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會副會長陳賢勇指出,英華小學搬到登加後,位于巴克路的原校舍仍會在小學報名第一階段錄取有哥哥在該小學就讀的小一男生。他相信,英華小學供應給男生的學額不會顯著減少。
網上發動請願抗議 逾3700人聯署
校友會副會長:供給男生學額不會銳減
參與請願者認爲,學校百多年來維持純男校傳統,轉爲男女混合校會導致校史與傳統流失和變質,呼籲讓英華小學繼續在巴克路辦學。
英華小學每屆招收約240名新生,比每屆招收約270名新生的英華附小較少。英華小學遷至登加後,每屆新生可增至330人,由于男女學生預計各占一半,有家長擔心供應給男生的學額會減少。
蕭永良說,理事會已將這些反饋傳達給教育部,接下來會與不同利益相關者探討可行方案。
學校理事會和校友會星期三(2月22日)晚上在英華小學禮堂舉辦對話會,解答校友和家長對英華小學搬遷至登加的疑問。對話會沒有開放讓媒體采訪。
教育部和英華學校2月9日宣布,位于武吉知馬巴克路的英華小學(Anglo-Chinese School Primary)2030年搬遷至西部的登加新校舍,並且會從男校轉爲男女混合學校。有校友同天以匿名方式在網上就遷校一事發動請願抗議,截至星期三晚有超過3700人聯署。
針對英華小學文化與傳統未來會否改變,英華學校理事會主席蕭永良在對話會結束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說,英華家族學校多年來隨著時代演變,不僅經曆過搬遷,目前也招收高中年級的女生,學校精神向來維持鮮明。
另一方面,理事會指出,英華小學會和衛理公會福利服務聯合管理一所毗鄰的特別教育學府的消息,獲與會者大力支持。不少校友和家長主動表示願意貢獻技能,協助校方發展這所特別學校。
英華校友會會長駱偉漢也強調,學校精神與傳統不會因旗下一所小學改換校址,或會招收更多女生而改變,學校理事會和校友會已向家長和校友保證,將繼續維護英華教育品牌和素質,確保學校精神保持不變。
英華學校擁有137年曆史,旗下小學除了英華小學,還有位于紐頓溫斯德路(Winstedt Road)的英華學校(附小)(Anglo-Chinese School Junior)。
校友周順川(85歲,退休)對英華有著深厚的情義。他自1946年入小學至1956年O水准畢業,在英華屬校度過10年時光,畢業後一直關注母校的動態。“英華有著深厚的曆史底蘊,搬遷校址是件大事,我們不能改變這個決定,但慶幸至少中學沒有搬。”
約250名校友和家長出席英華學校(小學)召開的對話會,不少人對于學校遷至登加新鎮並轉爲男女混合校後,文化和傳統會否改變,以及提供給男生的學額會否減少表示擔憂。
有居住在英華小學附近的校友提出,未來如果不想把孩子送入登加校舍,能否讓孩子報讀未來會接管巴克路校舍的英華附小。
英華小學2030年搬遷至西部的登加新校舍,並會轉爲男女混合學校,有校友以匿名方式在網上就遷校一事發動請願抗議。學校理事會和校友會昨晚在英華小學禮堂舉辦對話會,解答校友和家長對英華小學搬遷至登加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