機構交給小兒子黃志達。遠東機構是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産開發商之一,其在新加坡房地産業的地位,不亞于李嘉誠在中國香港的地位。
1988年,信和集團第一次參加中國大陸的土地拍賣,黃廷方將進軍中國內地房地産市場的首選地,放在了福建省廈門市。此後,遠東機構先後在上海、深圳、北京、成都、重慶等地設立了常駐辦事處,並推出SOHO房産項目。
第一名 李西廷 156億美元
根據福布斯的數據,現年71歲的邁瑞醫療創始人李西廷以156億美元的身價成爲新加坡首富,這已經是他連續第二年登上“新加坡富豪榜”榜首了。但由于邁瑞醫療股價下跌,李西廷身家財富相較2021年的230億美元縮水了近三分之一。
李西廷祖籍安徽宿州,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低溫物理專業,1987年入職中國最早的高科技醫療器械公司——深圳安科。1991年,李西廷與深圳安科同事一起創立了邁瑞醫療的前身邁瑞醫療電子,主要代理進口醫療設備。
一年後,公司開始了“國産替代”進程,從研發出我國第一台血氧飽和度監護起步,經過三十多年發展,邁瑞醫療已經成爲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廠商。邁瑞醫療于2006年和2018年先後在美股、A股上市。
李西廷早在邁瑞醫療回A前,就已經移民新加坡了。據邁瑞醫療2021年財報,李西廷在邁瑞醫療持股比例約爲30%,當年薪酬總額爲2533.49萬元。
事實上,邁瑞醫療是名副其實的疫情受益股。新冠疫情暴發,邁瑞醫療的呼吸機、監護儀等抗疫設備迅速在海內外市場鋪開,公司業績也隨之大漲。2020年公司營收增長27%,歸母淨利潤增長42%。不過,隨著疫情逐步穩定,邁瑞醫療業績增長有所放緩。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營收和歸母淨利潤的增長都回落至20%左右。增長放緩,邁瑞醫療的股價也出現了下滑。過去邁瑞醫療市值一度突破6000億元大關,截至10月25日,僅剩約3800億元。
注:文中財富值數據來源爲福布斯2022新加坡富豪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