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恒毅說,團隊發現,參加小組輔導課程的居民,完成課程後還是會與其他參與者保持聯系,甚至相約做運動。
上課時,她認識了79歲的朱米娅(Jumaiah Samiah),發現她們倆住在同一層樓。課程要求年長者爲自己制定健康目標,兩人便決定,每周至少一次結伴在住家附近步行至少30分鍾。
不過,虛弱(frailty)是可以避免、延緩甚至是逆轉的。若能趁早診斷並采取措施,多達32%的年長者可以逆轉虛弱的身體情況。
至于重度虛弱的居民,他們可選擇接受社區護士一對一的輔導。一名職業治療師也會做家訪,爲他們檢查住家情況,降低他們在家中跌倒的風險。這些額外服務的費用介于27元至140元。
陳笃生醫院中區社康部主任吳恒毅助理教授說,通過陳笃生醫院社區保健團隊與社區中心的合作,居住在中區的年長者能在社區中接受免費的跌倒風險檢測,盡早識別虛弱症狀,並根據自己的虛弱程度,進行不同的介入計劃。
中度虛弱者定期運動後 人更樂觀更開朗
身體隨著年紀漸長日益衰弱,本地中區人口中每10名65歲及以上的年長者中,就有一人身體輕度至中度虛弱、5%則屬重度虛弱。如果不多加留意,這可能提高跌倒、殘障等健康風險,嚴重影響生活素質。
去年,團隊與宏茂橋家庭與社區服務中心屬下的銀康網(COMNET Senior Service)合作,爲那一區的居民檢測跌倒風險。
輕微虛弱的年長者可以參加保健促進局和人民協會現有的活動,例如運動課程等。
虛弱是一種與衰老相關的綜合症狀,指的是人們年紀漸大,健康等方面開始退化的情況,包括肌肉流失、行動能力退化和容易疲倦。
“這能發揮正面的同侪壓力,讓他們互相勉勵,提醒對方保持活躍。”
王興月說:“開始定期運動後,最大的變化其實是心態上的改變,我覺得整個人變得更樂觀開朗了。”
從去年10月至今,團隊在社區內舉辦了八場跌倒風險檢測,爲超過330名年長者評估腿部力量、功能和平衡感等,以識別他們的虛弱指數。當中,有一半參加檢查的居民屬于輕微虛弱、39%是中度虛弱、11%是重度虛弱。
陳笃生醫院中區社康部主任吳恒毅助理教授指出,虛弱年長者在醫療保健上的開銷,是慢性病患者的五倍,尤其是在急診費和住院費方面。
中度虛弱的長者則受邀參加免費的小組健康輔導課程。爲期一個月的課程每周進行一次,一共有四堂課,來自陳笃生醫院社區保健團隊的健康導師會爲年長者提供飲食和運動方面的指導與建議。
剛搬到宏茂橋一年多的王興月(80歲)有一次路過中心時,偶然得知這項免費的體檢便報名參加。通過檢測發現自己屬于中度虛弱後,她參加了小組健康輔導課程。
通過陳笃生醫院社區保健團隊與社區中心的合作,居住在中區的年長者如今能在社區中接受免費的跌倒風險檢測,盡早識別虛弱症狀,並根據自己的虛弱程度,進行不同的介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