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有三個重要起源地,也是三個地標,它們分別是南宋時期的福建泉州港、元明時的漳州月港,以及清朝中葉的樟林港。
明洪武三年(1370年)起,樟林一帶初步形成漁港,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建成樟林寨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清廷允許與暹羅(泰國)進行大米貿易,樟林發展成爲商貿港,工作人員在清理古碼頭遺址時,出土了一塊“水道禁界”石碑就佐證了這一段曆史。
樟林港在清雍正、乾隆、嘉慶、鹹豐時期最爲繁榮,曆時百余年。其時廣東紅頭船、浙江白頭船、福建綠頭船雲集,航線北通閩、台、浙以至天津,東抵日本,南至越南、暹羅、馬來亞、婆羅洲等地,號稱粵東“通洋總彙”。樟林港是清代東南沿海最大的近海帆船貿易口岸,也是早期粵東以至閩南、贛南地區華人移民東南亞的主要出海港。
在20世紀50年代的港河清淤和圍海工程中,樟林港的曆史風貌逐漸湮沒,變成內陸城鎮。直至2016年,樟林古港——新興街古驿道被廣東省政府列入廣東省南粵古驿道示範段建設項目,這段輝煌曆史又活現在我們的眼前!經修複與保護,樟林古港現存地上古建築群和地下遺迹(古碼頭),其中包括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登記不可移動文物及曆史建築18處。2019年樟林村入選國家傳統村落名錄。
我們面前的這座廣東現存最大的天後宮,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1792年竣工。它以福建泉州天後宮爲藍本,是當年粵東地區建築規模最大的廟宇。“未上紅頭船,先拜媽祖娘”,這句話描述的是當年“壯士”們遠航出門前必先到天後宮拜拜媽祖的情形。現存古碑刻22塊,至今正殿保存完好的“清朝龍鳳陶瓷窗”尤其珍貴。
走過古港廣場,沿著古港河岸往前,來到南盛裏漁行巷9號,這裏是中國當代散文三大家之一的秦牧先生的故居。古港內的樟林古港碑的碑文就是由秦牧先生所撰。故居始建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占地面積387.5平方米,是一座土木建築類型的小四合院(俗稱“四點金住宅”)。
古居所在的南盛裏,是清光緒十年(1900年)新加坡華僑藍金生興建的大型民居建築群,規劃設計“中西合璧”,呈“五巷三埕一池”網絡狀布局,有房屋70座671間,以藍氏通祖祠,又名“錫慶堂”最具特色,其建築富麗堂皇,在1917年竣工。
我們在古道上見到的這座山海雄鎮廟,是在樟林地區擁有最高地位和最大影響力的廟宇,藏身于今東裏鎮南社村,始建于萬曆十四年(1586年),祀三山國王。“三山國王”是潮汕地區比較獨特的一種崇拜,至今,全樟林鄉每家每戶的門楹上都會貼著“山海雄鎮”字樣的神符,以保佑家宅平安。
再往上來到位于古港河西岸、建于清嘉慶七年(1802年)的 “新興街”。樟林港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以後逐漸形成“八街六社”格局,嘉慶七年(1802年)開辟新興街以應貨物囤運的需要。
全街長達200米,由54間兩層樓的貨棧組成。每間貨棧寬5米,長10米。我們見到的這座叫永定樓,又稱觀海樓,是新興街標志性建築,占地約800平方米,是早期獨立貨棧,同時是船舶航標。街上的南社古海關,建于清嘉慶年間,與新興街2號、4號同爲清代潮海關總口屬下東隴正稅口所轄樟林小口的關卡設施,見證了樟林古港的發展興衰。
古港附近的這座“風伯廟”,位于東裏鎮塘西村內,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始建,現存有道光七年碑,是一座具有明顯官方色彩的廟宇,風伯廟的建立在于保護洋船海上航行的安全。據資料介紹,風伯廟是由大洋船商人林泮的住宅改建的,而這位林泮還爲後人留下了另外一座財富,即“西塘庭園”。
西塘庭園坐落于澄海樟林塘西鄉,建于清嘉慶四年(1799年),這是潮汕第一座典型的蘇州庭園,也是樟林港經濟繁榮的又一佐證。其原主爲林泮,至光緒年間,被南社鄉“紅頭船”主洪元記斥巨資購得。洪家購後,特地派人赴蘇州尋覓原建築師後代,精工修葺。滄桑變幻,今園址幸存,舊景仍依稀可辨。
現在,樟林古港通過實施整體修複改造,恢複了曆史水道和街區格局,文化底蘊更加凸顯,充分印證了古港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曆史地位。重煥新生後的樟林古港,獲得了諸多榮譽:2017年獲評“廣東省宜居環境範例獎”、2019年被公布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樟林古港-新興街古驿道是一部“家國興盛”的記憶,對于今天的幸福生活來說,古驿道已然不僅是一條古舊的道路,而是一部恢弘的史詩——串起潮汕與世界發展的篇章。
來源:南粵古驿道網、樟林舊事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