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流著兩對父母無私捐贈臍帶血賜予的第二次生命,吳首珠自然能理解一些父母選擇將臍帶血儲存在私立臍帶血庫的意願,以備將來自己的孩子不時之需,能有優先權使用臍帶血。
想死又死不了,想活又沒有希望。
質量不達標或由私立臍帶血庫捐出的臍帶血,公共臍帶血庫只將之作爲科研用途,無法用作移植。
“我很感恩,能繼續活著是個奇迹。誰能想到那麽柔弱、無法照顧和保護自己的初生嬰兒,那一袋分量不多的臍帶血,竟有如此大、超乎想象的愈療力量,讓絕望的病患擁有希望、延續生命。”
然而,她建議新生父母不妨考慮新加坡臍帶血庫的家族儲存配套。有朝一日不想繼續保存自己孩子的臍帶血時,有機會捐給公共臍帶血庫,爲他人帶來新生命,兩全其美。
手術成功,移植骨髓在她體內開始植入,也沒有排斥現象。不料,兩個月後,移植骨髓漸不活躍,最後停止植入。這種情況相當罕見,醫生決定把剩下的捐贈骨髓進行第二次移植,再度嘗試。
四個月後,她幸運找到100%匹配的成人骨髓,捐贈者也很樂意捐骨髓。“當時覺得自己很幸運、有痊愈的希望,移植過程多難受都可以咬緊牙關忍過去。”
這次,她不僅幸運地在三個月內找到兩個合適的臍帶血,更因臍帶血幹細胞的原始屬性,移植後成功植入。今年,是她第10年慶祝自己的第二次生命。
住院期間,吳首珠帶了兩只心愛的絨毛小熊相伴。絕望之余,醫生看到絨毛小熊,靈機一動,建議嘗試找尋匹配的臍帶血,進行幹細胞移植。
公共臍帶血庫目前只接受由新加坡臍帶血庫捐出的臍帶血用于移植,這是因兩者采用同一套檢測系統,對臍帶血的品質要求更高。
2012年農曆新年除夕,當時28歲的她因經痛難忍到醫院緊急求醫,一經化驗,才驚悉之前總覺得疲憊乏力、身體瘀青久久未消,是急性血癌的症狀。當時醫生“判”她三個月後的“死刑”,骨髓移植是她生存的唯一希望。
“第二次完全失敗,移植的骨髓完全沒反應。我當時已經沒有免疫力了,只能待在醫院,想出院又出不了,像囚鳥一樣,心力交瘁,想死又不行,畢竟父母健在,我是唯一的孩子。”
身爲獨生女,親戚又很少,吳首珠只能暫時靠化療延緩病情,等待匹配的骨髓。血癌病人接受骨髓移植前,須接受藥效極強的多次化療,“就像把原子彈放進體內”,徹底滅殺體內細胞,免疫力弱、身體虛乏不在話下,更有發燒、全身顫抖不止的現象。
這是11年前吳首珠(文員)經曆第二次骨髓移植的絕望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