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糧倉”已開始秋收。 永吉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吉林9月27日電 題:“黑土糧倉”的“雲端”收獲季
中新網記者 石洪宇
東北黑土地來到秋收時刻。在吉林省永吉縣九月豐家庭農場種植基地,4000畝稻田不時泛起金色波浪,仿佛在提示農場主肖建波盡快收割。
此時的肖建波卻正悠閑地在自家院子裏,用手機查看著秋收的進度。在遠處,實時顯示運動軌迹的收割機疾馳,它們只需工作6小時便可完成此前近百人3天的工作量。
這是近年來東北黑土地上出現的新景象。而這一切緣于“智慧農業”的加持。
“雲端數據表明,農場今年增産3%左右,利潤提升10%。”務農30多年的肖建波喜滋滋地說,這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
這家農場的“數據流”正是吉林省智慧農業中的一部分。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的吉林省去年糧食生産突破800億斤,正向千億斤糧的目標邁進。“藏糧于技”成爲實現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5G通訊、遙感、無人駕駛等技術開始在農業生産中廣泛應用。
從在黑土上播下第一粒種子起,來自田間的監控設備、懸在半空的無人機、太空中的遙感衛星帶來的數據,便成爲農民的“火眼金睛”,幫助他們了解作物長勢、預警病蟲害、精准防控減災、品控溯源。
業內人士認爲,數據正成爲繼日照、化肥、種子之外的重要農業要素。
張書豪是吉林省一家可視農業科技公司的負責人,肖建波正是該公司的首個客戶。“現在數字化、智慧化農業越來越受到種糧大戶的青睐。”張書豪介紹,該公司客戶遍布吉林省,涉及1家數字農場及157家可視基地及3個現代農業産業園。
張書豪介紹,公司已在田間建設了1500個農業感知數據采集基站,采集數據信息突破2億條,涵蓋600多種農産品,監測耕地面積達45萬多畝。這裏的數據顯示,客戶們的盈利水平均在提升。
張書豪還向記者展示了新式監控設備,其可提供一塊地的“小氣候”數據,能感知土地肥力狀況。而由中國、新加坡與泰國三方合作的國家級重點項目——吉林中新正大食品有限公司的養殖板塊,目前已使用了該公司的全套解決方案。
記者注意到,智慧農業也正在重塑村莊,村集體項目依托“黑科技”帶領規模各異的種植戶共同提升作業效率。
永吉縣萬昌鎮吳家村在村黨支部領辦、創辦的禾谷豐水稻合作社,有各類農機具100多台,每年流轉的4800畝水田實現智能化生産。
無人駕駛拖拉機、無人植保機、智能免耕播種機等設備廣泛應用,耕作效率大幅提高。合作社理事長王偉說,春耕時當地遭遇低溫並受疫情影響,但有了“黑科技”搶出了農時,作業時間減少一半。
按照計劃,各類智能化設備將開足馬力工作至10月上旬。最近幾天,在永吉縣萬昌鎮、一拉溪鎮的黑土地上,數十台無人收割機根據衛星導航設定的軌迹前進,機器轟鳴聲正在繪就“智慧農業”圖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