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的福州姑娘小梅(化名)常常腹瀉
最近,經過驅蟲,
排出了一條長約7.2米的蟲子。
省疾控中心寄生蟲科副主任醫師李燕榕說,
這是闊節裂頭縧蟲,
很可能跟小梅愛吃三文魚有關。
近年,大家越來越喜歡吃生食、火鍋、燒烤、腌制蝦蟹等,
得寄生蟲的機率有所上升,
應提高警惕。
“會動的面條” 竟是一條縧蟲
小梅挺能吃,剛吃飽又餓了,經常腹痛、腹瀉,有時還輕微的便血,一年多她瘦了10多斤。去年2月,她一陣腹痛,排便時竟拉出一條寬寬的“手擀面”,約20厘米長,“面條”還會動,嚇得她差點暈過去。可她那幾天沒吃面條,這是咋回事?
到小診所查看,醫生給她開了腸蟲清,吃下後,次日她又排出一根“面條”。此後,噩夢接連出現,每過二、三個月,她就會拉一根“面條”,最長的約60厘米。輾轉多家醫院,醫生都不知道“面條”是啥。
最近,小梅帶著“面條”到省疾控中心求助,李主任仔細查看“面條”,還有糞便中的成千上萬個蟲卵,一再追問小梅“是否愛吃生食?”小梅才想起,她愛吃生魚片,每個月都要吃三、四次,有時還從超市買回家,自己加工生魚片吃。李主任初步判斷,“面條”是闊節裂頭縧蟲。
她說,這種縧蟲可以活5~13年,且有幾千個節片,每一節都有一套生殖器官,繁殖力很強,“若頭節還殘留體內,蟲子就會繼續生長,像壁虎一樣,斷了尾巴,還能繼續長出來。”小梅服藥治療,排出一條縧蟲,身子約7.2米長,頭只有芝麻大,此後,她的腹痛才緩解。
54度以上高溫 5分鍾可殺死幼蟲
曾有媒體報道,一個17歲的外省女孩愛吃生食,體內長滿裂頭蚴。等到突發癫痫,醫生才發現,寄生蟲已在她的大腦裏打洞做窩,沒多久,女孩就去世了。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美國加州,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一名加州男子每天食用超市裏散裝的“三文魚片”,後因腹瀉便血來到醫院檢查,醫生從他的體內抽出了一條長1.6公尺縧蟲(Tapeworm)!
無獨有偶,據《星期天時報》報道,一名來自新加坡的男子,在食用超市“挪威三文魚”之後,從體內抽出了一條長2.8公尺的縧蟲,是該病人身高的1.5倍。
李主任說,縧蟲種類很多,生食、燒烤、火鍋、爆炒等方式烹饪的肉類、魚類、螺類等都有感染縧蟲的風險。像小梅這樣,由成蟲引起的危害是不大的,僅表現爲消化不良、腹痛、腹瀉。有些縧蟲的幼蟲對人的危害遠大于成蟲,比如囊尾蚴和裂頭蚴都具有遊走性,可以在身體各個部位“安家”,引起失眠、乏力、頭痛,甚至癫痫、陣發性昏迷、失語、視力障礙、失明、癱瘓等嚴重後果。棘球蚴寄生于肝、肺等亦可造成嚴重危害,甚至休克、死亡。
“54度以上高溫,只要5分鍾就可殺死囊尾蚴!”她強調,食源性寄生蟲是很容易預防的,只要把食物徹底煮熟再吃。不要追求口感鮮嫩,吃生的、半生不熟的牛羊肉、魚、螺、蛇、蛙等,不要生吞蛇膽。更不要寄希望于任何調料,無論是酒、醋、還是芥末,都無法有效殺死寄生蟲。平時切生菜和熟菜的刀、砧板要分開,用後洗刷幹淨;蔬菜和水果要洗淨;燒烤時,最好把肉類切開,徹底烤熟;生吞蝌蚪治病、生食黃鳝健身也不可取。
蛔蟲感染率低 不要擅自吃藥
腸蟲清是常見的蛔蟲藥,不少家長會自行給孩子驅蟲。曾有媒體報道:一個9歲的外省男孩拉出一條白色蟲子,懷疑是蛔蟲,家人自行買了腸蟲清給他吃,幾周後,男孩因頭痛難忍,撞牆而死。屍檢發現,男孩體內不止有蛔蟲,滿腦子都是豬肉縧蟲的囊尾蚴。原來,男孩的家長擅自用藥,未能及時發現縧蟲病,導致男孩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李主任說,發現長蟲了,不能擅自吃驅蟲藥。她強調,囊尾蚴和裂頭蚴在大腦裏存活,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在沒有排除大腦裏是否有蟲的情況下,擅自吃驅蟲藥,風險極大,應當盡快求醫確診後再治療。糞便中若發現有白色面條樣節片,須攜帶蟲體,到專業的醫療衛生機構咨詢、鑒定和治療,切勿自行服藥,以免耽誤病情。
她強調,近年,兒童寄生蟲的感染率很低,城市兒童幾乎沒有,因此,家長無需每年給孩子吃藥打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