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秘書訪華的重要意義
9月19號,中俄之間的一場外交活動,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那就是普京的親信、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來華訪問,並出席了在福建南平舉行的第十七輪中俄戰略安全磋商會議。
這件事之所以會引發很多關注,主要是因爲近段時間,爲了分化瓦解中俄關系,西方媒體正不斷進行各種挑撥離間和片面解讀,比如把普京理解中國對烏克蘭戰爭的擔憂,硬說成是中國有意與俄羅斯保持距離,甚至還把上合峰會說成是對普京的“羞辱”。
像這種拙劣的政治宣傳,中俄自然是不屑于與之辯駁的。然而“湊巧”的是,上合峰會結束後第3天,普京最重要的親信帕特魯舍夫竟然來華訪問了。如此一來,中俄就等于是用行動回擊了西方的炒作,在俄羅斯戰場失利的背景下,此舉對于提振俄國內士氣將起到很大幫助,也能讓那些一心唱衰中俄關系的人閉嘴。
接下來,老莫首先需要跟大家聊聊,帕特魯舍夫在俄羅斯是一個什麽樣的身份地位。老莫注意到,帕特魯舍夫是普京的老熟人,他和普京一樣,也是特工出身,並且從1970年代起就與普京相識。正是因爲有著這樣的經曆和背景,帕特魯舍夫深得普京信任,這從他擔任的職務——俄國家安全會議秘書就可見一斑。
要知道,國家安全會議是俄羅斯所有強力部門的領導機構,由普京本人親自擔任主席,地位非常重要,即便是普京的親密盟友梅德韋傑夫,也只能屈居副主席。所以西方情報機構就認爲,帕特魯舍夫雖然只是俄國家安全會議的三把手,但他在整個俄羅斯政壇的地位,實際上僅次于普京和梅德韋傑夫。考慮到梅德韋傑夫已經擔任過一屆俄羅斯總統,目前已處于半退休狀態,因此帕特魯舍夫的實際排名應該還要更靠前一些,甚至屬于俄羅斯總統的替補人選。
清楚了帕特魯舍夫在俄羅斯政壇所扮演的角色後,我們就能理解,他的訪華對中俄關系有著多麽重要的意義。
老莫認爲,此次帕特魯舍夫來華訪問,其實代表的就是普京。因爲俄方發布的新聞稿已經說了,帕特魯舍夫訪華的任務之一,就是與中方討論兩國首腦在上合峰會期間達成協議的執行情況。而討論的內容,主要包括朝鮮半島、台灣地區和烏克蘭問題。另外,新聞稿還透露,在中俄戰略安全磋商會議上,雙方同意進一步開展軍事合作,重點是聯合演習和巡邏,並加強總參謀部之間的溝通。
可以看到,中俄兩國雖然在上合峰會期間,對地區安全問題著墨不多,並且還引來西方媒體的炒作,說什麽“中俄不和”。但實際上呢,中俄之間的各種合作機制太多了。雙方沒有在上合峰會上談論的問題,完全可以放在其他場合去交流。畢竟,峰會上人多眼雜,任何一句不夠嚴謹地表述,都可能遭到別有用心的解讀。相反,只有在中俄兩國出席的會議上,雙方才能說一些彼此“掏心窩子”的話。這也證明中俄關系有其獨特性,不是西方的膚淺眼光所能理解的。
拜登的言論與西方的宣傳自相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與唱衰中俄關系的西方媒體相比,美國政府卻完全是另一種論調,認爲中俄將加快聯手,甚至中國可能會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
比如9月18號,拜登就在一檔采訪節目上,罕見地同時對中俄發出恐嚇,要求普京不得使用核武器,中國也不得違反對俄制裁。
據報道,當時記者向拜登提問,如果普京考慮在與烏克蘭的沖突中使用化學或戰術核武器,那麽你將對普京說什麽。對此,拜登當即連說三個“不要”,並稱自己不會告訴普京這麽做的具體後果是什麽,但是他強調,只要普京膽敢使用核武器,那麽一定會有後果,俄羅斯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世界排斥。
緊接著,拜登又將矛頭對准中國,表示如果中國違反對俄制裁規定,那麽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他還暗示,假如中國不聽警告,那麽美國和其他國家可能會停止對中國的投資。
老莫覺得,拜登的這番言論,反映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實。那就是西方的宣傳自相矛盾,當西方媒體在拼命炒作“中俄分歧”時,美國政府卻在散布中國或將爲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的謠言,這兩者很顯然是相互沖突的。
而之所以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主要是因爲西方既想通過“中國援俄”的謠言,來渲染“中國威脅論”,加強內部團結,又想利用“中俄分歧”的謊話,來打擊俄羅斯國內的士氣,給人們樹立普京政府孤立無援的虛假印象。
老莫發現,西方的後一種說法,其實還挺有針對性的。因爲近期在烏克蘭戰場不斷喪城失地的緣故,目前俄羅斯國內已經爆發一場非常激烈的爭論,那就是究竟要不要發起全國總動員,奪回丟掉的地盤。
在這裏老莫得指出一點,關于是否發起全國總動員的問題,俄羅斯國內很早就在爭論了,只不過這種爭論只集中于上層,並沒有在全社會公開進行。畢竟,普京在戰前曾經承諾過,不會派義務兵上戰場,並且普京也一直沒有宣戰,而是以“特別軍事行動”的名義進行對烏作戰。
那麽在這兩層因素的制約下,普京政府就很難做出全國總動員的決定。但是呢,兵力不足又是前線俄軍無法繞過的現實,很多與俄軍關系緊密,對前線真實狀況了解頗多的人士,都在呼籲普京放下顧慮,從實際出發,以絕對優勢兵力盡快解決烏克蘭沖突,而不是一拖再拖,不斷地被北約和烏克蘭“放血”。
俄羅斯在朝著全國總動員的方向發展
過去一段時間,因爲俄軍在烏克蘭戰場打得還不錯,雖然攻勢緩慢,但是卻啃下了不少“硬骨頭”,所以普京並沒有采納這種建議。然而,隨著近期俄軍在哈爾科夫地區出現大規模潰退,俄羅斯國內的輿論氛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求進行全國總動員的呼聲越來越高。甚至就連俄羅斯官方媒體,也開始報道起了前線傳來的負面消息。像俄羅斯家喻戶曉的新聞主播謝列夫,就公開在電視節目上說,“過去一周可能是迄今爲止最糟糕的一周”,俄軍在烏克蘭前線的“絕望戰鬥”仍在持續。
老莫判斷,俄羅斯輿論風向的轉變,應該是得到了克裏姆林宮的默許。畢竟,誰也說不好,將來會不會真的走到全國總動員的那一步,所以提前進行一些輿論引導,讓民衆有個心理准備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與此同時,俄羅斯國內也有很多人在反對全國總動員,甚至是唱衰俄軍,而這種聲音,似乎也得到了官方的許可。比如俄羅斯最大的影視企業——莫斯科影業的主席卡倫·沙赫納薩羅夫就公開表示,俄羅斯必須承認在哈爾科夫地區的失敗,因爲只有承認失敗並得出結論,失敗才有意義。
與發言相對委婉的沙赫納薩羅夫比較,俄羅斯前議員納德什丁的觀點則要露骨得多,他直接揚言,在這場“殖民戰爭”中,俄羅斯贏不了烏克蘭。因爲俄羅斯缺乏發動戰爭的資源,而對手在經濟和技術層面上得到了最強大國家的全力支持,面對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俄羅斯“絕對不可能戰勝烏克蘭”。
令人稱奇的是,這樣一番有抹黑俄軍嫌疑的言論,居然是通過俄羅斯國營電視頻道NTV發布的。換而言之,納德茲丁得到俄羅斯官方媒體的背書,這背後傳達出來的信號,確實有點耐人尋味。
老莫猜測,此舉也許是莫斯科有意爲之。因爲普京的態度一直是,能不進行總動員就不進行總動員,這張王牌必須留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才能用。所以他並不希望國內支持總動員的呼聲占了上風,否則的話,就會形成輿論倒逼決策的局面,令政府失去轉圜的余地。
特別是像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這樣重量級的人物,都已經站出來支持全國總動員,要求將“特別軍事行動”升級爲“全面戰爭”的情況下,克裏姆林宮所承受的輿論壓力,就變得更爲巨大。此時,僅僅靠普京發言人出面否認有總動員的計劃已經有些不夠了。爲了取得民意上的平衡,俄官方就有必要放出一些相反的聲音。
總體而言,當前俄羅斯仍然在朝著全國總動員的方向發展,只不過速度的快慢將由普京來把控。到了真正需要的時候,支持總動員的聲音自然會壓過反對總動員的聲音。但考慮到接下來的三個月,是最難發動進攻的冬季,即便普京做好了總動員的准備,起碼也得等到明年春季才會實施。那麽在此之前,普京就需要一些信號,來提振國民的士氣。比方說,帕特魯舍夫的訪華,以及上合峰會等。而與之相對應的是,西方國家也會加大對俄羅斯的宣傳攻勢,通過強調普京政府的孤立無援,來打擊俄羅斯人對戰爭的信心。這種情況下,如何把握好輿論主導權,將是普京政府的一大考驗。
新加坡的態度,往往可以視爲一個風向標
對于未來的世界局勢,老莫有一個看法想跟大家分享,那就是新加坡的態度,往往可以視爲一個風向標。因爲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本身就是一個大國博弈的“風暴眼”,任何地區的熱點事件,都很容易牽扯到新加坡。所以對于新加坡方面發出的一些聲明或警告,我們有必要予以更多的重視。
比如,9月19號,有外媒刊登了新加坡法律和內政部長尚穆根最新的一次采訪記錄。那麽在這段采訪中,尚穆根又一次表明了新加坡的態度,那就是不願意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因爲一旦選邊站,後果將是“極具破壞性”的。
老莫注意到,尚穆根雖然強調新加坡不願選邊站,但是並沒有說不會選邊站。恰恰相反,他認爲盡管選邊站不符合新加坡的利益,但是要不要選邊站,很多時候並不是新加坡自己能決定的。也許在某個時間點,新加坡會被迫做出選擇。
老莫認爲,尚穆根的這段話,其實飽含了許多深意。在他看來,可能要不了多久,中美之間或者美俄之間,就會爆發一場大沖突。到那時,是否站隊、如何站隊,根本就不是新加坡說了能算的事情。
那麽,如果大國之間真的發生戰爭,新加坡會站在哪一邊呢?答案很顯然是美國。抛開新加坡和美國在金融方面的捆綁關系不談,光是現在,美國就已經有權使用新加坡的軍事基地,並且新加坡在美國境內也部署有武裝力量,爲的就是本土被攻占後,將來還有收複的機會。這說明,在新加坡眼中,只有投靠美國,才能在世界大戰中搏得一線生機。新加坡的一切戰略預案,也是圍繞著戰時與美國配合而設置的。
這種背景下,當新加坡部長尚穆根又一次發出新加坡不願站隊,但是站不站隊,我們說了不算的警告後,老莫就不禁擔憂,未來的國際局勢可能會大不樂觀。其中最有可能爆發危機的地方,就是明年開春之後的烏克蘭。因爲屆時普京說不定會橫下心來,發起全國總動員,以泰山壓頂之勢解決烏克蘭問題。而作爲報複手段,美國則可能會聯合新加坡,在馬六甲海峽對俄羅斯貨船進行堵截和扣押。如此一來,美俄就將走到攤牌的那一步。何去何從,也就不再是新加坡所能左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