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新加坡《海峽時報》8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怪物”——政客們的遊戲很危險 在角逐英國下一任首相的過程中,對華強硬似乎是先決條件。從美國到澳大利亞,政客們都曾利用“中國威脅”作爲爭取支持的手段。這凸顯西方對更加強有力的當今中國的焦慮。專家警告說,美中兩國正日益走向對抗。西方政客越來越多地通過“中國是全球怪物”的視角來看待問題,無疑助長了這種危險的軌迹。
將中國視爲威脅的想法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及近年來的行動,這些擔憂再次擡頭。在美國激烈的政治分歧中,“中國威脅”幫助通過立法,比如芯片法案,並得到兩黨罕見支持。
對抗中國也是美國及其盟友號召支持的一種手段。華盛頓恢複“四邊機制”等夥伴關系,並建立新的夥伴關系,比如與澳英簽訂安全條約。中國學者認爲,這些舉動表明西方所謂的“中國威脅論”重新擡頭。(西方的)這種觀點認爲中國崛起不會是和平的,中國試圖顛覆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中國被方便地拿來當成美國問題的替罪羊。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者鄭永年受訪時表示,“美國霸權的邏輯”意味著美國需要制造敵人,“特朗普時期,美國不斷退出國際機構,減少對盟友的資助。拜登上任後,想恢複這些同盟關系,但這樣做的唯一出發點是創造‘怪物一樣’的共同敵人,一個共同的‘威脅’,好讓其他國家追隨美國”。
中國學者認爲,北京的行動與實力相稱,旨在捍衛本國利益。且中國受益于目前的全球秩序,並沒有打破它的意思。中國想要的是被當成“平等的夥伴”來對待。
昆西研究所的安全研究專家邁克爾·斯溫博士認爲,中國比十年前強大得多,而且對自己的實力毫不避諱。但美國傾向于誇大中國軍力的威脅。這樣做對事情毫無助益。他表示,與五角大樓聲稱北京對美國軍隊構成“步步緊逼的威脅”的說法正相反,解放軍“在武器裝備、訓練和教育、行動和經驗方面仍表現出不足……”以“危言聳聽的更糟糕的方式”來定義北京構成的挑戰,是無益的。這種做法還關閉了相互接受或克制的機會,在氣候變化等緊迫問題上的合作變得次要。更令人擔憂的是,它造成這樣一種局面:圍繞台海的爭端或南海問題成爲“基本的零和戰略鬥爭”。
世界正面臨一種危險動態:雙方都認爲對方是最壞的,而誇大威脅可能成爲自我實現的現實。這樣的環境中,孤立事件很容易失控,這是巨大風險。鑒于美中關系的緊張,危機管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但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困難。爲避免不可逆轉的局面,現在需要冷靜的頭腦和克制的態度,而不是爲了狹隘的政治利益而妖魔化對方。(作者Danson Cheong,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