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最高法院將在今年5月24日針對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展開庭審,裁定學生是否須先通過大學內部投訴程序才能進行訴訟。這也將影響其他大學的索賠過程。
《海峽時報》報道,不少英國大學因疫情,一度全面關閉校內設施並在線上授課。很多學生認爲這嚴重影響他們的教學經驗,其中包括支付高額學費遠赴英國求學的新加坡學生。
英國兩家律師事務所Asserson和Harcus Parker去年發起集體索賠,代表學生向18間英國大學提出訴訟。
根據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ritish Council)今年3月發布的留學生簽證數據,英國在2022年一年共批准了48萬6000個學生簽證,其中新加坡有2181個,比2019年疫情前減少10.2%。這顯示,疫情暴發後有更少的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英國留學。
若勝訴,兩間律師事務所將向學生抽取所得賠償最多35%,若敗訴,學生無須支付任何費用。
也提出訴訟的劉永康認爲,疫情期間很多事情處于灰色地帶,不清楚索賠的勝算有多少。
Harcus Parker合夥人頓樂維(Ryan Dunleavy)受訪時說,簽署加入的學生中有很多來自亞洲,這可能是因爲他們須支付更高的學費,因此可獲得的賠償更多。相比一年支付9250英鎊(約1萬5000新元)學費的英國學生,新加坡學生可支付高達4萬英鎊(約6萬5000新元)。
疫情期間課程大受影響,在英國求學的新加坡學生加入9萬5000人的集體索賠,要求大學作出賠償,若勝訴預計每人可獲高達5萬多新元。
頓樂維解釋,2020年9月至2021年暑假的實際教學費用只有約6000英鎊(約9700新元),因此每名國際學生應獲得1萬3000至3萬4000英鎊(約2萬1000至5萬5000新元)的賠償。
2019年到英國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學醫的劉永康(24歲)當時學費高達3萬3600英鎊(約5萬5000新元)。不到半年,校方就因疫情轉至線上教學至下個學年。“線上課程比較難理解和發問,隨後就算回校進行實驗等也須全副武裝,穿上防疫服。”
“Student Group Claim”(意爲學生集體訴訟)網站說,學生大學雙方都有應履行的責任:學生應支付學費,而大學應提供相應服務,包括實體教學和設施。疫情期間,“大學無法履行義務,因此應當給予學生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