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透露,重建樓佛寺的工程耗資1000萬元。
擁有90多年曆史的芽籠靈山寺,在完成20年的漫長重建工程後,在星期天(3月12日)舉行重建落成典禮。
她說:“靈山寺終于建好了,最開心的應該是常恒法師,他臨終前的願望終于達成了。”
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以主賓身份,出席了星期天早上的重建落成典禮。
重建後的佛寺高四層,有一個可容納30至50人的大殿。
靈山寺主席鄭榮幸致辭說:“有大約15年的時間,這個地方不是一片草叢,就是一塊泥地。常恒法師因爲擔心會影響到鄰居或被環境局罰款,經常到這裏檢查,確保沒有蚊蟲滋生。”
白沙—榜鵝集選區議員沙禮爾也是落成典禮的特別來賓。
靈山寺位于芽籠12巷,佛寺地基因周邊大興土木而受損壞,牆壁出現裂縫,成了“危樓”。爲了安全起見,靈山寺于2003年開始拆除重建。
信徒陸慧玲(65歲)與三個兄弟姐妹20多歲時,就與母親一起到靈山寺拜佛。靈山寺關閉重建時,他們也追隨常恒法師,到崇華寺修行。
靈山寺進行重建時,活動都安排在位于同一條巷的崇華寺進行。鄭榮幸透露,他們接下來有計劃重建崇華寺,成爲一個八樓高的佛學會。
鄭榮幸受訪時說,以往的大殿很小,只能容納10多人。佛寺也增添了幾個舉行活動的房間,可爲信徒舉行共修班和佛學班等。
張志賢在致辭時說,靈山寺自上世紀三十年代成立以來,在促進人們對佛教的了解,以及對加強新加坡的多元種族、文化和宗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重建後的佛寺在建築設計上融入了一些現代元素,陸慧玲希望靈山寺能夠多加利用新空間,舉辦更多活動和課程,例如插花班、佛經講解班等,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信徒參加。
他說:“靈山寺通過舉行的活動和提供的服務,促進了不同社群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加強了我們的社會凝聚力。”
然而,由于經費不足以及建築圖紙修改等原因,重建工程的進度緩慢。當時的主持常恒法師,14年來一直爲寺廟重建工程多方奔走,四處籌款,可惜他心願未了,于2017年7月21日圓寂,享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