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ating Profile 評級概要
主要優勢
NEO是國內最早的公鏈項目,主打智能經濟,知名度較高,投資者以及開發者社區均有一定人氣。
NEO網絡運行穩定,通證發行、分配機制合理,詳盡的項目發展路線規劃,長期來看有一定前景。
NEO布局多個行業,形成了自己的生態圈。DApp種類豐富,共有100多個,用戶及社區活躍度高。
NEO團隊在區塊鏈行業有豐富經驗,背靠全球開源社區進行技術開發,專業安全團隊審計代碼。
主要風險
共識機制和發展路線存在一定中心化風險,團隊去中心化之路的進展較爲緩慢。
“智能經濟”的目標有些寬泛,我們認爲NEO目前的生態中,區塊鏈遊戲行業與智能經濟契合度不高。
二級市場活躍度對比競爭者沒有突出優勢,團隊所持通證已經解禁,並承諾每年使用不超過1500萬NEO。我們認爲團隊抛售通證的可能性較低,但仍應關注項目方錢包地址。
評級機構
通證通研究院
評級時間
2018年10月21日
標簽
基礎鏈、智能經濟
[ 2 ] Project Outlook 項目前景
2.1 利用區塊鏈結合數字身份與數字資産發行,使實體資産的價值能夠在區塊鏈上傳遞
NEO的目標是實現分布式的“智能經濟”網絡。將數字身份與資産數字化結合起來,使用智能合約對數字資産進行自動化管理。NEO的願景是搭建區塊鏈與實體資産的橋梁,解決資産數字化、在鏈上確權、流通交易、價值傳遞的需求,以及區塊鏈身份的匿名性和用戶希望數字資産所有權得到有效保障的沖突。
我們在現實中通過政府、組織官方提供的身份證明去驗證個人或其他法律主體的身份。而在區塊鏈的世界中,我們通過地址(一般是公鑰的哈希值,它具有可驗證性、不可僞造的特點)去驗證一個“區塊鏈身份”。區塊鏈身份與現實身份之間的關系往往是錯綜複雜、難以追蹤的。
NEO將支持一套兼容 X.509 的數字身份標准。這爲一些需要驗證用戶身份信息的DApp提供了一個相對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也可以用于驗證應用開發者的身份。這套標准爲用戶以合法的數字身份使用應用或是發行數字資産打下基礎。
用戶可以在NEO公鏈上發行自己的資産,並通過NEO網絡自由地交易流通。由于NeoVM虛擬機的圖靈完備性(可以通過流程化的程序語句解決一切可計算的問題),用戶可以自由地編寫並在NEO網絡運行智能合約,這也爲鏈上DApp的提供了強大的擴展性。截至2018年9月,NEO官網展示頁面已有70多個DApp,另有50多個DApp處于開發階段。NEO鏈上有80種用戶及組織發行的自定義資産。
2.2 基礎鏈領域開發難度大,競爭激烈。除非有重大技術突破,後來者往往難以得到發展空間
NEO是一個基礎的、底層公鏈,其開發難度較大,周期也比較長(公鏈,公共區塊鏈,即任何人都可以獲取曆史區塊信息,向網絡廣播交易,或是參與共識機制的區塊鏈網絡)。NEO是國內第一個自主研發的開源底層基礎鏈,在基礎鏈領域也有一些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例如海內外其他有同類功能的基礎平台ETH,EOS,QTUM,TRON等等。
NEO在鏈上生態的建設稍顯欠缺,目前正處于生態建設重點突破階段。對標2015年主網上線的ETH,ETH發行的資産數量(ETH有超過100000種ERC-20通證)、DApp數量(ETH有超過1900個DApp)目前遠超NEO。相比主網上線三個月的EOS,NEO的DApp數量被迎頭趕上,在市值等方面暫時落後對手。在這些方面,NEO較同是國內的QTUM量子鏈有一定優勢,與波場TRON比較接近。
區別于這些競爭對手的是,NEO具有比ETH更快的理論每秒交易數量(tps)上限,以及相對穩定的出塊時間。NEO也針對用戶數字身份的驗證提出了解決方案,爲用戶發行數字資産的審計、提供法律層面的保障創造了可能。
NEO有科學的發展計劃路線。據了解,團隊開發工作正有計劃地進行。NEO近日發布了3.0規劃,著眼于爲大型企業提供基于NEO基礎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將區塊鏈接入更多的商業應用。此前NEO的底層技術也被應用到一些商業公司的區塊鏈應用當中,例如法大大和Onchain基于微軟開放平台建立的電子存證區塊鏈系統“法鏈”。
NEO仍然會堅持開放的公有鏈的發展路線,並且未來會服務于選擇公鏈的企業級大規模應用。同時,有關數字身份驗證的技術複雜度高,目前的方案有基于CA證書的認證、基于信任鏈的身份認證以及二者的結合,用戶可以在匿名性和身份認證之間進行選擇。我們會持續關注NEO的發展動向。
[ 3 ] Technical Analysis 技術分析
3.1 采用創新的dBFT共識算法,擁有更高的理論網絡效率,智能合約支持主流計算機語言
NEO在共識機制、經濟模型、智能合約上均有一定的創新。共識機制方面,NEO采用dBFT(代理拜占庭容錯),系統中有約2/3以上的安全節點,即可保證網絡正常運行,一次網絡確認代表最終確認(相對的,BTC通常需要3~6次確認才能確認一筆交易,對應30~60分鍾,而ETH通常是20~30次,約6分鍾,NEO確認僅需要20秒)。
經濟模型方面,NEO采用兩種原生通證,NEO以及燃料GAS,總量均爲1億,分別行使管理職能、經濟職能。
智能合約方面,NEO的合約可以通過傳統的計算機語言如C#、C++、Java、Go等編寫,並與IDE無縫對接,降低了開發者的學習成本,促進了NEO開發者生態圈的繁榮。
3.2 NEO Foundation對網絡控制權過高,去中心化進度緩慢
區塊鏈網絡是一個分布式的記賬系統,對于公鏈而言,任何節點都可以參與到網絡的記賬當中。這就産生了一個問題:在可能存在“惡意”的節點,拒絕接受打包交易或廣播不合法的交易的情況下,大部分正常節點應該如何達成共識。共識機制的可靠程度決定了區塊鏈的容錯能力和穩定性。
以比特幣、以太坊爲代表的PoW算法(Proof of Work),是一種概率性的算法,節點獲得記賬權的概率與其算力大小成正比。它通過要求節點大量計算Hash值,直到符合一定的條件,才能打包一個“區塊”並向網絡廣播,如果獲得下一個區塊記賬權的節點接受了之前區塊並在此基礎上“延展”了區塊鏈,則認爲該區塊成爲網絡的“共識”。PoW提高了節點獲取記賬權的成本,而要對區塊鏈網絡發動攻擊,至少需要掌握51%的算力,攻擊者要付出巨大的經濟成本。最終的共識結果是概率意義上——一筆經過N次區塊確認的交易是非法交易的概率隨著N的增長指數性降低。
PoW算法消耗大量的計算資源,以換取網絡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共識。而另一種共識算法PoS,則存在分叉攻擊容易實現的問題(PoW模式下算力只能從主鏈切換到另一個分叉進行挖礦,而PoS主鏈通證的持有者自動擁有了分叉幣的相應比例權益,因此他們會支持分叉,主流的PoS機制需要特別增加對這種行爲的懲罰措施)。
NEO采用的dBFT算法是pBFT(實用拜占庭容錯)的改進。BFT算法很容易理解:系統中的N個節點輪流當選“議長”發布一個新增區塊的提案,收到提案的剩余“議員”節點之間也會互相通信,並對提案進行投票。當收到超過2/3的確認後新區塊成爲共識(少數服從多數)。共識是確定性的,區塊中所有交易的合法性僅需要1次確認。
但是BFT算法也存在缺點:當網絡中節點數量增加時,其通信時間會不可控的上升,帶來網絡擁堵。即使是改進過的pBFT算法,其時間複雜度也是O(N^2)多項式級,意味著當更多的節點進入網絡時,一個區塊得到確認的時間最終將會不可控地增長,網絡會變的擁堵。另一方面,多余的節點反而會降低網絡效率。
NEO采用的dBFT爲解決這個問題采用代理投票的的方式,僅有通過通證持有人投票選出的共識節點能夠獲得記賬權。這些共識節點輪流擔任“議長”與“議員”的功能。在目前的NEO網絡中,實現共識所需的最小共識節點數爲4個,目前NEO主網有7個共識節點,可以允許2個節點發生拜占庭錯誤,在這7個共識節點中,有一個已由NEO開發者社區City of Zion運行,另外6個目前由NEO Foundation運行。我們認爲,NEO爲了保證區塊時間和網絡效率,犧牲了部分去中心化程度。
現有的共識機制都不可避免的帶來中心化問題,dBFT也不例外,從機制層面限制了大部分節點參與共識的可能。盡管共識節點是由持有NEO通證的節點投票選出的,但投票權過于集中、共識節點容易被掌控等問題仍然存在,這種算法更適合應用在共識節點數量不多的私有鏈、聯盟鏈之中。
NEO Foundation發布了關于NEO網絡去中心化的聲明,承諾會逐步降低對共識節點的控制,但根據NEO在2018年7月發布的去中心化路線圖,這項承諾最早會在2019年實現。在NEO主網上線的近兩年間,主網上已有一個開源組織City of Zion代表了一個共識節點,其余組織的共識節點現在測試網運行。據悉,目前已在測試網運行的節點有NGD (NEO Global Development)、KPN(荷蘭皇家電信)、Swisscom Blockchain。NEO的去中心化進程正在進行中,我們期待測試網的這些節點能正式在主網運行,同時期待NEO Foundation開啓共識節點競選流程。
NEO接受任何組織及個人參選共識節點的申請,開發者可以通過NEO-CLI客戶端進行選舉投票。NEO Foudation目前持有超過3500萬NEO通證,代表了至少35%的投票權。如果NEO將來全面開放共識節點的自由參選和投票, NEO Foundation仍會掌握一定的話語權。中心節點數量過少也削弱了網絡安全。以7個共識節點爲例,只要超過2個共識節點出現故障,整個網絡的共識過程便不能完成。在dBFT網絡中,1/3的惡意節點會帶來網絡失效,2/3的節點被一個團體控制則帶來中心化問題,增加節點數量又會拖慢網絡的運行效率,這也印證dBFT是一個適用于中小規模或私有化場景、易受到網絡攻擊影響並存在中心化風險的共識機制。NEO Foudation會隨著社區的發展適時增加共識節點的數量。
3.3 網絡運行穩定,沒有分叉、黑客事件,但安全性及容納高峰交易的能力仍有待驗證
自2016年10月NEO主網正式上線的兩年來,很少出現過嚴重的網絡擁堵、失效或是大規模的安全漏洞,不過NEO網絡中的交易一直比較少,遠遠沒有達到設計所容納的上限。
截止區塊高度2764300,整個網絡的總交易只有約1710萬筆,結合最近的區塊交易數量,我們估算NEO網絡目前處理的平均tps僅有1tps左右,低于近期ETH網絡5~6的tps,以及在網絡承載能力上受到大量批評的BTC(2~3tps)。目前NEO只有測試網絡達到了1000tps,而主網還沒有經曆過高並發交易的情況,結合2018年7月NEO網絡遭受大量“垃圾交易”攻擊的情況,NEO主網的承載能力尚有待驗證。
針對網絡安全性問題,NEO也定期雇用代碼審計公司對代碼安全作出檢查,同時推出Vulnerability Bounty Program鼓勵漏洞檢查者對網絡穩定做出貢獻。
3.4 應用較爲豐富,産品體驗良好,代碼更新頻率穩定
NEO針對不同的終端推出桌面、手機、網頁、硬件錢包共計25款,其中一部分是由開源社區貢獻的,其中又分爲全節點完整客戶端和輕錢包,能夠滿足各場景用戶和開發者的需求。
在代碼的更新方面,我們通過分析Github上的主要代碼倉庫並與ETH、TRON、QTUM做出對比。
NEO無論從代碼倉庫數量,開源項目範圍,代碼貢獻者人數,提交數量,Star(關注)的數量,被Fork(可理解爲他人在原代碼基礎上改進或借鑒到他人的項目中)的次數,近期的代碼更新頻率落後于ETH。對比國內的QTUM和TRON,三者的Star數量不相上下,NEO的更新頻率居中,但開發者數量有些落後。
最近的一項統計數據表明,數字通證項目的Github 更新頻繁程度與其市場流通性通常呈負相關。我們綜合各項目發展階段、代碼更改提交方式的考慮,認爲NEO是開源程度和國際化程度均較爲出色的項目。
NEO將在2018年Q3~Q4對分布式文件存儲協議NeoFS、抗量子密碼學機制NeoQS、跨鏈資産交換協議NeoFS的研發進展作出報告。
[ 4 ] Project Team團隊評定
4.1 國內最早的區塊鏈項目之一。創始團隊成員資曆較老,經驗豐富。
NEO現有組織架構如下:
NEO Foundation (NF): 爲NEO的發展制定戰略,主要組成人員爲NEO創始人達鴻飛、張铮文。
NEO Global Development (NGD): 是NEO基金會下設的執行機構,成立于2018年3月,負責執行NEO基金會制定的戰略,致力于技術研發、市場運營及社區拓展。
在NEO的組織架構體系之外,值得一提的還有NEO Global Capital (NGC)。NGC成立于2017年末,由來自科技創業、傳統資本市場、管理咨詢等領域的成員組成。NGC是獨立于NEO的風險投資基金,兩者並無從屬關系,NEO Foundation是NGC的重要LP。旗下有兩支基金,其中NGC Fund I 專注于區塊鏈領域前沿技術的投資(追求財務回報,投資標的並不局限于NEO生態),另一支NEO Eco Fund 致力于 NEO區塊鏈的生態布局,不追求賬面上的財務回報。兩支基金總體規模約爲4億美元。
關鍵人物:
Founder達鴻飛,是中國區塊鏈行業核心意見領袖,連續創業者。多家銀行、股票經紀人、票據交換所的區塊鏈顧問。2014年創立NEO,一個用來登記、流通與交換數字資産的區塊鏈平台,成功引領潮流,而NEO也成爲中國區塊鏈社區的標杆。同時也是Onchain分布科技的CEO。
另一位Founder張铮文,NEO創始人兼核心開發者。區塊鏈技術和計算機安全專家,dBFT共識算法作者,CISA信息系統審計師,曾任職于盛大、火幣,從事信息安全和數字貨幣研發。爲NEO(原名小蟻)貢獻了大部分的早期代碼。Onchain分布科技聯合創始人。
NGD總經理趙晨,擁有多年銀行及國際金融跨職能管理經驗。致力于區塊鏈行業技術溝通、構建開發社區、重塑業務模型,熟悉國際區塊鏈技術發展,推動區塊鏈技術和商業對接。
盡管NGC並不是NEO組織架構的一部分,但因NGC所管理的兩支基金對NEO的運營資本和生態均有顯著影響,因此這裏也列入NGC合夥人的情況。
NGC創始合夥人朱威宇,前國泰君安證券高級分析師,多次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嘉獎。NEO、Zilliqa、Aergo、Trias、IoTeX等項目早期投資人。
NGC創始合夥人林羅傑(Roger Lim),Bluzelle、Tomocoin、Switcheo等項目顧問,此前Webvisions公司創始人(一家成功的新加坡雲計算公司)。
NGC創始合夥人谷濤,並購專家,Rhodium Capital和龍樹資本合夥人,操刀項目價值總計數十億美元。
NGC創始合夥人陶榮祺,前NEO理事會秘書長,成功區塊鏈投資人,投資案例包括以太坊、Factom(公證通)、NEO、Lisk、Elastic等。
NGC運營合夥人Piyush Chaplot,前Innosight Ventures(新加坡風投基金)合夥人,雲計算SaaS公司Smart Audit創始人,此前就職于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工作。
4.2 團隊募資經驗非常豐富,技術上較爲依賴開源社區
NEO的技術開發主要通過開源社區協作的方式進行。NEO Foundation以資金支持的方式在全球範圍內(主要是海外)孵化各類技術社區,通過協作一起推進NEO項目的開發進度。這樣使NEO團隊有更多的精力和資金去做品牌的推廣與運營。
NEO比較知名的技術社區有:
City of Zion(CoZ),運行了第一個非NEO基金會的共識節點,爲NEO開發了NeoScan區塊鏈浏覽器、NeonWallet錢包以及NEO的Python API,以及Go語言編譯器。
來自國內的開發者社區NEL ( NewEconoLab ),爲完善NEO智能合約基礎設施建設,開發了將錢包地址、智能合約Hash等人類難以記憶的長字符串用單詞短語代替的NNS——NEO域名系統。
來自南美的Neo Research,開發了快速搭建私鏈和發布智能合約的工具neocompiler.io、neo-Tests。
NEO是較早發行通證融資的項目之一,創始人融資經驗豐富。初期項目啓動時NEO得到PA鐳厲資本和9位自然人投資,以1000萬元人民幣的估值出讓10%的股權。此後的融資通過衆籌的方式進行,共進行兩輪。
[ 5 ]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生態建設
5.1 通證發行總量固定,機制有較大創新,能夠激勵用戶持幣
NEO內置了兩種原生通證NEO和GAS,與BTC、ETH等基礎鏈的通證模式不同。用戶可編寫智能合約,在NEO鏈上發行自定義資産。
NEO通證總量1億個,在創世區塊已經全部生成,根據持有NEO的份數可行使相應的管理職能。包括投票選舉共識節點的權利、投票修改NEO網絡參數的權利。NEO的最小單位是1,不能再繼續分割,在進行轉賬等操作時也要遵循這個原則。目前NEO的轉賬無需手續費,但不排除將來網絡出現擁堵時優先打包支付手續費高的交易的情況。手續費的支付、智能合約的運行需要消耗燃料通證GAS,GAS代表了使用NEO網絡資源的權利。
白皮書中規定了初始通證NEO的分發機制:50%(5000萬個)NEO按比例和輪次分配給衆籌認購的支持者,剩余50%鎖倉一年(2016年10月17日至2017年10月16日),交由NEO Foundation管理,用于支持NEO的長期研發、生態維護,並承諾不會進入交易所流通。其中10%(1000萬)分配給NEO開發者和Foundation成員、10%(1000萬)用于激勵NEO社區開發者,15%(1500)萬同于投資其他區塊鏈項目,所得收益歸NEO Foundation所有,15%(1500萬)視情況使用。理論上每年使用不得超過1500萬NEO。
GAS通證總量也是1億個,但在創世區塊中其數量爲0,隨著每一個新區塊的生成而被“開采”,按比例分配給NEO持有者,GAS代表使用NEO網絡資源的權利。在白皮書中,GAS的産生速度被設定爲第一年每區塊8個,第二年7個,逐年遞減直到每個區塊産生1個GAS,産量達到1億上限則不再産生新的GAS。生成的GAS按持有NEO的比例進行分配,任何時間一個NEO地址都可以發起一筆交易認領自己分配到的GAS。與PoS不同的是,普通NEO節點無法參與記賬,不參與共識過程,僅僅能領取GAS的分配。
NEO的區塊間隔時間相對穩定,目前(2018年9月)約爲20s左右。BTC、ETH 等PoW系通證的出塊時間其實是一個隨機變量。而NEO的共識過程不需要消耗大量計算資源,僅需要少量中心節點(目前是7個)完成共識,因此其出塊速度是通過算法控制的。
截至2018年9月23日13點,NEO區塊高度已經達到了2764300,主網運行時間706天,平均22s一個區塊。1億個NEO通證全部分配完畢,GAS已經産生了約17190000個,其中已被認領的數量約11075000個。
從NEO通證持有者的分布來看,NEO共有190000個持幣地址,其中NEO Foudation持有4550萬個NEO(其中,3500萬NEO處于凍結中),理論上的流通數量是6500萬個。前46個地址持有超過100000個NEO,占到流通通證的52.3%。總體來看,NEO主要集中在Foundation和各大交易所,而散戶的持有則比較分散,這導致交易所和Foundation掌握了投票權與管理權,可能會有中心化的操縱風險,主要依靠社區對NEO大額持有地址進行監督。
從NEO與GAS的內在價值來說,兩種通證均有上限且永不增發,持有NEO的份額不僅代表了對NEO網絡及日常事務的管理權,也可以隨著區塊産生取得所分配的相應的GAS。由于將來智能合約的部署、執行,資産的發布、交易都會消耗GAS,如果NEO的生態能夠穩定發展,那麽GAS、NEO的價值就能夠得到保證,用戶持有NEO的時間越長,獲得的GAS收益越多,相當于激勵用戶長期持倉。
5.2 在多個行業應用布局,DApp數量豐富
NEO具有多方位、全面的生態系統布局,主要集中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遊戲行業、企業應用、安全領域四方面。
NEX是一個將NEO網絡和一個側鏈交易撮合引擎結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計劃于2018Q3~Q4上線。NEX將支持更大的並發流量,支持複雜的市場訂單如限價訂單等。NEX還計劃支持NEO與ETH的跨鏈資産交易,也將支持NEO主鏈上的智能合約和自定義資産。
NEO已經上線的DApp還包括提供點對點數字資産管理服務的SEA(藍鯨淘),智能招聘平台Moonlight等,共計74個。
NEO近期也開始布局區塊鏈遊戲産業。2018年8月,中文開發社區NEL成功主辦了NEO區塊鏈遊戲開發大賽,致力于發展NEO區塊鏈遊戲生態,孵化成立NEO區塊鏈遊戲社區。最終一款回合制卡牌遊戲CardMaker獲得最佳遊戲獎並贏得NEO基金會獎勵的80萬人民幣等值GAS。
NEO遊戲開發大賽參賽頁面共有42個遊戲,經過簡單的體驗,我們認爲大部分遊戲內容質量一般。盡管獲獎遊戲在創意上有一定特色,但由于現階段大部分遊戲玩家對遊戲資産安全性的要求,以現有的中心化服務器技術可以解決,使用區塊鏈技術會增加用戶的學習成本,很多參賽作品也沒有發揮出區塊鏈技術的特色。如果想要深耕區塊鏈遊戲領域,將非常考驗NEO Foundation的戰略能力及NEO社區的開發潛力。
5.3 社交媒體及用戶社群活躍度高,線下推廣活動與交流豐富,NEO Foundation資金運作合理
NEO非常重視社交媒體運作、活動宣傳、品牌運營與商業合作。從國外各個社交平台如Facebook、Twitter的粉絲數量來看,NEO的社交平台活躍度明顯高于EOS、QTUM,與ETH的數據也比較接近。Reddit和Discord群關于NEO的討論大多集中在技術、NEO官方活動的討論、DApp的開發等方面,說明社群運營者的組織能力較爲出色。
與NEO達成合作關系的公司有Ontology ( ONT,本體 ) ,ElastOS ( 亦來雲 )。Ontology與ElastOS的目標同樣是以區塊鏈技術爲基礎,打造智能經濟生態圈。NEO還與微軟合作舉辦了第一屆NEO開發者大賽,近500名參賽者參加,評選側重技術與業務層面,最終一款遊戲類應用Nachomen獲得一等獎。NEO也計劃與開源社區CoZ、荷蘭皇家電信公司KPN、Swisscom Blockchain合作建設共識節點。
Ontology是一個聚焦于身份和數據交換的公鏈項目,和NEO是技術合作關系。Ontology使用了NEO智能合約系統,兩個項目將會保持獨立,基于各自的願景發展生態。NEO智能合約體系與NEO虛擬機作爲合作的部分授權給ONT使用。
如前文4.1所述,風險投資基金NGC(NEO Global Capital)旗下的第一支基金NGC Fund I投資了包括Ontology、智能合約平台Zilliqa、智能合約安全平台CertiK等在內的30余個項目。第二支基金NEO Eco Fund通過戰略投資幫助NEO建設生態。該支基金投資了證券代幣發行(STO)平台Republic和GlobaCap、區塊鏈遊戲平台BlaCat、去中心化交易所Neon Exchange ( NEX )、穩定幣Alchemint ( SDS ) 等約30個項目。由于NEO是NGC Fund I的重要LP,我們預期該基金的收益將對NEO的運營資本起到一定補充作用。
此外,NEO也經常在全球主要城市、大學校園內組織見面會、編程比賽等活動。
[ 6 ] Project performance 項目表現
6.1 交易所上線時間長、海內外覆蓋面廣,交易活躍程度目前一般,價格波動較大
據CoinMarketCap,NEO目前已上線包括Binance、Bitfinex、Huobi、ZB在內的海內外30家主要交易所,覆蓋面廣。超過一半的交易量集中在Binance、Bitfinex、DigiFinex三家交易所。根據2018年9月23日的數據,最近24小時的成交量約爲9142萬美元,流通市值約12億美元。
今年初以來,整個數字通證市場經曆了一輪時間較長、幅度較大的下跌。NEO的日成交金額自2018年1月15、16、17三日創下14.5、16.6、15.9億美元的天量後一路下滑,近30日平均成交額僅7000萬美元左右,對應換手率約6%。相較高點122億美元的總市值,NEO的總市值目前已縮水90%,期間最大跌幅達到91.6%,對比ETH的最大跌幅86.2%、EOS的最大跌幅81.9%,NEO的波動率更大,價格穩定性弱于競爭對手,當然部分原因是前期漲幅過大。
6.2 整體估值回歸合理,市場情緒低落,謹防交易風險
NEO通證價格約18.5美元,流通市值目前約12億美元,在基礎鏈領域排名第5,落後于ETH(238億美元)、EOS(51.5億美元)、Cardano(21.5億美元)、TRON(14.7億美元)。美元成交額也落後于以上4個項目。從換手率角度來看,NEO與TRX、ETH平分秋色,而較大落後于EOS。成交活躍度方面NEO略遜色于競爭對手。
NEO前期的漲幅過大,今年以來的回撤幅度也較大,這可能會對投資者的信心造成一定影響。另一方面,團隊幾乎不做市值管理,前期漲幅也不排除是因NEO爲第一國産公鏈引起。另外, NEO Foundation承諾其持有的已解禁的通證不會進入交易所流通,但仍應防範抛售風險。
通證通評級框架的指標體系:
通證通評級框架從價值和風險兩個維度,5個一級指標和20個二級指標對項目進行評價。每個二級指標爲15分制,各維度總分分別爲150分。價值得分和風險得分均是越高越好。
1. 項目前景
在價值維度,對項目的市場空間進行測算,考察項目對應的市場痛點和應用場景。
在風險維度,對項目的發展計劃進行評估,判斷發展計劃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對項目面臨的競爭格局進行評估。
2. 技術分析
在價值維度,考慮區塊鏈與項目的相關性,探查區塊鏈與項目在各方面的聯系是否緊密,對項目的結構形態和創新度進行評估,辨別平台結構的適用性。
在風險維度,評測項目的技術研發難度和進度,跟蹤代碼更新頻率和質量,若項目産品已經上線,則是對已出産品體驗評測。
3. 團隊評定
大多數的區塊鏈項目在當前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因而區塊鏈項目團隊的評估尤爲重要。
在價值維度,對團隊的技術和運營實力進行評估,這裏定義的項目團隊還包括項目方的外部資源,具體來講有項目顧問、外部投資機構等,我們將對外部資源進行合理的評估。
在風險維度,對項目的團隊基礎做基本的評估,看團隊所在組織是否成熟,是否有過募資經驗,看團隊結構是否合理,人員是否齊備,進一步看團隊成員經曆與項目的關聯度。
4. 生態建設
在價值維度,評定項目是否有良好的通證機制,包括通證的激勵機制、回購機制、增發、解禁等,從而判斷通證的內在使用價值,考察項目社區的數量和質量,包括各個社交平台活躍度(twitter、facebook、telegram等),判斷社區熱度。
在風險維度,從項目與已有商業機構、公共部門的合作情況來評估業務和市場進度,評估項目對監管與合規的重視程度,對監管和合規重視程度越高,項目正規化運營的願景越大。
5. 項目表現
在價值維度,通過主要媒體對項目的引用量、搜索量與浏覽量,反映市場對項目的接受程度,作爲市場熱度的判斷標准,通過項目通證的交易量(換手率)以及交易所支持數量等二級市場指標,來測度項目的流動性。
在風險維度,比較項目與同類項目通證的市值規模,判斷項目通證的估值水平,比較項目與同類項目通證的的價格波動幅度,直接判斷項目通證的風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