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危機談判組有100多名制服警員及心理專家,除了在罪案現場觀察形勢,也得細心聆聽、收集並分析對象的背景信息和精神狀況,從而制定適合的談判策略,通過溝通讓緊繃的情緒降溫,萬不得已指揮官才會考慮武力攻堅。
“同樣地,行動團隊也很疲憊,工程師一心求死,讓團隊難與對方溝通。但身爲訓練有素的談判員,我們不會忽略對方的苦痛和訴求,只希望和平地化解危機。”
現爲助理警察總監的德沃勒詹當時還是新人,他回憶道,因爲長時間不進食,工程師非常虛弱,稍有不慎就可能摔下來。
危機談判組采用兼任制隊員平日須履行警務
爲了應對類似事件重演,警方在1984年設立談判團隊,並在2002年重組升格成爲危機談判組,如今已成立20周年。
她說:“我去年就遇過一個男子坐在18樓窗沿鬧自殺,他神志不清,說話不連貫,有迹象顯示他有精神健康問題。對于這類的事件,打感情牌或許有效,可能是拉他一把的鈎子(hook),但也可能是引爆器(trigger),因此需要時刻觀察他的言行,進行心理分析。”
心理專家梁慧芳(32歲)2015年加入危機談判組,她以專業知識協助警方評估潛在的風險,如談判對象的心理情況、該用什麽語氣和用詞談判等。她受訪時說,心理專家也一同站在前線,現場情況瞬息萬變,每個看似不起眼的線索和動機都可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德沃勒詹說,危機談判組去年共動員65次,如今更多人意識到小組的重要角色,出動次數有上升的趨勢。
家庭有問題,事業又不順,飽受困擾的菲律賓籍工程師爬上八層樓高的起重機,揚言要跳下,想要輕生解決煩惱。警方危機談判組站到前線,費盡口舌與心思規勸,終于讓他回頭。
最終,在民防部隊幫助下,工程師自行從起重機爬下來,讓德沃勒詹和團隊松了一口氣。
德沃勒詹透露,危機談判組每三年錄取一批新隊員,除了必須有一定的辦案經驗,申請人要懂得傾聽和團隊協作,之後還得通過寫作、心理和情景模擬測試,最終合格才可正式入隊。危機談判組采用兼任制,隊員平日須履行本職警務,有需要才會被動員。
那是2003年9月10日,地點是楊厝港一處工地,幾乎持續了24小時的挽救是警方危機談判組副局長(行動)德沃勒詹(Devrajan Bala,50歲)難忘的一段經曆。“我印象很深刻,因爲當時在楊厝港的深隧道陰溝系統工地,距離太遠還用大聲公與對方隔空對話,花了21小時才勸服他下來。”
危機談判組是在1974年拉裕事件後組成的,當時兩名日本赤軍和兩名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的恐怖分子,在新加坡毛廣島煉油廠安置炸彈,劫持了拉裕號駁船的五名人質。
據《聯合早報》統計,今年1月至9月間,媒體至少報道了11起本地對峙事件,有至少16人被逮捕,其中包括擾亂公共秩序,涉及人質、受困者和企圖自殺的事件,危機談判組和特別行動指揮處的警員以及民防人員往往都在現場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