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德勤新加坡稅務合夥人)
爲了便于居家辦公的雇員申請扣稅,我建議爲個人提供一種簡化而高效的方式,即根據總雇傭收入的法定百分比(例如,總雇傭收入的1.5%,每月上限爲100元),或固定金額乘以居家辦公的天數(例如,居家辦公每天5元),來做爲居家辦公有關扣稅的計算方法。
近年來,普遍廣泛性的政府支持計劃變成縮減版(或被淘汰)的典型例子包括雇傭補貼計劃(Jobs Support Scheme,簡稱JSS)和企業所得稅的部分免稅計劃(Partial Tax Exemption Scheme for Companies)。在2023年預算案中扭轉這一趨勢幾乎是不切實際的。
■稅制改革大方向
此外,隨著可持續發展以及“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的話題在許多企業和政府議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加速新加坡綠色轉型的政策也不容忽視。
關于上述問題中的“如何”,我國政府可以先研究其他稅收管轄區爲了應對第二代“防止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 2.0)”而推出或計劃推出的措施,除了以企業開支爲基礎而提供的優惠政策外,也可推出更具針對性的優惠政策框架,而不是廣泛的優惠政策框架。
在未來幾年,政府可能會慢慢期望企業降低自身成本采取更大的主動權;優化政府的財政資源,政府的支持要更具針對性,減少普遍廣泛的支持,這種信息傳遞有可能變得更加直接,而不再含蓄。
如果2023年預算案包含額外財政措施,例如在所得稅方面有部分免稅項目,以此促進涉及碳信用的交易,這可能會進一步使新加坡向碳服務中心樞紐邁進。
我認爲與BEPS 2.0相關的全球稅制改革的發展,可能會導致政府逐步響應德勤關于在中短期內加強“研發”稅額抵免政策的呼籲。
■“中”言(不一定)逆耳
■微調一些措施
今年的預算案須要巧妙地應對關鍵性挑戰,例如保持經濟的競爭力,以及如何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中保持生活成本可控。
目前,居家辦公的員工可以將部分家庭開支,如電費和電信費作爲雇傭收入的扣除項目。享受扣除的金額只能是增量的部分,這些費用是爲工作而花費的,並且沒有雇主報銷。
此外,隨著可持續發展以及“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的話題在許多企業和政府議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加速新加坡綠色轉型的政策也不容忽視。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2022年其他演講和場合,也曾經強調“須與新加坡人坦誠對話”。
盡管國內稅務局可以接受基于居家辦公前後的賬單對比和分攤共同費用的替代方法,但要追蹤每月的賬單和訂閱費挺麻煩。
2023年預算案于2月14日公布。今年的預算案須要巧妙地應對關鍵性挑戰,例如保持經濟的競爭力,以及如何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中保持生活成本可控。
2022年11月底,政府宣布碳信用交易無須繳納消費稅,這表明政府對碳市場的支持。
最近幾年預算案中提出的建議,我個人已經開始期待對新加坡的稅收和勞工政策進行小幅調整。在本文最後,我將討論一個人力方面的問題,供政府進一步考慮。特別是在當前環境下,員工的工作選擇和態度已變得更加多樣化。
談到“何時”,稅務專家普遍認爲,許多BEPS 2.0措施中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需要在實施前小心解決。若新加坡率先推出相關措施,並不十分有利,可能等到國際上達成共識會更好,與此同時對法規的影響和設計進行研究,以便在需要時可以快速實施。換句話說,選擇采用“快速跟隨者”而非“先行者”的策略可能是最切實可行的。
稅制改革是許多大型跨國企業(MNE)議程上的課題,新加坡的稅制將如何及何時調整,確保跨國企業按15%的“全球最低稅率”(global minimum tax)繳稅受到密切關注。在過去,新加坡政府爲支持各類跨國企業在新加坡開展業務活動,提供許多低于15%優惠稅率的稅收優惠政策。因此,人們對新加坡會如何以及是否能夠繼續利用稅收優惠或其他財政措施,來吸引外國投資並保持經濟競爭力,抱有極大興趣。
然而,要計算因居家辦公而産生的增量費用可能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