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新加坡總理公署發布公告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于3月27日至4月1日期間對中國進行爲期六天的國事訪問,其間將到訪廣東廣州、海南博鳌和北京。
這是李顯龍就任新加坡總理以來第三次訪粵。巧合的是,在2014年和這次訪華中李顯龍一行的首站都是廣東。多次選擇來粵訪問,這背後反映初李顯龍與廣東深厚的情緣。
其中,李顯龍與廣東的深厚情緣,與一位順德姑太有著密切關系。李顯龍一直挂念著這位順德姑太,在2014年曾委托新加坡駐中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專門爲她送去一盒燕窩。
這位讓李顯龍挂念的順德姑太是何許人也?他們之間又有著怎樣故事?
李光耀家的“全家福”(第二排圖中爲李光耀)。照片由李光耀的女兒李玮玲在2005年寄給歐陽煥燕。南都記者鄭俊彬翻拍
1
從蹒跚學步到英國留學,由燕姑太一手帶大
讓李顯龍一直挂念的順德姑太,叫歐陽煥燕,人稱“燕姑太”,是順德媽姐裏知名度最高、最爲人津津樂道的一位。
由于父親早逝,在1932年,歐陽煥燕14歲就和姐姐歐陽煥容、歐陽煥崧離開均安倉門下南洋並“梳起不嫁”成爲自梳女,俗稱“媽姐”。她到新加坡的第一任“事頭”是愛國華僑陳嘉庚,戰火蔓延至新加坡時,歐陽煥燕和姐姐到了陳嘉庚隔壁的李家當工人,這李家正是李光耀舊居。當時李光耀仍在英國念書,在歐陽煥燕打工一年多後才回來。
李光耀和兩個孩子以及傭人合影。南都記者鄭俊彬翻拍
當時,李家十多個工人分工不同,如近身、煮飯、湊仔,還有一些就做花園、搞衛生的。在李家子女出生前,歐陽煥燕主要負責買菜洗衣,“後來我負責湊仔,二姐負責煮飯。”她曾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回憶,在稱呼上,一般就叫李光耀做老爺,還有頭家,太太就叫頭家娘,像李玮玲等小孩,姑太就叫他們娃娃,或者是洋丫(音)。李家三兄妹中,歐陽煥燕和三女兒李玮玲最爲親近,而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從蹒跚學步到去英國劍橋留學的這段時間裏,也是歐陽煥燕一直負責照料。歐陽煥燕與孩子們感情很好,接送時孩子都是跑過來挽著手,笑著叫燕姨,講自己遇見的趣事。歐陽煥燕也很喜歡這些孩子,將孩子們的喜好記在心裏,常起早去買新鮮菜,讓二姐爲孩子們做好吃的飯菜。
在李家當傭人時的歐陽煥燕.
歐陽煥燕說當時也不覺得辛苦,而且收入也不錯,每個月有五六元的新幣。“以前3分錢就可以買一斤豬肉,2分錢就有一大碗雲吞面,一人一個月只需3元新幣。”余下的錢,她都存著,逢年過節就寄回家裏。
歐陽煥燕比李光耀大不了多少,她說“老爺”在家中毫無架子,對待她們這些下人都很客氣,她記得以前李光耀從政後常常開會,有時晚上要9點多才吃飯,于是就吩咐工人們自己6點先吃,不用拘束,喜歡吃什麽就買什麽。
歐陽煥燕姐妹做得一手好飯菜,使曾著暢銷書《娘惹菜譜》的李光耀母親蔡認娘在家裏烹技再無用武之地(見張永和《李光耀傳》)。顯然,經媽姐之手,把順德美食傳至海外。
歐陽煥燕曾經和侄子歐陽啓齊回憶,李光耀雖然對外寬松,但對子女管教甚嚴,“姑太說,以前李顯龍、李玮玲幾個上小學,都不許家中工人接送,不讓工人遷就子女。”歐陽啓齊曾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說道。
歐陽煥燕在李家的時間長達40多年,不僅見證李光耀從普通律師到新加坡總理的曆程,也照看李光耀的子女長大成人,可謂見慣世面、閱盡繁華。
2
李顯龍曾托人送燕窩,表達挂念之情
1986年,年近七十的歐陽煥燕決定和姐姐回家探親,李光耀夫人柯玉芝不舍得,挽留她再幹幾年。歐陽煥燕原本打算呆一陣子後就回新加坡,沒想到姐姐回鄉後一直生病,就一直拖著。之後李玮玲還連續寫了幾封信問她什麽時候返程,歐陽煥燕思慮再三,回信說“年紀已大不想出國了,請重新請人吧”。
2005年已是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院長的李玮玲就曾經托人送來全家福和舊照片,後面寫著“您是我們成長歲月中美好的記憶,我乘此良機,向您說一聲‘謝謝’,也祝您身體健康,事事順心。”
李玮玲寄來全家福給歐陽煥燕,並說您是我們成長歲月中美好的回憶。南都記者鄭俊彬翻拍
2014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又委托新加坡駐中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專門送了一盒燕窩給歐陽煥燕。歐陽啓齊還記得,當時來的工作人員都說李顯龍對姑太很挂念,還一定要拍一張照片回去交差。生前,歐陽煥燕在順德均安的家中依舊放著當時與李家人的各種合照。
歐陽煥燕與李光耀家主仆感情很好,之前收到李家寄來的照片,家裏仍藏有大量與李家有關的相片。南都記者鄭俊彬攝
歐陽煥燕以順德女性獨有的溫煦、慈愛、寬容熏陶著李氏姐弟,數十年從未中斷的交往折射出歐陽煥燕對他們深刻的影響,成爲中外華僑曆史上的一段佳話。
3
1986年回到家鄉順德養老,由侄子照料
自梳女也稱媽姐或姑太,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獨有的特殊群體,她們不滿被指定的婚姻,也爲養家糊口,自己把辮子挽成發髻,通過一定的儀式梳起,表示永不嫁人,獨身終老。
20世紀30年代的順德,女性共40萬人,其中自梳女就超萬人。她們大多從事種桑養蠶、缫絲煮繭、入廠打工、充當傭人等艱辛工作,賺錢養家。生于1918年的歐陽煥燕就是這龐大群體中的一員。1932年,14歲的歐陽煥燕和她的姐姐先後離開家鄉下南洋,並決心不嫁成爲自梳女。
時人眼裏,自梳女雖然自立,但沒有婚嫁,不能住在自家或親戚家,也沒有夫家倚靠,孤家寡人難免“晦氣”。1950年落成的冰玉堂,是當年漂洋過海到南洋打工的自梳女們念鄉懷土、怅望落葉歸根而用血汗錢興建的,取名冰玉堂,意謂超然塵世,冰清玉潔。這裏曾居住過數十名自梳女。幸運的是,歐陽煥燕在1986年回鄉後,由侄子歐陽啓齊接回家中照料。
2016年11月12日,順德姑太歐陽煥燕去世。目前,最後一代自梳女已爲數不多,順德均安在世的姑太只有5位,且均已屆垂暮之年。
自梳女承載著自立自強、自力更生的精神印記。爲了持續呵護自梳女文化,順德區均安鎮從2018年起,將每年的七夕乞巧節設爲自梳女文化日,將其打造成爲持續性的民俗活動;並通過手工折紙、“冰玉留聲”自梳女文化保育主題故事會等形式,傳承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自梳女文化。
采寫:南都記者胡嘉儀 拍攝:南都記者 鄭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