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東南亞中心的一個繁華城邦,以其蓬勃發展的經濟和嚴格的治安制度而聞名。
這個小國如何成爲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呢?
政府
根據憲法,新加坡共和國是代議制民主國家,實行議會制。
實際上,自 1959 年以來,它的政治完全由一個政黨——人民行動黨 (PAP) 主導。
總理是議會多數黨的領袖,也是政府行政部門的首腦。
總統作爲國家元首主要扮演禮儀性角色,他或她可以否決最高級別法官的任命。
一院制議會有 87 個席位,幾十年來一直由人民行動黨成員主導。
有趣的是,還有多達9名被提名的成員,他們是最接近贏得選舉的反對黨的失敗候選人。
新加坡的司法系統相對簡單,由高等法院、上訴法院和數種商業法庭組成。
人口
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擁有約 5,354,000 人口,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裏 7,000 人(每平方英裏近 19,000 人)。
事實上,它是世界上人口第三稠密的國家,僅次于中國澳門和摩納哥。
新加坡的人口高度多樣化,許多居民都是外國出生的。只有 63% 的人口實際上是新加坡公民,而 37% 是客工或永久居民。
種族方面,新加坡74%的居民是華人,13.4%是馬來人,9.2%是印度人,約3%是混血或屬于其他族群。
人口普查數據有些偏差,因爲直到最近政府才允許居民在他們的人口普查表格中選擇一個種族。
語言
雖然英語是新加坡最常用的語言,但該國有四種官方語言:中文、馬來語、英語和泰米爾語。
最常見的母語是漢語,約占人口的50%。
大約 32% 的人以英語爲第一語言,12% 的馬來語和 3% 的泰米爾語。
顯然,考慮到官方語言的多樣性,新加坡的書面語言也很複雜。
常用的書寫系統包括拉丁字母、漢字和源自印度南婆羅米系統的泰米爾文字。
新加坡的宗教
新加坡最大的宗教是佛教,約占人口的 43%。
大多數是大乘佛教徒,紮根于中國,但小乘佛教和金剛乘佛教也有衆多信徒。
幾乎 15% 的新加坡人是穆斯林,8.5% 是道教徒,大約 5% 是天主教徒,4% 是印度教徒。
其他基督教教派占近 10%,而大約 15% 的新加坡人沒有宗教偏好。
地理
新加坡位于東南亞,馬來西亞 南端,印度尼西亞北部。
它由63個獨立的島嶼組成,總面積爲704平方公裏(272平方英裏)。
最大的島嶼是烏戎島,通常被稱爲新加坡島。
新加坡通過新柔長堤和大士第二通道與大陸相連。它的最低點是海平面,而最高點是海拔 166 米(545 英尺)的武吉知馬。
氣候
新加坡屬于熱帶氣候,因此全年氣溫變化不大。平均氣溫介于 23 至 32°C(73 至 90°F)之間。
天氣一般炎熱潮濕。有兩個季風雨季——6 月至 9 月和 12 月至 3 月。
然而,即使在季風間期,下午也經常下雨。
經濟
新加坡是最成功的亞洲小龍經濟體之一,人均國內生産總值約6萬美元,居世界第六位。
截至 2011 年,其失業率爲 2%,其中 80% 的工人受雇于服務業,19.6% 受雇于工業。
新加坡出口電子産品、電信設備、藥品、化學品和精煉石油。它進口食品和消費品,但有大量貿易順差。
新加坡曆史
至少早在公元2世紀,人類就在現在形成新加坡的島嶼上定居,但對該地區的早期曆史知之甚少。
希臘制圖師克勞迪烏斯·托勒密 (Claudius Ptolemaeus) 確定了新加坡所在位置的一個島嶼,並指出這是一個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
1320 年,蒙古帝國派使者前往龍牙門或“龍牙海峽”,據信位于新加坡島上。
十年後,探險家王大元描述了一座華人和馬來人混居的海盜堡壘,名爲丹麻溪,這是他對馬來語名字Tamasik(意爲“海港”)的譯法。
至于新加坡本身,它的建國傳說稱,在 13 世紀,一位名叫 Sang Nila Utama 或 Sri Tri Buana 的Srivijaya王子在島上遇難。
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在那裏看到獅子,並以此爲標志,他應該找到一座新城市,並將其命名爲“獅城”——新加坡。
除非這只大貓也在那裏遇難,否則這個故事不太可能是真實的,因爲該島是老虎而非獅子的家園。
在接下來的三百年裏,新加坡在爪哇的滿者伯夷帝國和暹羅(今泰國)的大城王國之間易手。
16 世紀,新加坡成爲柔佛蘇丹國重要的貿易倉庫,位于馬來半島南端。
然而,在 1613 年,葡萄牙海盜將這座城市夷爲平地,新加坡從國際視野中消失了 200 年。
1819 年,英國的斯坦福·萊佛士 (Stamford Raffles) 建立了現代城市新加坡,作爲英國在東南亞的貿易站。
它在 1826 年被稱爲海峽殖民地,然後在 1867 年被宣布爲英國的官方直轄殖民地。
英國一直控制著新加坡,直到 1942 年日本帝國軍隊發動血腥入侵該島作爲其南部擴張運動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占領一直持續到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加坡走上了曲折的獨立之路。
英國人認爲,前直轄殖民地太小,無法作爲一個獨立國家運作。
盡管如此,在 1945 年至 1962 年期間,新加坡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自治措施,最終在 1955 年至 1962 年實現了自治。
1962 年,經過公投,新加坡加入了馬來西亞聯邦。
然而,1964 年新加坡的華裔和馬來公民之間爆發了致命的種族騷亂,該島于 1965 年投票決定再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共和國成爲一個完全自治的自治國家。
盡管它面臨著困難,包括 1969 年的種族騷亂和 1997 年的東亞金融危機,但總體上證明它是一個非常穩定和繁榮的小國。
長期以來,新加坡一直是季風印度洋貿易航線上的重要停靠港。
如今,新加坡擁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以及蓬勃發展的金融和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