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爲期三天,直至星期五(11月11日)結束。主辦方星期四也邀請了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訪問學者、前外交部長楊榮文發言。
第二屆年度經濟課題對策全球會議(Next STEP Global Conference)星期三(11月9日)開幕,維文致辭時談到技術民族主義將如何影響世界繁榮。
他說,自歐洲複興和工業革命以來,全球都在爲同一套技術體系而努力,包括基礎科學、應用科學、科技和商品。這在過去一兩個世紀裏,加快進步的速度和降低成本。以晶片爲例,制造成本下降而功率卻提高了。共同技術體系的分化將導致成本增加。
過去數百年來,因爲有全球共同的努力,協力發展同一套技術體系,才得以降低許多科技的成本。中美一旦走上技術脫鈎之路,競相發展各自的體系並相互制約,不僅會導致通貨膨脹加劇,也將進一步擾亂全球體系。
維文在總結時以牛頓第三定律爲比喻說,每個動作都會有相等和相反的反應,希望強國朋友切記這一點,也記得其他國家“有自由選擇權和選項,尋求開放和包容的架構”。
中美技術脫鈎或造成全球分裂不再繁榮與和平
“不僅如此,技術脫鈎也會進一步擾亂全球體系。而這個全球體系,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75年裏,一直是推動世界和平、穩定和繁榮的力量。我們擔心世界會變得更分裂、分化、不那麽繁榮,內在通脹更高,以及更不和平。”
是否能達成技術上的不結盟雖言之過早,但維文說,他只是把這項建議放到台面上來,告訴各國大家有權最大限度地拒絕選邊站。
他說,長久以來大家都習慣了“美國治下的和平”,以及美國建立的國際體系,但如今美國認爲這個體系已無益于它,想要改變。楊榮文認爲,美國若以被外界視爲是自私的方式尋求改變,就會失去道德地位,如果美國願意轉向一個多極體系,那過渡進程對所有國家就會容易許多。
如果中美不能妥協,那他認爲,其他國家就必須嘗試在科學、技術和供應鏈的領域,建構一個更開放、包容的多邊網絡,並建議在這些領域推動不結盟運動。“大家必須承諾保持科學開放,公平分享和獲取知識産權。建立一個能彼此競爭的系統,比的是誰最創新、可靠和值得信賴,而不是誰選擇靠攏哪一個陣營。”
楊榮文:美若自私改變將失去道德地位
維文說,其他國家都依賴,也希望利用中美兩大強國的技術和經濟實力。無論是軟件或硬件,中美體系有多少重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兩國是否願意彼此接觸、互動。
原來的不結盟運動始于1960年代,當時國際社會爲了制衡以美國和蘇聯爲首的兩極化體系而發起了這個運動。共有120個國家加入,新加坡在1970年成爲其中一員。
要在強國對立的國際秩序中,繼續在科學、技術和供應鏈三方面加強合作,外交部長維文醫生建議,中美以外的國家可以在這些領域推動“不結盟運動”,建立一個多極、開放和以規則爲基礎的大環境。
美國近期一再收緊對華晶片和半導體設備出口,在技術上向中國宣戰。楊榮文以中國發明的造紙技術和火藥爲例說,中國獨有這些技術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最終也無法阻止技術外流。同樣的,美國通過長臂管轄,不讓其他國家輸出技術給中國,這只能延緩但無法阻止中國取得這些技術。
經濟課題對策全球會議由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以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聯辦,旨在爲全球面對的經濟難題尋求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