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選參與計劃的業者也須提議可裝置在機器人身上的通報機制,讓機器人在發現有它無法清理的桌面時,通知清潔工人接手。
目前,一些食閣使用機器人收碗碟和托盤,但不清理桌面。
國家環境局探討使用機器人協助清理小販中心的桌面,以減輕清潔工人的工作負擔,爲食客提供更好的用餐環境。
小販中心每天的營運時段內,機器人的總充電時長不能超過一小時,並且須在充電後連續操作數小時,以確保它在用餐高峰期能持續工作。
據記者觀察,該小販中心格局寬敞,座位之間有相當的距離,有利于機器人穿行。小販中心也有一個相當大的托盤收集中心,約四個小販攤位的大小,相信可用來安置機器人和充電底座。機器人也可以在托盤收集中心內清空垃圾箱。
方姓菜頭粿小販認爲,使用機器人不是壞事,但前提是機器人得真的把桌面抹幹淨,速度要快,不會阻礙到食客及妨礙小販的工作。
延伸閱讀須能確認餐桌沒食客 不誤把“霸位”紙巾當垃圾 業者:開發清理熟食中心桌面機器人極具挑戰
環境局日前通過政府電子商務網站GeBIZ招標,邀機器人供應商設計適用于小販中心的桌面清理機器人。根據招標書,機器人必須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自動辨認出適合清理的桌面,並在少于一分鍾內完成清理工作。
“環境局因此有意探討在小販中心使用機器人清理桌面,協助清潔工人縮短翻桌所需的時間。爲期兩個月的測試會在一個合適的小販中心展開。機器人最基本須具有感官能力,把餐具托盤和桌面上的垃圾區分開來。”
料在馬西嶺小販中心試行
環境局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實行食客強制歸還餐具和托盤的條例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清潔工人的工作負擔,但他們仍須在餐具和托盤送清洗前,分類好餐具和丟棄食物殘渣,並清潔桌面。
受訪小販普遍認爲,機器人不適合用于較舊、座位距離小,以及人流非常高的小販中心。以麥士威小販中心爲例,除了白領食客多,也吸引許多遊客,或許較不適合使用機器人。該小販中心的黃姓糕點小販說,那裏在用餐高峰時段都擠滿了人,根本沒空間讓機器人穿行。一些遊客不熟悉本地條例,沒有歸還托盤和餐具,也會阻礙機器人抹桌子。
馬西嶺小販中心的小販受訪時透露,之前已聽說那裏可能展開機器人測試。他們表示不排斥機器人清理桌面,但對機器人的有效性持保留態度。
林姓飲料攤小販則擔心,使用機器人的費用會由小販承擔。她透露,除了攤位租金和雜費,每個攤位每月還得付500元的洗碗費,如果還須付費使用機器人來清理桌面,會讓他們吃不消。
環境局擬議開發的機器人必須能快速穿梭于小販中心內,且不對食客和小販造成不便和傷害,也不會破壞小販中心的設施。機器人會將桌面垃圾,例如骨頭、包裝紙、用過的紙巾,以及食物殘渣掃進所配有的垃圾箱,然後以抹布擦幹淨桌面。當機器人感應到垃圾桶滿了,會到指定區域清空垃圾箱。
這項機器人測試預料會在馬西嶺小販中心進行。根據招標書,機器人供應商設計桌面清理機器人時,須以馬西嶺小販中心的座位距離爲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