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韓對中國遊客實行歧視性入境措施的同時,有個國家卻明確表態“不對中國旅客入境設限”,這個國家的衛生部長在國會上用了三個“反問句”來解釋爲什麽這麽做:
1-如果要求中國旅客必須進行檢測,是不是也要對其他地區進行同樣的檢測?
2-如某地出現感染高峰就要求進行檢測,會不會導致國際慣例誕生?
3-如本國遭遇新一輪疫情,其他地方又會如何對待我們?
這個國家就是新加坡!
中國人對新加坡並不陌生,各類影視劇也經常出現與新加坡有關的鏡頭和內容,曾經的“新馬泰三國遊”更是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中國遊客,最熱門的新加坡參觀景點有魚尾獅公園、聖淘沙島、環球影城、金沙賭場等等。
但對于我來說,新加坡最具吸引力的並不是熱門景點,而是有趣的新加坡人:非常特殊的民族構造,以及融化而來的既熟悉、又頗具市井氣息的生活文化。
先說新加坡民族構造,目前最新數據出自2020年,中國移民及後裔(或稱華人)占比74.3%,超過三百萬;馬來人13.5%,約54.5萬人;印度人9%,約36.2萬人;其余由菲律賓、白人、阿拉伯人、緬甸人、泰國人等民族構成,共13萬人。
這些華人中,以福建話爲母語的群體超過三分之一,潮州、粵語、客家話等使用頻率也很高,其中的“henghua”就是興化話(又稱莆仙話),是指原籍福建興化府(現莆田、仙遊)、使用閩語支系莆仙方言的中國移民。
如果把興化話和福州話等福建方言都納爲福建移民的話,那入籍新加坡的福建人大約在160萬左右,占比新加坡總人口接近三分之一。
難能可貴的是至今仍在堅持使用母語,哪怕新生兒也會送到語言班專門學習母語。
龐大的民族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新加坡的人文與生活習俗,也可以概略地說:新加坡文化就是中國文化,比如新加坡政府主打的民族街–牛車水,新加坡人去牛車水是爲了購物,只要進入新加坡的中國商品,都能在這裏找到。
牛車水附近就是寶塔街和西米街,是紙扇、油傘、對聯、絲綢、書畫等中華文化産品的集中地,也是外國遊客最喜歡休閑購物的地方。
到了晚上,這片區域搖身一變成爲中國民間獨有的大排檔,從極具地方特色的各類粿條粉絲到各種蒸煮煎炒油炸的佳肴,以及中國人情有獨鍾的各式鹵味、火鍋等等美食,幾乎應有盡有。
除了民族構造,新加坡另一大特色是組屋(組合排列的房屋,並不是祖上傳下來的“祖屋”)。
組屋制始于上個世紀60年代,當時的新加坡剛剛脫離英國殖民,擁有住房的國民不足10%,時任總理李光耀籌備七年建成第一批“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只要每月收入低于1500新元的新加坡人都可以申請,到了90年代,申請標准逐漸放寬到月收入3500新元以下皆可。
具體租金視收入水平和組屋面積浮動,簡單說就是“收入越低的人,租金越便宜”,目前已知的最低租金是一戶印度移民,月收入低于800新元,每月僅需交納26新元租金(一室半廳,又稱一房式)。
按照新加坡住建局的數據統計,超過85%的新加坡人都住在“組屋”裏,所以很多人誤認爲住在組屋裏的都是窮人,這個觀點說對也不對,因爲新加坡有“人民組屋”和“産權組屋”兩種區別。
人民組屋就是新加坡政府修建的廉租房,所有權歸政府,居住者只有使用權。但是,當居住者有了購買能力後,可以優先以政府制定的優惠價格買下居住的組屋,這個時候的人民組屋就會轉變成産權組屋,所有權從政府轉變爲私有(必須家庭購買,35歲仍是單身只能買小戶型,買下組屋住滿五年後方可轉售)。
在2008年時,新加坡只有7%的公民還住在人民組屋裏,只能說這部分組屋的居民是低收入群體,並不代表所有住在組屋裏的新加坡人都是窮人,因爲新加坡除了組屋以外的商品房,全部都是高檔住宅,年薪不過百萬都不敢想到那種。
由于組屋建造時優先考慮居住,所以大部分組屋的空間都很局促,部分組屋甚至沒有客廳、雜物間和廚房,21世紀之前的組屋幾乎都沒有煙道(組屋禁止擅自打孔),這也給生活在組屋裏的新加坡人造成了不少困擾,尤其是沒有廚房。
再加上大多數新加坡移民都是勞工和上班族,買菜做飯不僅費時費力,還不一定省錢,間接推動了新加坡的“國民食堂”發展。
好萊塢制作的第一部全亞裔商業電影《瘋狂的亞洲富豪》,裏面有這麽一組鏡頭:一群揮金如土的亞洲富豪,下飛機後的第一頓飯不去米其林餐廳和高檔海鮮酒樓,不約而同最後都聚在小販中心裏大快朵頤。
這個小販中心就是新加坡人離不開的“國民食堂”,202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新加坡一共有130多家“國民食堂”,基本大同小異,只有少部分會劃出專門的印度菜和清真菜區域,其余清一色以中餐爲主,區別是每家食堂的招牌菜不同,口味也略有鹹淡。
既然是“國民食堂”,那定價自然也是國民水平,常見的炒面、飲料、湯飯、小吃等等都在1-5新元以內,海蛎煎、手撕雞、糖醋魚等家常菜4-8新元,類似烤鴨、叉燒、烤五花肉拼盤這樣的硬菜價格,基本不會超過18新元。
今年86歲的食堂林老板出生于二戰日據期間,祖籍福建南平,聽說有福建老鄉來吃飯,特地找來史料開始解說:新加坡“國民食堂”最早誕生于1819年的英殖民時期。
原來,當時的新加坡港口主要承載發往歐洲的橡膠與礦石等海運貨輪,大量來自中國、印度和馬來半島的強壯勞動力,負責港口物資的裝卸工作,這些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勞工,雖遠離家鄉卻也忘不了家鄉的那份美食,于是碼頭邊就有了移動攤販在售賣小吃,爲了統一管理,英國人幹脆劃出專門的區域方便勞工吃飯,這就是最早的“國民食堂”。
如今,新加坡人青睐食堂是因爲菜市和電氣價格極高,如果本地人自己買菜做飯,不計算工時費的前提下,綜合成本也要比“國民食堂”高出20%左右,更何況食堂聘請的都是專業廚師,林老板爲了提高競爭力,甚至從內地請來知名大廚授課傳藝,普通人在家很難做出這麽美味的一日三餐,所以大部分新加坡人都不願意在家做飯。
普通新加坡人去食堂是爲了省錢省事省時,而年輕人卻把食堂當成社交媒介,俨然成了最休閑的社交娛樂中心,也有穿著大牌的年輕俊秀在食堂裏三五成群,時而開懷大笑,時而舉杯共飲。這就是電影《瘋狂的亞洲富豪》中的那個場景,“國民食堂”不僅僅是普通人的食堂,也同樣是富豪的食堂。
與其他景點比起來,我覺得這才是新加坡最有魅力、最值得欣賞的一面,貧富的差距只存在于銀行卡的數字上,而不是存在于生活中和階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