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護基金行政總裁張怡怡指出,活躍樂齡站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如何吸引義工持續回來服務,這樣才有更多機會培訓長期義工,包括如何更有效地同患上失智症或抑郁症等的病人溝通,或有能力識別精神受困擾的迹象,從而盡早爲患者尋求幫助。
她建議政府給予活躍樂齡站更多支持,協助開發更多活動和培訓義工與職員,讓他們具備溝通等相關技能,可幫助促進不同群組之間的互動。
飛躍社區服務通過旗下的11個活躍樂齡站、一個樂齡活動中心以及兩個樂齡教育中心,爲年長者提供約80到100項由全國樂齡學苑發起的活動。
她也認爲,機構之間的合作非常重要,比如與家庭醫生的合作就應該加強,尤其是活躍樂齡站已經逐漸成爲所有年長者的接觸點,可更好地協助醫生監察年長者的醫療需求。
如何招募並留住長期志願者是多數活躍樂齡站面對的挑戰,可能解決辦法之一是推出更多有意義的活動來吸引生活水平較高的年長者參與,然後鼓勵他們轉當義工,借助他們的優勢幫助有需要的人。
從明年7月起,所有活躍樂齡站將有生命體征檢測儀器,協助年長者按照家庭醫生的指示,記錄個人的生命體征。
“吸引人才不只是企業面臨的問題。我們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方法可以是提供更多有意義的活動,讓他們了解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過,受訪的活躍樂齡站運營者強調,設計活動吸引生活水平較高年長者的做法有個難題,就是必須同時確保弱勢年長者不會覺得他們被忽略。
飛躍社區服務副執行主任胡麗雲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機構通過插畫、繪畫和學習樂器等大衆化活動來吸引不同背景的年長者參與,可是學曆不同的參與者即使所用的語言也可能存在差距,導致溝通問題。“以前我們通過樂齡活動中心專注照料租賃組屋的居民,但隨著活躍樂齡站逐漸有不同生活背景的年長者參與,之前服務的弱勢年長者難免會感到不適應。我們只能盡量向他們解釋,但要在兩者之間建立起互信,確實需要一些時間。”
旗下有一個活躍樂齡站的家護基金主要爲年長者提供居家醫療服務。這個機構目前共照料2000名年長者,但只有30名到50名義工,而理想數目是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