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認識到,冠病疫情後的世界裏,職業發展的機遇是有的,但因爲遊戲規則也變了,人們更想要具備技能、更有保障,同時他們也知道必須加緊努力,甚至踏入他們感到不自在或不熟悉的領域,才能更多地幫助自己。”
“我們還需要思維上的調整,及整體社會的努力,把新加坡打造成重視家庭、讓工作和看護責任取得平衡,及每個孩子都有良好起跑點的社會。”
“討論的氛圍反映了新加坡人爲社區利益發聲的動力,提出的看法也不是空談,因爲官方記錄下來了再上達。當人們看到改變,就更有提意見的動力,討論也就更有建設意義。”
參與“守護”支柱討論的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說,各方討論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機遇和挑戰,以及須考慮的利弊權衡。參與者在數項課題上取得共識,包括果斷朝淨零排放目標邁進,及加強糧食韌性。
- 部分參與者強調闡述明確的新加坡人身份的重要,另有參與者認爲作爲新加坡人的定義會不斷變化
- 爲維系社會和諧,不同傳統和文化應相互尊重,新加坡人也應對不同文化有更大的求知欲
- 參與者希望爲打造社區感和國民身份提供更多想法
- 政府與企業、社區和個人的合作,在國家建構的下一個階段至關重要
疫後的世界不乏職業發展的機遇,但也因爲遊戲規則改變,讓職場人士意識到必須積極行動,甚至踏出自己的舒適環境。
參與公衆:討論氛圍反映爲社區利益發聲
賦能(Empower)
- 如何在今時今日的經濟環境中保持關聯和競爭力,並獲得能施展抱負的工作機遇
- 年輕雇員希望獲得有助職業發展的培訓機會,年長雇員則關注上了年紀及技能和經驗不足影響就業能力
- 希望看到更濃厚的終身學習文化,並讓雇員更容易接受培訓
- 部分民衆擔心顛覆性因素影響就業能力
守護(Steward)
裝備(Equip)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就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迄今的討論要點,做出上述觀察。他告訴《聯合早報》,參與“賦能”支柱對話者普遍認同有必要提升技能、把握學習機遇、主導自己的事業。雇主也必須進一步投資雇員的培訓和職業規劃。
- 同意人人有責任爲後代打造更具氣候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加坡
- 社會各階層必須調整思維,采取對環境更有益的行爲
- 多名參與者表示願意接受一些不方便,或爲親環境的物品和服務支付更多費用
- 認爲氣候目標和相關的利弊權衡能以更簡單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公衆
社會服務工作者羅淑娴(64歲)出席了去年10月陸路交通管理局舉辦的討論,她因病而需要以電動輪椅代步。就公共交通設施的設計能如何納入更多包容元素提出建議,比如爲更多巴士車站增設遮蓋,她說,大家通過聆聽彼此的觀點,更能體會到自己所提的事項“不是單獨的問題,而是整個對話的一部分”。
“不會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和結果,但我們必須至少作出承諾,盡力打造關愛、公正的社會,爲竭力實現理想和抱負的人民提供支持。”
新加坡攜手前進對話會關注和反饋要點
“建設”支柱方面,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說,當局正利用科技改善城市可持續發展,也在協助年長者利用數碼科技健康生活。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說,參與“賦能”支柱對話者普遍認同有必要提升技能、把握學習機遇、主導自己的事業。雇主也必須進一步投資雇員的培訓和職業規劃。
討論中也提到如何爲新加坡人組建家庭提供援助,以及讓父親更積極參與養育孩子。協助管理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的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說,政府正檢討現有政策,以更好地應付不斷變化的需求。
- 認同居者有其屋,公共住屋政策也應跟上新加坡人不斷變化的需求和向往
- 注意到新加坡的土地和空間局限,以及對滿足住屋需求構成的挑戰
- 認同應優先考慮首次購屋者,但也注意到這一群體的迫切程度各異,一些首次購屋者應獲得更多支持和優先考慮
- 呼籲讓公共交通更包容
下個階段裏,通訊及新聞部會與更多相關方交流,共同協助面對困難、無法參與數碼社會的群體。
團結(Unite)
資料來源/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網站
人力資源經理洪榮強(36歲)則參與了民衆俱樂部的討論。他說:“討論會讓我們探討了更多實際的課題和我們非常關注的事項。主辦方介紹了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也提出了要做出權衡的觀點,這些都納入到我們的討論和考量裏。”
建設(Build)
- 認爲社會對賢能和成功的定義太狹隘,不該僅限于學術表現和從事白領工作
- 不同工作的獎勵和認可相差太遠,對低薪雇員和非主流職業道路者不利
- 希望看到社會對成功的定義能更多元,以鼓勵新加坡人更敢于創新和冒險
- 希望打造人人能終身進步的社會,包括在學校對業界有更多接觸,以及接受終身學習和技能提升的精神
- 組建家庭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買得起和買得到住屋、應付生活費高漲、在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取得平衡,以及應付年幼孩童和年邁家長的看護需求
- 希望看到更多親家庭的職場作業方式,及夫妻之間更好地分擔作爲家長的責任
- 呼籲爲弱勢家庭提供更多幫助,促進社會流動
- 爲有需要人士提供更多心理健康幫助,及去除心理健康情況相關的負面標簽
關懷(Care)
衛生部長王乙康回顧“關懷”支柱的討論時指出,這代人面臨人口老齡化和不平等兩大社會挑戰。這兩項挑戰都需要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應對,以及對彼此角色的牢固理解。
延伸閱讀超過1.4萬人參與“攜手前進”對話 黃循財:政府將根據反饋更新現有政策一個全國對話 百種討論方式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唐振輝則說,“團結”支柱的參與者提到,新加坡人必須做好展開勇敢、坦誠對話的准備,並接受多元觀點。參與者也認爲,遇到與自己不認同的觀點,不應該只是異中求同,更應致力于加深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