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選擇了美國來“反對中國”嗎?
最近在美國和新加坡的聯合聲明當中,有涉及台灣的內容,因此有一些評論認爲在當前中美的博弈當中,特別是在涉及台海局勢當中,新加坡選邊站,它們選的是美國,來“反對中國”。
這個理解是不對的,新加坡並沒有選擇站在美國一邊來“反對中國”,在聯合聲明中有關台灣海局勢的段落表示,也並不說明是新加坡站在美國一邊來反對中國,實際上對于這樣的一種表述是可以做各方面的理解。
我們對于新加坡的外交政策,要有一個最基本的了解,那就是新加坡是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它是一個小國,但是新加坡從立國之後,從李光耀開始一直到現在的李顯龍,新加坡領導人的政策一直是很務實的。
新加坡的國情非常特殊,它是一個由華人群體,在從前的英國殖民地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國家,最早它是馬來西亞聯邦的一部分,但是由于馬來西亞是由馬來人獨大,馬來人掌權的,他們排斥華人。所以在1965年,當時的新加坡雖然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作爲一個地區的領導人李光耀,毅然決然的就宣布要獨立,因爲只有獨立,新加坡它才有前途,如果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新加坡永遠沒有前途。
獨立之後新加坡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充分發揮了小國的智慧。如果說在冷戰時代新加坡它必須要站在西方陣營這一邊的話,還是情有可原的,因爲新加坡有個很顯著特點,它是被伊斯蘭文化的。
伊斯蘭文化圈本身沒有對錯之分,但是在印尼和馬來西亞這兩個伊斯蘭國家的包圍之下,當時新加坡跟中國沒有建立外交關系。而且在冷戰時期,像新加坡這樣的一些東南亞國家,它們認爲中國輸出革命,他們也不願意跟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但是我們說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後,這個情況完全改變了。
在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之後,這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而且那個時候新加坡也已經看到了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必將在東南亞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即使沒有超過美國的話,也會跟美國並駕齊驅。
所以新加坡一直是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采取一種平衡的立場,它既不偏向中國,但它也不偏向美國,它試圖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新加坡確實做到了這點。另外對于新加坡跟台灣的關系,我覺得也是比較特別的,這個情況到前幾年還有,但是減少了。
新加坡國土太小,無法在自己的國家展開比較有效的,比方說空中的訓練,也包括陸軍的訓練,因爲新加坡軍隊也沒有作戰經驗,所以他們很注重像以色列的這樣的國家,以及像台灣這樣的一個地區的軍事合作,而中國方面對此也是采取一個默認的態度,但是近年來我們看到更明顯了,就是由于隨著中國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大,新加坡也跟中國的合作當中獲得了更多的好處。
雖然兩國之間有時候也會有一些問題,但是總體來看的話,新加坡要保住自己在東盟十國,另外它不僅要跟東盟內部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影響。新加坡是亞洲最好的深水良港之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軍港,其實也一直在爲美軍提供服務。
隨著台海危機的日益逼近,那麽新加坡也采取了一個就是比較務實的態度,就是它們呼籲兩岸之間要和平解決分歧,它們不希望看到台灣海峽發生武裝沖突,在中美之間不選邊,不站在哪一邊,同時盡量跟美國和中國都保持一個友好的合作。
了解新加坡的情況的朋友們都知道,新加坡這樣的一個國策是不會改變的,它有些戰術上可能會做一些微調,即使兩岸發生軍事沖突,如果台海發生戰爭的話,新加坡肯定不會站在中國大陸這邊,但是他也不會站在台灣那邊,他應該還是會采取一種勸和,只有發揮一種中立的作用,新加坡的利益才能夠得到保障,這一點是非常容易理解。
#新加坡總理談中美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