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燕松指出,雖然我國已走出冠病疫情,但醫療設施和人力短缺的問題依然存在,其中護士近年的流失率持續高漲。
爲協助我國更了解新疫情以制定更好的政策,議員陳有明(裕廊集選區)認爲,應從本地的科研能力著手。
議員何廷儒(盛港集選區)則希望感染冠病後出現長期後遺症(俗稱長冠病)的群體能獲得更多關注。這些後遺症包括腸胃問題、疲勞、呼吸道症狀、認知障礙,以及抑郁和焦慮等心理問題。
他認爲,要扭轉本地護士流失的趨勢、要增加護士人數,就必須盡快做出改變。例如,本地護士的基本薪金,應以教育服務等必要公共服務部門的同輩,以及澳大利亞和香港等地的護士爲基准。
陳有明說,盡管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可就防疫措施給予建議,但我國應發展自身能力,研究和了解新疾病、檢驗證據,並得出自己的結論。
新加坡人應該認識到客工在我們社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們所有人應該贊成,帶著應有的尊重和尊嚴對待他們。我相信今時今日,許多人,甚至是大多數新加坡人都大力支持這樣的原則。新加坡客工宿舍的冠病疫情會是新加坡抗疫成績單上的瑕疵。爲應對下一場疫情制定的衛生程序,必須保護我們當中最弱勢的群體,不能在接下來的衛生危機發生後才想到。——貝理安(阿裕尼集選區)
鑒于宿舍危機的規模,許多非政府組織和非正式團體都挺身而出,盡所能在他們認爲有需要的地方服務客工。不過,非政府組織注意到,由于缺少協調非政府組織的機構,導致一些宿舍服務過多,另一些宿舍卻不足。我建議政府考慮,讓人力部提供平台或協調單位,在危機時期協助非政府組織或非正式團體更均勻地分配爲受益人所提供的資源。——王心妍(西海岸集選區)
她說,這不只影響本地人口的身心健康,醫學期刊《柳葉刀》也估計有一成的長冠病患者無法工作,造成廣泛的經濟損失。
何廷儒認爲,衛生部去年4月表明不追蹤長冠病的情況,已錯失機會去了解一些群體是否受到更大的影響,也無法爲他們提供更有效和有針對性的支援和教育,以及時獲得足夠幫助。
國會星期一(3月20日)辯論《新加坡應對冠病白皮書》,工人黨議員嚴燕松(阿裕尼集選區)發言時說,基于全球化和城市化不斷提升演變等原因,未來疫情可能變得更頻繁和嚴重,我國須做更充分的准備,不要忽視在冠病危機中吸取的重要教訓。
陳有明提到,我國就如何檢測冠病也采用抗原快速檢測(ART),實際上,利用頻繁的居家抗原快速檢測來輔助診所核酸檢測(PCR)的概念,早在2020年9月就受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討論。“事後來看,新加坡是否能更早實施這個方法?我們如何能事先更開放地評估和思考呢?”
他說,全科診所遍布全島,可以讓公衆更方便接種疫苗,全科醫生與病患的熟悉度也有助于溝通和緩解病患的緊張。另外,全科醫生看診時間未必獲充分利用,可能可在某些時段接手這些任務。
雖然不是我們的本意,但冠病危機在這個時間點發生,似乎是爲了考驗第四代領導班子的領導力。它就像火的洗禮,不過我相信黃循財副總理和第四代領導班子展現了他們的領導能力、堅韌、果斷和勇氣。他們在艱難的事情上做出決定,克服了危機,也做了正確、長遠對國家有益的事。——連榮華(武吉班讓區)
本地醫療領域在冠病疫情展現了強勁的韌性,但也曝露一些短處。爲更好地應對未來疫情,朝野議員就如何加強醫療系統和防疫能力獻計獻策。
國會星期一辯論《新加坡應對冠病白皮書》,工人黨議員嚴燕松(阿裕尼集選區)發言時說,基于全球化和城市化不斷提升演變等原因,未來疫情可能變得更頻繁和嚴重,我國須做更充分的准備。
醫療設施和人力短缺 問題依然存在
另一阿裕尼集選區工人黨議員貝理安則提出,隨著全科醫生通過健康SG計劃扮演更重要和積極的角色,將來再出現疫情,政府可以探討初期應對階段讓全科醫生在疫苗接種和監控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爲吸引更多新加坡人成爲護士和留住人才,嚴燕松也建議,加強護士的專業發展機會,並給予他們更多自主權和更高級別的責任。“要從整體上改善這個行業,除了薪酬,管理文化、工作認可度和工作時間也是須要探討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