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必背知識點
第一章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第一節 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 區域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
2. 區域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有的區域的邊界是確定的,如行政區;有的區域的邊界具有過渡性質,如幹濕地區。
3. 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
4. 自然地理環境由五大要素組成:大氣、水、土壤、生物、地形或地貌。
5. 長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地處亞熱帶,長江入海口。(2)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3)水:河網密度大,河湖衆多。(4)土壤:水稻土,肥力高。(5)生物:亞熱帶常綠闊葉林。(6)礦産資源:貧乏。
6. 松嫩平原的自然地理環境(1)地理位置:地處中溫帶,位于東北平原中部。(2)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3)水:河流密度相對較低。(4)土壤:黑土分布廣,肥力高。(5)生物:溫帶落葉闊葉林。(6)礦産資源:石油、煤、鐵等資源豐富。
7. 長江三角洲的農業發展(1)農業生産方式:在水熱條件基礎上,發展了季風水田農業。(2)農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3)熟制:一年兩熟或三熟。(4)農業結構:水産業發達
8. 長江三角洲的工商業發展(1)位于沿海航線的中點、長江入海口,內河航運及海運便利,商業發達。(2)利用農産品發展輕工業,運入礦産資源發展重工業,成爲綜合性工業基地。
9. 松嫩平原的農業發展(1)農業生産方式:受水熱條件的限制,發展旱地耕作業。(2)農作物:有玉米、春小麥、大豆。(3)熟制:一年一熟(熱量不足)。(4)農業結構:西部畜牧業發達
10. 松嫩平原的工商業發展:利用當地石油、煤、鐵等礦産資源發展重化工業,成爲重化工業基地。
11. 開發早期,長江三角洲由于水系稠密,阻隔交通,土壤黏重,開墾困難,耕作業發展遲緩。農業社會,稠密的水系使水運發達,土壤經過改良成爲水稻土,長江三角洲農業發展迅速,成爲我國糧食、桑蠶、棉花基地。現在,由于人均耕地面積少、耕地破碎、耕地面積因工業化和城市化而下降、經濟作物播種面積上升等原因,長江三角洲的糧倉地位下降了。
第二節 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1. 遙感(RS)的關鍵裝置是傳感器。它是重要的信息源。
2. 遙感的應用(1)資源調查:如土地資源的調查。(2)環境監測:如赤潮、富營養化、石油汙染等。(3)自然災害預防監測:如台風、洪澇、幹旱、森林火災等。
3. 全球定位系統(GPS)包括三大部分:空間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戶設備部分。它能爲客戶提供精密的三維坐標(經度、緯度、海拔)、速度和時間。
4. 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應用:野外調查、交通工具導航。如珠峰海拔測量、板塊的移動等。
5. 地理信息系統(GIS)是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其空間模型用點、線、面來表示地理事物,其數據庫由若幹圖層構成。其空間分析功能極其強大,有空間查詢、空間量算、追蹤分析、合並分析、路徑選擇、數字高程等功能。
6. 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應用:(1)提供區域空間信息。(2)建立區域發展模型。(3)進行區域分析、評價。(4)進行環境監測、評估預測。
第二章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第一節 荒漠化的防治
1. 荒漠化是發生在幹旱、半幹旱、半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現象,它是自然原因和人爲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表現爲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和次生鹽漬化。
2. 氣候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響。
3. 西北發生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有(1)大氣: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稀少,蒸發旺盛,多大風天氣(風力侵蝕作用強烈)。(2)水:水資源短缺,河流稀疏。(3)地形:多高山、高原、盆地,阻擋海洋水汽進入。(4)植被:稀疏,以荒漠和草原爲主。(5)土壤:平地多疏松的砂質沉積物。
4. 以賀蘭山爲界,以東距海較近,降水略多,形成溫帶草原景觀,以西距海遙遠,降水稀少,形成溫帶荒漠草原、溫帶荒漠。
5. 西北地區綠洲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遊、山麓地帶、盆地邊緣。綠洲農業的水源主要來自山地降水、高山冰雪融水。
6. 西北地區荒漠化的人爲原因有(1)過度樵采。(2)過度放牧。(3)過度開墾。(4)水資源利用不當——上中下遊水資源分配不當;生活、生産、生態用水分配不當;漫灌導致次生鹽漬化。(5)不合理的工礦、交通建設
7. 西北荒漠化的對策有(1)合理利用水資源:合理分配上中下遊用水量、合理分配上中下遊生活、生産、生態用水量;改進灌溉技術,推廣噴灌、滴灌技術,發展節水農業。(2)利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構建防護體系:植樹種草;設置沙障工程。(3)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因地制宜;植樹種草,發展林業、牧業;退耕還林、退耕還牧,調整農業結構。(4)采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營造薪炭林、興建沼氣池、推廣省柴竈。(5)控制人口增長。
8. 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有(1)削減風力。(2)截留水分。
9. 土地鹽堿化主要發生在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其自然原因是(1)地形:低窪,排水不暢。(2)水:地下水位高。(3)大氣:氣候幹旱,蒸發強烈(在華北,春季升溫快,雨季未到,降水少,蒸發強,且多大風)
10. 土地鹽堿化的對策(1)水利改良:灌溉、排水。(2)農業改良:改善耕作、平整土地。(3)生物改良:種植耐鹽植物、種植綠肥。(4)化學改良:施用化學物質。
11. 石漠化的定義:是指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半濕潤氣候條件和岩溶及其發育的背景下,受人爲活動的幹擾,地表植被遭受破壞,土壤嚴重流失,溶岩大面積裸露或礫石堆積的土地退化現象,是岩溶地區土地退化的極端形式。
12. 我國的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13. 石漠化的自然原因(1)大氣: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在夏季。(2)地形與地貌:地勢崎岖,坡度大。石灰岩分布廣,易被溶蝕;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發育。(3)水:流水侵蝕作用強。(4)土壤:土層薄。(5)生物:植被稀疏
14. 石漠化的人爲原因(1)過度樵采。(2)過度農墾:陡坡開荒,破壞植被。(3)過度放牧。(4)濫伐森林。(5)不合理的開礦和工程建設。
15. 石漠化的對策(1)退耕還林還草,調整農業結構。(2)興建防護林和水土保持林。(3)生態移民。(4)調整石漠化地區能源結構,減少森林資源的能源性消耗。(5)控制人口過快增長。(6)節約用水,發展節水農業。
第二節 森林的開發和保護
1. 森林的作用(1)大氣:調節氣候(縮小晝夜溫差,增加降水);穩定大氣成分(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淨化大氣。(2)水:涵養水源,促進水循環。(3)生物:維護生物多樣性。(4)土壤:保持水土,防風固沙。(5)岩石(地形、地貌):?
2. 森林破壞之後的惡果(1)大氣:降水減少,晝夜溫差增大;溫室效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2)水:水循環減弱,水資源減少,旱澇災害增多。(3)生物:生物多樣性減少。(4)土壤: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劇。(5)岩石(地形、地貌):?
3.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1)赤道南北兩側:全年受赤道低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豐富。(2)15°~25°大陸東岸:來自海洋的信風,受到山地阻擋而擡升,水汽凝結,形成豐富的地形雨,加上沿岸有暖流影響,起到增溫增濕的作用。
4. 亞馬孫熱帶雨林面積爲什麽最大?(1)大氣: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多對流雨。(2)地形:亞馬孫平原地勢平坦,面積廣大。以北、以南爲高原,以西爲安第斯山脈,東部向大西洋敞開,利于海洋水汽進入。(3)水:東部沿岸有南赤道暖流經過,增溫增濕。(4)土壤:?(5)生物:?
5. 水循環的環節有:海水蒸發(陸地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地下徑流。
6. 熱帶雨林對水循環的影響——促進水循環。(1)蒸騰作用加強,水汽增多。(2)降水增多。(3)下滲增多,地下水量增多。(4)地表徑流減少,旱澇災害減少;地下徑流增多。
7. 熱帶雨林具有脆弱性。由于生物循環旺盛、高溫多雨的淋洗,雨林的土壤(磚紅壤)很貧瘠。雨林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一旦被毀,很難恢複。
8. 亞馬孫雨林被毀的原因主要是(1)過度農墾:遷移農業和熱帶經濟作物。(2)過度伐木:商業性出口伐木。(3)過度放牧:開辟大型農牧場。(4)采礦、修路、城鎮建設。
9. 怎樣保護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1)加強雨林的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2)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3)設立國際基金。(4)加強雨林緩沖區的建設。(5)鼓勵保護性開發方式:雨林觀光、生態旅遊。(6)采伐與更新相結合。
【問題研究】
1. 三江平原沼澤廣布的自然原因。(1)大氣: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氣溫低,蒸發弱。(2)地形:地勢低平,排水不暢。(3)水:河網密集,地下水位高。(4)土壤:土質黏重;有地下凍土存在,阻止地表水下滲。(5)生物:?
2. 三江平原成爲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的優勢。(1)耕地面積大,且集中連片,利于機械化耕作。(2)人口少,人均耕地面積大。(3)土壤有機質含量高(肥沃)。(4)人口少,本地消費量少,商品率高。
3. 濕地的生態作用。(1)大氣:調節氣候——增加降水,縮小溫差。(2)水:涵養水源,調節徑流,蓄洪防旱, 促進水循環。(3)生物:保護生物多樣性。(4)土壤:降解汙染物。
4. 洞庭湖萎縮的原因。(1)自然原因:長江、湘江中上遊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泥沙在洞庭湖堆積。(2)人爲原因:圍湖造田。
5. 洞庭湖旱澇災害的對策。(1)在長江、湘江中上遊植樹造林,保持水土。(2)退田還湖,調整農業結構。(3)加固防洪大堤。(4)興建蓄洪、分洪區。(5)疏浚河道。(6)修建水庫。
第三章 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第一節 能源資源的開發
1.能源資源分爲兩大類:可再生資源(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非可再生資源(煤炭、石油、天然氣)。
2.工業區位因素主要有(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礦産資源等。(2)社會經濟因素:勞動力、市場、科技、交通、政策、工業基礎等。
3.山西省能源資源開發條件(1)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2)市場廣闊:經濟發展快、以煤炭爲主的能源結構。(3)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4.能源基地建設的措施(1)擴大煤炭開采量。(2)提高煤炭外運能力。(3)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輸電、輸出焦炭。
5.能源的綜合利用。(1)目的:提高經濟效益。(2)措施:調整産業結構,構建産業鏈(煤-電-鋁 煤-焦-化 煤-鐵-鋼),以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6.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設中存在的環境問題(1)生態破壞:沙塵天氣增多、水土流失加劇、植被破壞、水資源緊張、地面塌陷、滑坡及泥石流災害加劇。(2)環境汙染:大氣汙染(粉塵)、水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等。
7.山西省環境保護及治理的措施(1)加強礦區生態環境建設:a.土地複墾,發展農業。b.生物措施——植樹造林。c.工程措施。(2)治理”三廢”汙染。提高煤炭的綜合利用技術和廢棄物利用技術,推進清潔能源産業發展。(3)調整産業結構——重化工業向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輕工業、高新技術産業、第三産業(旅遊業)。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
1.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1)大氣: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多暴雨。(2)地形:地面破碎,地勢崎岖,坡度大。(3)土壤:土質疏松。(4)植被:覆蓋率低。(5)水:(由于坡度大)徑流集中,且流速快,流水侵蝕作用強。
2.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爲原因。(1)過度農墾:陡坡開荒。(2)過度放牧。(3)過度樵采、伐木。(4)不合理的采礦、工程建設。
3.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對策。(1)生物措施:植樹種草。(2)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打壩建庫;引洪灌溉。(3)農業技術措施:地膜覆蓋、輪作套種、深耕改土等。(4)管理措施:退耕還林、還草;調整農業結構。
第二節 流域的綜合開發——以 田納西河流域爲例
1. 流域是被分水嶺包圍的地表集水區及地下集水區的總稱。
2. 田納西河發源于阿巴拉契亞山西坡,注入俄亥俄河,最終彙入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灣。
3. 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1)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夏熱冬暖,降水豐富,冬春降水較多,夏秋季節較少。對農業的影響:水熱充足,但冬春易發生洪澇災害,夏秋易發生旱災。(2)地形:多山,起伏大。對水力資源開發的影響:落差大,水能豐富。(3)水文:水系發達,支流衆多,水量豐富但不穩定,落差大。對航運的影響: 有利的影響——水系發達,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不利的影響——落差大,水流急;水量不穩定。(4)礦産資源:豐富,有煤、鐵、銅等。評價:有利于流域綜合開發。
4. 河流航運價值由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決定。自然因素有:a.河流水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b.河流結冰期長短。c.落差大小或流速快慢。d.河流流程長短。社會經濟因素有:河流流經地區人口數量多少、經濟發展程度高低、對外開發程度等。
5. 田納西河流域早期農業比較發達,盛産棉花、馬鈴薯和蔬菜,其有利的自然區位條件是:河谷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社會經濟條件有:市場廣闊(出口到歐洲)、勞動力豐富(黑奴)、政府的政策支持(西部開發)。
6. 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的主要措施有(1)處理田納西流域管理局,對流域進行統一開發。(2)將梯級開發作爲流域開發的核心。(3)結合資源(水能、煤、鐵、銅等)條件,對流域進行綜合開發。(4)對流域的生態環境進行恢複和治理——防治汙染,營造水源涵養林,提高水質;搞好土地利用規劃,調整農業結構,退耕還林、還草,改善生態環境。
7. 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取得的效果有(1)防洪:水庫能調節徑流的季節分配。(2)發電:梯級開發能提高水能的利用率。(3)航運:修建水庫後,河流落差降低,水量變得更加穩定,改善了航運條件。(4)促進第一産業發展:爲農業發展提供灌溉水源;促進水産養殖。(5)促進工業發展:利用廉價的電力發展煉鋁、化學工業。(6)促進第三産業發展: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問題研究】
1. 尼羅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濫,原因是:其主要支流(産流最大)青尼羅河流經熱帶草原氣候,6~10月爲濕季(赤道低氣壓帶北移),徑流量大。
2. 尼羅河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對種植業發展影響很大。6~10月,洪水泛濫,給尼羅河沿岸帶來了厚厚的淤泥,此時期爲作物休耕期。11月,洪水消退後,居民在淤泥上播種(如冬小麥)。旱季爲作物生長季節(需要灌溉)。次年5月,作物收獲。總之,尼羅河徑流量的季節變化使沿岸種植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
3. 尼羅河爲沿岸居民發展種植業提供了灌溉水源、肥沃的淤泥等條件。
4. 阿斯旺大壩的效益。(1)經濟效益:農業灌溉、水旱災害減輕、發電、養魚、航運條件得到改善。(2)生態效益:水電取代礦物燃料,減輕大氣汙染,緩解溫室效應。
5. 阿斯旺大壩帶來的問題。(1)尼羅河沿岸平原土地肥力下降——失去了尼羅河定期泛濫帶來的淤泥,這些淤泥被阿斯旺大壩攔在了水庫內。(2)漁業受損——河口外海域沙丁魚北遷。(3)尼羅河三角洲鹽漬化加重——下遊流量減小,海水倒灌。(4)河口三角洲萎縮——由于水庫攔沙,加上河流下遊流量減小,攜帶泥沙的能力下降,三角洲生長變慢,受海水侵蝕而後退。
【專題】旱澇災害的成因與對策
1. 旱災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冬春季節。華北容易出現春旱,因爲起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少雨,但氣溫回升快,蒸發強。長江中下遊在7、8月由于受副高的控制,天氣晴朗少雨,氣溫高,容易形成伏旱天氣。
2. 旱災頻率次多于30次的地區有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3. 華北平原容易形成旱災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社會經濟原因。(1)自然原因:a.降水的季節變化、年際變化大——夏秋多雨,冬春少雨。季風不穩定導致年降水不穩定。氣候異常(厄爾尼諾現象)。b.徑流季節、年際變化大。c.植被覆蓋率低。(2)社會經濟原因:a、人口衆多,耕地面積大,城市密集,工農業發達,用水量大。b、水汙染嚴重。c、水資源浪費嚴重。d、植被破壞導致涵養水源功能下降。e、水利設施缺乏(調節徑流的季節分配)。
4. 應對旱災主要是要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旱災的對策有:
開源——(1)興修水利(水庫、蓄水池)。(2)植樹造林。(3)人工增雨或跨流域調水。(4)合理開發地下水。(5)淡化海水。
節流——(5)推廣噴灌、滴灌技術,節約用水。(6)推廣耐旱作物。(7)加強宣傳,提高節水意識。(8)治理水汙染、提高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
5. 洪澇災害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夏秋季節。東部季風區各大河(尤其是長江、黃河)的中下遊洪災頻次高。
6. 長江中下遊洪災頻繁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爲原因。(1)自然原因:a、大氣——降水季節變化、年際變化大。夏季多雨,多暴雨。氣候異常。b、地形——地勢地平,排水不暢。c、植被——覆蓋率低。d、水——水系發達,支流衆多,河網密布;河流流量大,且徑流季節分配不均,夏季爲汛期;河道泥沙淤積;河道彎曲,排水不暢。(2)人爲原因:a、河流中上遊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泥沙在中下遊河道淤積。b、圍湖造田導致湖泊萎縮。
7. 洪災的對策。(1)修建水庫,調節徑流的時間分配。(2)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涵養水源。(3)建設分洪、蓄洪區。(4)(河道彎曲處)裁彎取直。(5)加固防洪大堤。(6)疏浚河道。(7)(圍湖造田處)退田還湖。
第四章 區域經濟發展
第一節 區域農業發展——以中國東北地區爲例
1.農業區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兩大類。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水源、氣候、土壤等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運輸、技術、機械(工業基礎)、政策、勞動力等因素。
2.東北地區發展農業的地理條件。自然條件(1)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溫暖多雨,冬季寒冷少雨。評價:夏熱,雨熱同期,且光照時間長,生長周期長,有利。冬冷,熱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且多旱澇、低溫冷害、風沙、鹽堿等災害,不利。(2)地形:地形多樣,中部、東北部爲平原,西部爲高原,山地環繞。評價:有利于農業多種經營(平原——;種植業;山地——林業、牧業;西部高原——畜牧業)。(3)土壤:黑土廣布,肥沃。(4)水源: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條件(1)工業基礎好:提供機械、農藥化肥生産資料及農産品市場。(2)交通發達。(3)開發較晚:地廣人稀,人均耕地多,利于規模經營和機械化;生態環境較好。
3.全國其他地區發展特色農業的地理條件。
(1)珠三角發展出口創彙農業。a.自然條件:(三角洲平原)地形平坦、熱量充足,降水豐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b.社會經濟條件:毗鄰港澳,市場廣闊、交通便利、技術水平較高、政策鼓勵、勞動力充足。(不利:台風、旱澇災害。)
(2)南疆發展棉花生産。a.自然條件:夏熱、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地資源豐富、高山冰雪融水提供水源。b.社會經濟條件:市場需求大、種植曆史悠久、技術先進。(不利:降水稀少,水源不足、生態脆弱)
(3)海南島成爲全國最大的熱帶經濟作物基地。a.自然條件:地處熱帶,熱量豐富,降水豐富。b.社會經濟條件:(對橡膠等熱帶經濟作物的)市場需求量大、海運便利、勞動力豐富。(不利:台風、平原面積小)
(4)雲南昆明附近發展花卉種植業。a.自然條件:四季如春的氣候——冬暖夏涼,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豐富;氣候垂直差異大,花卉品種多。水源充足。b.社會經濟條件:對花卉的市場需求量大、勞動力豐富、地價低、種植曆史悠久。
(5)青藏高原的河谷農業。自然條件:氣溫較高;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社會經濟條件:人口主要分布在谷地(勞動力、市場)
4.東北地區農業布局特點。(1)耕作農業區: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因爲平原地區地勢平坦、積溫較高、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種植業發展。主要種植玉米、大豆、春小麥、水稻(技術進步)等。此外舍飼畜牧業發展很快。(2)林業和特産區:主要分布在山區(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原因:山地地形,森林廣布,低溫,病蟲害少,適宜發展林業。大小興安嶺是我國最大林區。特産有:鹿茸、人參、蘋果梨、柞蠶、蘋果。(3)畜牧業區: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原因:降水較少,草場廣布。畜産:三河牛、三河馬、紅牛。
5.東北商品糧基地的突出特點有:(1)大規模機械化生産。原因:人均耕地面積大,經營規模大;地勢平坦,耕地集中連片。(2)地區專業化生産。原因:區域內自然條件存在差異。水稻主要分布在南部水熱條件較好的平原或河間盆地。春小麥主要分布在北部。玉米主要分布在中部。
6.東北商品糧基地糧食商品率高的原因:(1)人均耕地面積大,且土壤肥沃(産量大)。(2)地勢平坦,耕地集中連片,利于推行機械化(産量大)。(3)人口稀少,本地消費量低(消費少)。
7.怎樣提高糧食單産?怎樣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1)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種。(2)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減少災害損失。(3)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營造農田防護林,防風固沙,保持水土。(4)制定優惠政策,提高農民積極性。(5)培肥土壤。
8.東北地區農業發展導致以農業生態環境退化,主要表現爲:濕地消失,旱澇災害加劇;植被破壞,林地、草場退化;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鹽堿化;流水侵蝕導致溝谷縱橫。
9.東北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思路:從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入手,開發、利用與治理、保護相結合,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具體措施見下表:
10.珠江三角洲傳統農業生産模式基塘農業是典型的生態農業和混合農業,其形成地理條件有(1)自然條件:地勢低平,河網密布,降水充沛且集中在夏季。珠三角易遭受洪水災害。同時,珠三角地處低緯,熱量充足,降水充沛,適合種植桑樹和甘蔗。(基塘農業可以化害爲利)。(2)社會經濟因素:交通便利、市場廣闊、發展曆史悠久,技術較先進。
第二節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
1.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環境
(1)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季長。成因:海陸熱力差異。
(2)地形:河口三角洲平原。成因:河流堆積(地貌)
(3)水文:水系特征——河網密布,河道分叉多。水文特征——水量豐富,(與北方河流相比)季節變化較小;含沙量小;無冰期;流速緩慢
(4)植被與土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壤及沖積土
2.工業區位因素主要有(1)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礦産資源。(2)社會經濟因素——交通、勞動力、政策、市場、科技、經濟基礎、個人情感、其它。
3.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推進的原因有:(1)國際背景——發達國家産業結構調整,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産業。(2)國內背景——改革開放政策。(3)本地條件——a.南部沿海,交通便利。b.毗鄰港澳,利于接受技術擴散。c.靠近東南亞,市場廣闊。d.勞動力豐富。e.地價低廉。f.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g.悠久的開放曆史:”下南洋”。
4.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1)第一階段:由于工業基礎薄弱;礦産資源缺乏;勞動力豐富,以勞動密集型産業爲主導。由于投資規模小;勞動力密集型産業(如服裝、電子裝配)附加值低,工業化和城市化速度較慢。(2)第二階段:由于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化蓬勃發展,發達國家和地區新一輪産業結構調整,加上珠三角政策優勢喪失,勞動力成本上升,以高新技術産業爲主導。由于投資規模大;技術密集型産業(如電子)附加值高,工業化和城市化速度較快。
5.溫州模式的形成條件:a.人均耕地少(丘陵、山地多)。b.交通閉塞。c.礦産資源匮乏。d.有經營家庭手工業或外出經商做手藝的傳統 。e.獨特的開拓精神。f.政府的鼓勵。
6.蘇南模式的形成條件:a.自然條件優越。b.人多地少。c.有家庭手工業的傳統。d.工商業發展曆史悠久。e.毗鄰大城市,利于接受城市經濟輻射。f.水陸交通便利。g.勞動力素質較高(文化發達)
7.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與工業化過程中産生的問題有:
(1)産業升級面臨困境——原因:a.大背景:對外開放範圍擴大,長江三角洲的崛起。b.本地問題:(與長三角相比)珠三角的産業基礎、科技實力、人才隊伍處于劣勢,國內市場腹地較小,外資北遷。(2)城市建設相對落後——原因:城市規模急劇膨脹,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滯後。表現:a.城市規模結構不合理。b.城市之間缺少分工合作(産業結構趨同)。c.”城中村” (外來人口居住地)現象比較普遍。
(3)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原因:過度排放”三廢” 。表現:a.大氣汙染加劇:酸雨問題。b.水汙染加劇,”水質性”缺水問題突出。c.噪聲汙染。d.耕地銳減。e.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加劇
8.珠江三角洲可持續發展對策:(1)産業結構調整:發展石化、鋼鐵、汽車、造船等重化工業;(2)構建大珠三角城市群:加強分工與合作;(3)加強規劃和管理;(4)加強環境汙染的治理。
9.酸雨形成的一般條件:(1)能源結構:以煤炭爲主,排放大量酸性廢氣。(2)工業結構:工業發達,排放大量酸性氣體。尤其是高耗能的重工業(比如有色金屬冶煉、煉焦、鋼鐵等)。(3)氣候:溫暖濕潤的氣候(北方少酸雨現象)。(4)谷地或盆地地形:不利于廢氣擴散。
10.酸雨問題的對策——(1)調整能源結構:降低煤炭的比重;發展清潔能源;積極發展新能源。(2)提高能源的利用技術和利用率,節約能源。(3)對廢氣進行處理。(4)調整産業結構:發展輕工業、高新技術産業、第三産業,降低能耗。(5)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11.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一個地區或國家水資源的豐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徑流總量來衡量。
12.典型地區缺水原因:(1)新加坡:自然原因——島國,地域狹小,河流短小,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小。社會經濟原因——人口稠密,經濟發達,需水量大。(2)以色列:大部分屬于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稀少,蒸發大,河流稀少,徑流總量小。(3)珠三角:自然原因——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冬季出現鹹潮現象。社會經濟原因——水汙染嚴重;水資源浪費嚴重;人口衆多,工農業發達,水資源需求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