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國會】家庭耗水量明顯增加 智能水表首階段安裝工作開展淡濱尼和武吉巴督 約1萬2500組屋單位已安裝智能水表
發言人說,疫情造成全球微芯片短缺和其他供應鏈問題,這導致讀表介面單位(Meter Interface Units)無法按時運輸到我國,因此拖延智能水表的安裝工程。這項計劃的第一階段預計將在2024年完成。
隨著我國去年4月逐步放寬防疫措施和恢複商業活動,家庭用水量有所下降。截至去年12月,我國人均每日用水量爲149公升,與2021年相比少了9公升。
這項計劃于去年1月開始,原本計劃在今年完成,卻因疫情而延誤。
公用局說,生活習慣和工作場所的變化,例如繼續采用混合工作模式,可能使家庭用水量比疫情前更高。因此,公用局將繼續與社區合作,鼓勵公衆改善用水習慣,以實現2030年每人每日用水量爲130公升的目標。
公用事業局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我國從2019年至2021年的家庭人均每日用水量,分別爲141公升、154公升和158公升。
在此期間,公用局會密切關注全球芯片的情況,並准備在讀表介面單位恢複供應後,加速安裝工程。公用局也會持續收集智能水表線上平台MySmartWaterMeter用戶的反饋,爲平台增添新功能,及改善用戶體驗。
直至去年4月,防疫措施逐漸松綁才讓用水量開始減少,人均每日用水量從前年每日158公升,減少至截至去年12月的149公升。
公用局發言人指出,政府在2018年定下要在2030年把每人每日用水量降至130公升的目標。然而,原本逐漸減少的用水量趨勢在冠病疫情暴發後,明顯産生了變化,更多人居家辦公推高了用水量。
另外,公用局2019年宣布,會在後港、裕廊西和淡濱尼北等七個地區裝置30萬台智能水表,其中住家單位約占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