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洪賜福的屋外擺放了魚缸、折疊椅、裝了很多碗碟的箱子、兩個大鐵架擺滿物品、數個鳥籠,還有很多盆栽,客廳內也堆滿雜物,只留下一條狹小的走道。
六年前曾與家人合力破門救下男童的鄰居吳天來(70歲)說,洪賜福囤積雜物的情況在火患發生前更加嚴重,當局多次派人上門,所以情況稍有改善。“清潔工看到(洪賜福的)雜物也會通知市鎮會,但他收拾沒幾天又會撿東西回來,我們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據觀察,洪賜福的屋外擺放了魚缸、折疊椅、裝了很多碗碟的箱子、兩個大鐵架擺滿物品、數個鳥籠,還有很多盆栽,客廳內也堆滿雜物,只留下一條狹小的走道。
她提供的照片可看到,走廊塞滿了電風扇、桌子和盆栽,電梯外也擺了電視機、六個大鳥籠,甚至還有煤氣桶。
鄰居翁玉鳳(68歲)也說,這裏的走廊相當狹小,一旦擺放的東西多了,老人家路過時容易被絆倒,所以她和家人一般盡量使用另一邊的電梯上下樓。
《聯合早報》記者星期日(3月5日)到組屋訪問時,正好碰到在走廊整理雜物的屋主洪賜福(83歲)。洪賜福目前跟小兒子同住,媳婦和兩個孩子已搬回娘家。火患發生後,有好心人出錢幫忙裝修了房子。
由于洪賜福就住在電梯和樓梯旁邊,李碧滢說:“這裏只有這個樓梯可以下樓,一旦發生火患,這些雜物擋在那裏,我們要怎樣疏散到樓下?”
駕德士約38年的洪賜福說,他退休後閑來無事就會在組屋附近走走,看到人家丟棄的花盆、碗碟和桶等就會撿回家。“這些物品還可以用,扔了可惜,拿回家搞不好哪一天會用得上,如果朋友有需要什麽東西也會找我拿。”
當時有鄰居反映男屋主,即小兄妹的祖父,有收集雜物的習慣。然而,那場火患沒有改掉他的習慣,他事後仍持續堆積物品。
除了雜物擋道,李碧滢也擔心雜物中有易燃物品,以及花盆積水後會滋生蚊子和其他蟲子,帶來衛生和火災隱患,她爲此至少五次向市鎮會投訴。
六年前住家曾發生火患,男子卻改不了愛囤積的習慣,走廊和電梯外的空間都塞了許多雜物。有鄰居擔心發生火災,一年內至少五次向市鎮會投訴,但男子被指每次市鎮會人員離開後沒多久,又會故態複萌。
發言人說,當局將繼續與住戶聯系,並密切跟進情況。
馬林百列市鎮會回複媒體詢問時說,當局一直有定期上門查看情況,盡管多次給予提醒,但住戶仍持續在公共區域堆積個人物品。“有些物品構成潛在的火災隱患,也可能阻礙公共區域,市鎮會已多次清除這些物品。”
他說,市鎮會人員多次上門提醒後,他已清理了許多不必要的物品,但偶爾看到一些“有用”的物品又會撿回家。“我現在已經盡量清理了,走廊也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讓人安全走過去。”
住在洪賜福隔壁的李碧滢(45歲,行政人員)告訴記者,她去年5月剛搬來,就看到洪賜福把各種雜物塞滿整個走廊和電梯外的空間,包括沙發、桌子和櫥櫃等大型物件。
鄰居擔心火患難疏散
2017年7月29日晚上7時許,海格路第4座組屋11樓的一個三房式單位發生大火,一對小兄妹當時在屋內,鄰居破門救出五歲男童。男童的母親隨後趕到,也冒險沖入火海中救出四歲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