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趙益普孫廣勇 辛斌 趙覺珵 柳玉鵬】“今天,我們正式宣布建立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這是雙方關系史上新的裏程碑,將爲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發展注入新的動力。”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主持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今年我國最重大的周邊外交行動,也是習近平首次同東盟國家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峰會當天通過《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聯合聲明》,雙方就中國-東盟總體關系、政治安全合作、經濟合作、社會文化合作以及地區和國際合作達成31項共識。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東盟國家的學者、民衆都對雙方關系升級“將造福11國20多億人民”充滿期待。但在域外,既有美國極力渲染中國和相關國家在南海的爭議,也有七國集團(G7)想拉東盟國家支持“奧庫斯”(AUKUS)。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站在“三十而立”的曆史節點上回溯過往並展望未來,中國—東盟越來越成爲一個命運共同體,這一趨勢不是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可以輕易動搖的。
9月11日,在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現場,參會者在東盟國家展區泰國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習近平提出5點建議
習近平22日與東盟輪值主席國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共同主持峰會。“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年來,走過了不平凡的曆程。”習近平當天在題爲《命運與共 共建家園》的講話中,回顧“這30年,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格局深刻演變的30年,是中國和東盟把握時代機遇、實現雙方關系跨越式發展的30年”。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說,峰會中,東盟和中國領導人共同憶及雙方之間的廣泛合作,並討論如何進一步加強關系。
中國和東盟22日共同宣布,建立有意義、實質性、互利的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湯之敏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中國對外關系定位中,“合作夥伴”意指發展共贏,“戰略夥伴”強調夥伴關系的全局觀和長遠觀,“全面”則是指合作領域的提質、擴容、升級。中國—東盟關系升級表明雙方積極應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將主動作爲,深化合作。
柬埔寨《高棉時報》評論稱,30年來,東盟—中國政治互信不斷加深。從1996年的“全面對話夥伴”到1997年的“面向21世紀的睦鄰互信夥伴”,再到2003年的“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如今雙方已成爲亞太地區成功合作的典範。
路透社報道稱,習近平22日告訴東盟領導人,中方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願同周邊鄰國長期友好相處,共同維護地區持久和平,絕不尋求霸權,更不會以大欺小。“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他引用中國古語,表示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東盟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
對于未來中國和東盟的關系,習近平22日提出5點建議,包括共建和平家園、共建安甯家園、共建繁榮家園、共建美麗家園和共建友好家園。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說,習近平強調,要做地區和平的建設者和守護者,堅持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攜手應對威脅破壞和平的各種負面因素;要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國際和地區的事大家商量著辦。
香港《南華早報》稱,中國在其外交中提高了對東南亞的重視,習近平22日宣布一系列具體舉措。他表示,中方願啓動“中國東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議,包括再向東盟國家提供1.5億劑新冠疫苗無償援助等;願盡早啓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建設,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將啓動中國東盟科技創新提升計劃,向東盟提供1000項先進適用技術,未來5年支持300名東盟青年科學家來華交流等。
“中國是東盟國家周邊的政治經濟大國,就像一個大齒輪一樣,帶動著東盟國家這些小齒輪高速轉動。”柬埔寨民間社會組織聯盟論壇項目計劃部主任謝莫尼勒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以自己的發展經驗、技術資金優勢爲東盟國家創造大量發展機遇,這是一個大國真正的擔當。
東盟期待“黃金時代”
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老撾中華總商會會長布拉帕感慨“一帶一路”倡議帶給老撾巨大變化——中老鐵路和橫跨老撾高速公路的設想和實施,把老撾由“陸鎖國”變爲“陸連國”。他說,30年來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卓有成效,雙邊貿易額增長80多倍。中方提出構建更爲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現在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黃金時代。
新加坡《海峽時報》22日報道稱,該國總理李顯龍當天在峰會上表示,東盟和中國在疫情期間繼續加強夥伴關系,不僅去年東盟躍升爲中國最大貿易夥伴,即便在保護主義擡頭之際,雙方仍通過推動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在貿易自由化方面發揮領導作用。新加坡因此歡迎東盟和中國關系升級爲全面戰略夥伴關系。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全面戰略夥伴關系中的“全面”凸顯出雙方合作的領域將更廣、合作程度將更深。中國與東盟的合作還將不再局限于區域層面,未來可能會擴展到全球層面。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在中國與東盟舉行峰會前,美國極力炒作所謂中國在南海的“侵略性”行爲。中國領導人在峰會上強調,要共同維護南海穩定,把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表明該地區的矛盾可以在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框架內解決。馬來西亞《東方日報》說,該國總理伊斯梅爾在峰會發言中呼籲,各方在南海問題上都要保持克制。
許利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與東盟在南海方面的爭議能通過雙邊渠道得到妥善解決,只要雙方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照顧彼此核心關切。對于個別國家和媒體推波助瀾地渲染矛盾,本地區國家心知肚明,知道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底線在何處。謝莫尼勒告訴記者,相對于某些習慣于“畫餅”的域外大國,中國是東盟真正的朋友。柬埔寨已接棒成爲東盟輪值主席國,相信未來一年,中國—東盟關系將取得更大發展。
東盟和中國有共同價值觀
在中國和東盟升級關系之際,G7的一個舉動引發關注。擔任G7主席國的英國22日宣布,12月10日至12日將在利物浦召開G7外長會,並首次邀請東盟國家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參會。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在聲明中說,會議將磋商在經濟、科技和安全等領域加強關系的措施,構築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相互合作的全球網絡。
英國《衛報》評論稱,在美英澳“奧庫斯”三邊安全夥伴關系引發擔憂的背景下,G7此舉可能被視作試圖爭取東盟國家支持。東盟國家對“奧庫斯”存在分歧,尤其是印尼和馬來西亞對此提出尖銳批評。印尼防長說:“我們的立場是,東南亞當然應該保持無核狀態,我們擔心這將引發一場軍備競賽。”馬來西亞防長希沙姆丁·侯賽因則警告“奧庫斯”可能導致東盟解體。他說:“我們尤其不希望東盟因爲超級大國的地緣政治沖突而解體。”
《南華早報》稱,“奧庫斯”在簽署之前沒有與東盟在內的地區國家協商,注定讓亞洲失望。最初表示支持的菲律賓和新加坡,隨後也坦露擔憂。因爲“奧庫斯”有明確的威懾“大棒”,但沒有外交“胡蘿蔔”。它的挑釁性質可能會削弱其他地方的外交努力。
“本區域和平與繁榮的另一關鍵因素是中美關系。”《聯合早報》說,李顯龍在峰會上強調,本區域國家希望與美國和中國都建立良好關系,不願選邊站,認爲中美交往將“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南華早報》稱,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上周六說,在亞太地區制造隔閡分裂,挑動沖突對抗,搞軍事政治集團小圈子的潮流和趨勢,“理應受到最堅決的集體抵制”。他同時表示,中方注意到,東盟方面獨立自主地提出了自己的印太展望,一些理念和原則與中國的外交政策理念相契合。
對于西方拉幫結派常用的“價值觀”之說,柬埔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主任涅占達利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今天東盟和中國合作的成功正是源于共同的價值追求:致力于地區和平穩定,致力于開放、包容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