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剪報時不小心錯過了其中一張照片,早報攝影記者得知後,特地通過星期六(4月8日)在勿洛公共圖書館舉辦的“定格百年”鄰裏攝影展和攝影講座,爲她送上那份遺漏的報紙。
讀者翁添保(52歲,教師)說,以前看到2015年習馬會,習近平和馬英九同台的畫面時,只覺得那是一張照片,”但是今天主講的攝影記者分享了這張照片幕後的故事,原來當時有500多位記者擠在小小的空間內,真的非常新奇又震撼“。
一張在加冷勞動公園舉辦中小學交通遊戲比賽的照片,讓謝美蓮快要遺忘的童年回憶再次浮現在腦海,“這是我小時候經常去玩的公園,看到照片裏可愛的小車,我才突然回想起這個比賽自己當年也在場。”
自今年1月開始,67歲的謝美蓮每天都會剪下《聯合早報》“定格百年”欄目的老照片並悉心保存,至今已收集了98張。
參與攝影講座的早報讀者在看見前國會議員李美花卸任的照片觸動頗深,一度留下淚水,接而又被主講人的講解逗得哭笑不得。(梁麒麟攝) 早報高級攝影記者梁麒麟(左一)也親自指導讀者進行圖像轉印工作,過程中需要將打印出來的蠟紙蓋在宣紙上,再用卷軸在上面滾動碾壓,就能把圖像轉印到媒介紙上。(葉振忠攝) 工作坊順利結束後,參與活動的讀者紛紛高興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並跟指導他們進行圖像轉印的早報高級攝影記者蔡家增(最後排左一)和梁麒麟(左二)一同合影留念。(葉振忠攝)
勾起謝美蓮對父親回憶的還有60年前實利基大廈(Selegie House)的照片,”每當有什麽新鮮的活動,爸爸總是會第一時間帶我去參加和體驗。我記得1963年實利基大廈落成時,我只有八歲,那時我拿著我的小豬存錢罐跟著爸爸去那裏的銀行開了人生中第一個儲蓄戶口。”
《聯合早報》星期六在勿洛公共圖書館舉辦“定格百年”鄰裏攝影展和攝影講座。攝影講座主講人、早報高級攝影記者葉振忠與出席講座的公衆分享了他工作20年來的拍攝經驗與難忘的經曆。
攝影展設圖像轉印工作坊 公衆親身體驗轉印照片
看著攝于1966年的新柔長堤,她回憶道,“從前我的父親是開租車行的,當時公共交通系統還沒建設好,所以很多外地商人都會租車前往柔佛,我們一家經常跟著父親從新加坡出發到馬來西亞去收回那些租出去的汽車。”
參與工作坊的讀者通過早報高級攝影記者蔡家增(右四)的示範和引導下學習,再親自動手進行圖像轉印工作。(葉振忠攝)
同天在勿洛圖書館登場的還有圖像轉印工作坊,由早報高級攝影記者蔡家增和梁麒麟指導參與的公衆自己動手轉印照片。
工作坊參與者將蠟紙印有照片的一面壓在宣紙上,再用滾軸來回滾動蠟紙,將圖像的油墨轉移到宣紙上。(葉振忠攝)
配合“定格百年”攝影展,《聯合早報》攝影團隊精選20張黑白和彩色照片,星期六(4月8日)起在勿洛圖書館舉辦鄰裏攝影展,直至本月底。
攝影講座的主講人是早報高級攝影記者葉振忠(右一),他爲讀者分享了不少職業生涯中難忘的攝影經曆,熒幕上正在播放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時任台灣總統馬英九握手長達81秒的名場面。早報攝影記者白豔琳(右二)也從旁協助,確保出席講座的讀者都有良好的體驗。(梁麒麟攝)
在鄰裏攝影展上看到今年跨年煙花秀的照片,影藝攝影協會成員林小瑩興奮不已。她說,當時自己就在照片中煙花秀的現場附近和朋友一起看煙花,感覺冠病的陰霾散去,新一年終于來了。
勿洛圖書館的鄰裏攝影展,展出“定格百年”中的20張黑白與彩色照片,吸引了不少公衆前來觀賞和記錄,這些作品會持續展出至4月底。(梁麒麟攝)
攝影講座主講人、早報高級攝影記者葉振忠與出席講座的公衆分享了他工作20年來的拍攝經驗與難忘的經曆,包括意外新聞、政治新聞、人物專訪的拍攝角度和技巧,以及攝影記者的理念和底線等。講座上展示的一系列照片及其背後的故事也觸動了許多在場的讀者。
除了煙花秀的照片讓林小瑩印象深刻,她也特別欣賞攝影展中與疫情相關的照片,尤其是一張記錄客工在隔離期間鍛煉身體的照片,讓她體會到當時客工的艱辛,可以通過照片觀察疫情中社會的另一面。
王寶玉(30歲,公務員)是早報的忠實讀者,這次特意帶媽媽黃智美(72歲,退休)來參與工作坊,她們選擇了太陽和裕華園主題的照片來創作。王寶玉笑說,參加活動很開心,但是轉印很考驗技巧,嘗試了第二次才成功。
蔡家增首先介紹了造紙技術與印刷業的曆史,並爲大家講解和示範圖像轉印的過程。參加者可以自行挑選並打印照片,接著用滾軸把圖像轉移到宣紙或打印紙上。每名參加者都獲贈一個相框用以裝裱作品。
謝美蓮說,定格在這一張張照片裏的許多老地方、老建築和曆史事件都承載著她對父親和童年的無限回憶。