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社團會館走入社區,逢年過節派禮包送溫暖,也因此打造更開放包容形象,吸引更多新生代參與。
新加坡永春會館過去兩年疫情期間多次出動,如端午節到李亞妹安老院派粽子和到德教萬緣福利院派禮包,中秋節送月餅和禮包給大巴窯愛心康複中心和SPD(前稱新加坡體障人士協會)總部。
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去年底也組團拜訪MINDSville@Napiri智障人士之家,爲他們購置和更換新床單,共同繪制壁畫及獻上精彩節目。參與者和義工共80人,參與團體有江蘇會、廈門公會和新加坡南洋恩典國際獅子會。
社團會館最早成立初衷,多爲協助從中國南來鄉親在本地謀生。如今會員多已落地生根,社團會館昔日功能漸退,領導班子于是尋求新定位。除了對內繼續關懷,社團會館也積極走入社區,扶持弱勢群體。
今年1月,永春會館繼續發揮愛心,到大巴窯愛心康複中心派發200份午餐和紅包,還和負責瑪麗蒙區基層事務的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顔曉芳派發80份禮包給該區低收入人士,以及和擔任蔡厝港集選區基層顧問的貿工部長顔金勇一起派發50份禮包給該區低收入人士。
適逢春節期間,永春會館還買了100箱蘆柑送給社區居民。永春會館署理會長潘金財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政府一直通過各種途徑協助有困難人士,會館也應該伸出援手。這些物資和紅包都是理事自掏腰包贊助的,能出多少就多少。”
六個社區發放的紅包總額達6萬7900元。除此之外,廣東會館還捐助5000元給今年1月開幕的鄰裏法律服務中心。廣東會館會長何國才說:“現在大多數會館需要幫助的會員不多,所以我們應該照顧中下層人士,尤其是在農曆新年期間,讓他們開心一點。社團捐出一些錢做慈善,也是對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新加坡廣東會館也在今年伊始,由會長何國才帶領董事和核心領導到社區分發關懷紅包。這包括與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派給如切區50戶人家和16個小販攤位,財政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派給大巴窯西區153人;議員吳順喜派給義順嶺區616人,陳佩玲派給麥波申區500人,陳慧玲派給鳳山區300人,蘇慧敏派給林景區100戶人家。
新加坡張氏總會青年團的愛心義工隊疫情期間暫停活動,去年12月再次出動,69人爲八個租賃組屋單位清潔房子,來臨3月會有新一輪活動。因爲有了愛心義工隊,張氏總會顯得更有活力,青年團從最初的二三十人,已增加到目前近50人。
社團會館最早成立多爲協助從中國南來鄉親在本地謀生,領導班子如今隨需求轉變尋求新定位。除了對內繼續關懷,也積極走入社區,扶持弱勢群體獲得認同,吸引更多新生代參與。
陳展鵬說:“總會這些年來積極投入社會工作,讓會館活動不止于服務本身會員,也與社會連接。如此一來可關懷有需要群體,同時灌輸年輕一代正確價值觀,讓我們的社會更加溫暖。”
團緣
廣東會館會長何國才說,派送關懷紅包和捐款給弱勢群體的方向獲得認同,會館不擔心會員數目會減少,董事會這些年來還不斷壯大至超過50人。永春會館署理會長潘金財也說,會館青年團在17年前他加入時只有不到10人,如今已增至三四百人。
與社會接軌吸引更多會員
疫情期間只能將過節食品和禮包給負責人,今年初終于可以再次與老人家見面,潘金財感觸良深說:“還記得到大巴窯愛心康複中心那一次,我們一起唱歌表演和吃午餐。老人家很感恩地捉著我的手,說見到我‘很福氣’,那種感覺很溫馨。”接下來,永春會館也計劃帶這些弱勢長者在本地遊玩。
宗鄉總會向來都有舉辦義工活動,疫情期間也召集了屬下會員團體和其他組織一起派發禮包給前線人員。宗鄉總會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陳展鵬說,舉辦這類活動有助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有父母也帶著孩子一起來,關鍵在于活動要有實質意義,也能讓他們發揮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