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班牙方面公開表示出對首相桑切斯訪華的期待,據外媒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尋求在4月初訪華,而歐盟主管外交的高官博雷利和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也有意訪華。不少外國政要和跨國公司高管正密集訪華,釋放什麽信號?
受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7日正式開啓爲期六天的訪華之旅。這是新冠肺炎疫情三年以來,李顯龍首次訪華。期間,他將到訪廣東廣州、海南博鳌和北京三地。在李顯龍“打頭陣”後,中國或將迎來新一輪主場外交熱潮。
新加坡是我國“一帶一路”亞洲區域重要合作夥伴之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支點,在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中國對新投資占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總額的35%。2022年1-9月我國對外出口規模爲17.67萬億,其中對新加坡出口額爲0.367萬億,占我國總出口規模的7.74%。
新加坡成爲我國出口增幅最大的國家
新加坡是我國成品油主要出口國。海關總署發布2023年1-2月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出口增幅最大的國家是新加坡。1-2月我國向新加坡出口金額1,031.3億元,同比大增99.5%。而我國向新加坡出口産品排在前列的就是成品油。從曆年出口數據來看,中國出口新加坡的第一大類産品是車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不含有生物柴油);第二大類産品是柴油,(不含有生物柴油)。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成品油出口總量3438萬噸,同比下降14%;其中汽油1256萬噸,柴油1092萬噸,煤油1090萬噸。
從出口目的國(地區)來看,新加坡是中國成品油出口的最大市場,約占出口總量25.8%,較2021年提高3.8個百分點;其次是中國香港,約占出口總量的11.2%;菲律賓排名第三,約占出口總量的7.7%。
在汽油出口方面,新加坡仍保持首位,約占中國汽油出口總量的52.4%,其次是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分別占16.1%和9.2%。
在柴油出口方面,新加坡取代過去兩年一直排名第一的菲律賓,占比中國柴油出口總量的15.1%,其次是菲律賓和孟加拉國,分別占14.2%和10.5%。
化工、塑料等産品是新加坡出口至中國主要商品
機電産品是新加坡對中國出口的主力産品,其次爲化工産品、塑料橡膠和貴金屬及制品是新加坡對中國出口的第二至第四大類商品。新加坡石化産業是典型的出口導向型,國內幾乎沒有需求,大部分用于出口。
新加坡裕廊島成爲世界級的石油石化生産基地,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巴斯夫、朗盛、殼牌(Shell)等世界領先的能源和化工公司都落戶在裕廊島工業區,産業涉及煉油、化工、特種化學品、液體倉儲等。2020年,新加坡石化産品總量較上年提升15%,特種化學品産量較上年增加12%,化學工業總增長率爲7.3%,與制造業增速基本相當。雖然近些年石化産業對于制造業增長的貢獻率縮小,但仍是新加坡的重要經濟支柱。
受制于本國匮乏的原油和天然氣資源,新加坡石化産業需要依賴進口原油,新加坡石化産業高度集中,同時打通上下遊産品供應鏈。目前新加坡的大宗石化産品供應商主要以ExxonMobil、Shell、PCS等爲主,下遊精細化工企業有朗盛、住友、三井化學等,新加坡通過群聚效應,強化産品的綜合利用,提高附加值。
新加坡國內石化産品需求有限,過剩的石化産品主要用于出口,大部分銷往中國等周邊國家。當前合成纖維、橡膠持續過剩,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酯等産品已嚴重過剩。
新加坡石化産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中國,而中國石化産業的發展及歐美、中東等地區對中國石化産品的輸出給新加坡石化工業造成了較大的競爭壓力。在此背景下,新加坡石化産業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向高利潤、高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産品轉型,産品逐步向高端化發展,特別是中國目前尚處于空白的産品,如茂金屬産品等。
此外,杜邦、巴斯夫、旭化成、阿克蘇諾貝爾、塞拉尼斯、三井化學、住友化學、亨斯曼、帝人等依托新加坡石化基礎産業生産原料,在新加坡投資建設了船用塗料、電子化學品等高附加值産品項目,促進新加坡石化産業向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等高端産業鏈延伸。
近年來隨著中國石化産業規模不斷擴大,但産品結構性矛盾突出,化工新材料、特種化學品等新興領域産業基礎薄弱,對外依存度高,甚至部分産品尚處于空白,不能滿足國內新能源、5G、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發展的全面需求。
未來國內高端材料需求快速增長,年均增速9%左右,遠高于基礎化工品增速,石化行業的盈利增長點將由基礎轉向高端。考慮到“雙循環”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和“一帶一路”建設工作的推進,中國石化企業強化國際化經營水平,深化國際合作,充分調動和激發企業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努力拓寬海外市場,提高出口競爭力和出口效益。
俄烏沖突、西方政壇頻繁換帥、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疫情等因素沖擊全球經濟,新秩序下世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變革,在一個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已有更多國家在尋求發展與合作。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中國經濟正在全面恢複,我國已經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海外政要“排隊”訪華,主無疑是爲了深化與中國的經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